开栏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持续宣传辖区优秀党员、志愿者以及各行各业优秀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玉桥街道特开设【玉见之星】专栏,邀邻里一同感悟榜样风采,凝聚奋进力量。
【缘起】
悄然种下对报纸热爱的种子
【缘聚】
“宝藏之地”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随着时间流逝,王起君收集的报纸越来越多,家里的一间卧室早就被堆满,也成了他的“宝藏之地”,“家里全是你的报纸了!”“哪还有地方放?”尽管老伴和儿子有时嘴上也会“埋怨”,但这一方天地的背后离不开他们厚重有力的支持。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五福”吉祥物对外宣传,“吉祥物出来,肯定要发号外,走!咱们去北京站领报纸。”王起君拉上老伴从运乔嘉园坐上668公交就直达北京站,“如果要是没发,咱俩就当遛弯去了。”到了北京站,果然有人在发“号外”,王起君想给协会的集报友人都留存一份,就找发报小哥要了一捆,并表示愿意自费给全国各地的集报友人邮寄。老伴一句怨言也没有,帮着王起君把这一捆500多份的报纸带回了家。
2001年国足出线,各大报刊陆续推出“号外”,正坐地铁去市区办事的儿子看到有人在发报纸,立刻给父亲王起君打电话。
“现在有人在发号外,您要吗?”
“要!”
于是,儿子和发报的人言明,父亲王起君是集报协会的成员,想多要点分给其他集报好友,就这样,儿子给王起君要来了100多份的“号外”。
他说,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让他能在这泛黄的纸张中毫无顾虑地追逐热爱。
【缘深】
带着历史温度传递“红色精神”
从古时的“邸报”到初具报纸雏形的《万国公报》,再到《人民日报》……他以报纸为主角,以集报人的视角将中国发展从古至今贯穿起来。
“这是党政类的、这是体育类的、这是科技类的。”面对角角落落堆满的万卷报纸,他眼里满是光芒,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报纸的类别与时间段,如数家珍。
集报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个人学习历史、铭记历史。2013的一天,王起君接到一位邻居的电话,询问他是否留存某天的《北京日报》,想找一则消息。原来邻居曾在报纸上登过证件遗失告示,而重新办理证件需要这则消息证明证件遗失,“我离您家不远,我去找您。”王起君当时每日都有订阅并收集《北京日报》,很快就在报纸中缝中找到邻居需要的信息。
“没想到集报还能帮助大家”,自此,他更加坚定走在“集报于个人,奉献于社会”这条路。为区委老干部编写回忆录提供1976抗震救灾方面的报道信息;2002年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将自己的藏报提供给收藏协会,并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永远跟党走"的综合展览时列入报纸的展品中;数次参加市区级藏报展览……王起君退休后也并未停止集报和奉献的脚步。
今年,王起君受到通州区关工委的邀请,先后到北苑街道、玉桥街道举办“故纸华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报纸展暨‘我的集报故事’宣讲会”。
好少年们纷纷在“玉见”app上发表观展感悟
围绕报展主题、报纸时间、内容、意义、版面、报展场地……王起君在3万多份报纸中仔细筛选,反复推敲……“精心遴选”四个字也无法承载王起君为报展倾尽的心力。
在玉桥红色报纸展,王起君连续两天守在现场,为一批又一批的玉桥好少年们讲解集报的意义。
报展结束后,72岁的他骑着山地车回家,仿佛又是那年蹬着“二八大杠”年少的他……
他说,报纸承载的力量是难以言表的。
编辑/审核: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