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诸天 | 供佛斋天 福报自来

旅行   2025-02-05 07:30   江苏  


什么是“斋天”

斋天又名供天,列香花、以上妙甘味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光明经》等大乘经典及大梵天、帝释天等龙天护法。
有“东土小释迦”之称的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了《金光明忏法》,斋天活动即从此时开始。斋天仪轨至宋元时期逐渐完善,成为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岁朝的一项重要佛事。
“斋”意思是整齐、端正,是端庄修为之表现,能引起人们的尊重与礼敬;“天”有光明自在、自然清净和最胜等意义,也是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人之心性本清净无染,因无明烦恼业习之熏染,故造作恶业。因此,佛教通过斋天仪式,作自我观照,以达本性之清净,这也是斋天法会的本意所在。


为什么要“斋天”

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虽不皈依诸天,但应恭敬礼拜诸天。据《金光明经》记载,诸天在金光明会上领受佛法、获大饶益,于是一一归命佛陀,护持佛教、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做恶行。同时诸天也秉持佛陀付嘱,发愿巡行人间,赏善罚恶、消弥灾难,以慈悲心辅翼有德之人、提携修道者圆满佛果,护持正法、护国佑民,所以又称他们为“护法诸天”。

因此自古寺院都会在正月启建“供佛斋天”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法界扈从等众,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山门清净、檀信吉祥。也希望仗此诵经、供养功德,广大善信在新的一年中平安顺遂、道业增长。因此,斋天成为寺院开年最重要的法事活动之一,因缘殊胜、功德难量。


“斋天”是如何进行的

《毗罗三昧经》记载:“世尊为法惠菩萨说云: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沙弥律仪要略》中说:“诸天早食,佛午食……”所以斋天法会一般都在黎明前、天色未亮时,依据仪轨如理如法完成相应仪程。

斋天仪式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供天,它还包含有供养三宝、为诸神说法及皈依等部分。同时,仪式中供养的对象,除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光明经》等大乘经典及大梵尊天、帝释尊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天等二十四诸天众之外,还包括了地上众神和一切佛教护法。

根据《杂阿含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经典记载,无论大乘小乘,“六念法”都是佛弟子日常重要的修行内容。“六念”之一的“念天”即是要常念诸天功德、常念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善根而得此乐报。所以,斋天也是对佛法的护持与修学。除了感恩诸天的护持,同时也祈愿以虔诚礼拜三宝及迎请诸天光降受供,使得佛法兴隆,三宝常作众生的明灯。


“斋天”有哪些功德

历代祖师大德们知道诸天种种功德不可思议、种种福佑亦不可思议,所以仔细研读和结集经典、制定“斋天科仪”,规范大众供养诸天的范式。
依据经典所载,斋天于现在世,得十种利益:① 双目、四肢永远完好不生缺陷;② 身无病痛,嗓门柔软声音妙好;③ 心地清明聪慧,不为愚痴所转;④ 视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细物;眼球、角膜、结膜,永好不坏;生活安稳衣食丰足,心无所惧;心身自在,善财善宝滚滚而来;可获美丽的璎珞及幽美的林园;身体健康强壮,充满生命活力;不会与他人发生口角、打斗事。
斋天并不仅仅是一次大型的祈福消灾法会,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示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是则福报自来。


冀州道安寺二十四诸天简介(泥塑彩绘)


功德天:又名吉祥天,是一位仁慈的女神。《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记载她有十二个名号,若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就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富贵。

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能唱出美妙的歌曲,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增进智慧、辩才无碍,还可以解脱生死,供养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

大梵天王:居住于色界,为色界初禅天之主。释尊自兜率天降生时,大梵天手执白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施舍自己的宫殿、请佛说法。《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入灭时,将护持佛法的重任交给了他。

帝释天:音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原是摩揭陀国的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起生到了忉利天宫。忉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帝释居忉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宫,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

东方持国天王:身穿甲胄,手持琵琶。名“多罗吒”,意译为“持国”。“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也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法。

南方增长天王:身穿甲胄,手握宝剑。名“毗琉璃”,意为“增长”。“增长”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手仗宝剑,保护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穿甲胄,手中缠一龙。名“毗留博叉”,意为“广目”。“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名“毗沙门”,意译即“多闻”。“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富。多闻天王原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

日天:又称日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名。他住在太阳中,太阳里有他的宫殿,称为“日宫”。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白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也由四天王管辖。

月天:又称月宫天子,住在月宫中,身边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有五百岁寿命。

金刚密迹力士:以知晓如来一切秘密事迹而得名,《金光明经》记载他是大鬼神王,与五百夜叉原都是大菩萨,为护持众生、保护佛法,他们作了佛教的护法神。他行动十分敏捷,在佛教护法神中以“捷疾”著称。

摩醯首罗天:又名大自在天,大自在天主要为密宗崇奉,密教把他视为大日如来的化身。他的诸种形象也主要出现于密宗的寺院里。

散脂大将:又称“密神”。他统领二十八部天众,经常巡行世间、赏善罚恶。他的形象为金刚墨阳,面为红色,满脸怒气,手持降魔杵。

韦驮天:常被供奉于大雄宝殿对面,天王殿弥勒之背。韦驮又称韦驮菩萨、韦天将军,这与他擒贼护佛立有大功有关。在如来涅槃时,竟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急起直追,抓获窃贼,夺回佛牙。于是,韦驮担起保护释迦灵塔、打退盗取佛骨之敌的重任。

坚牢地神:梵文音译为“比里底毗”,意为坚牢如大地,故名坚牢地神。又名“地天”,是执掌土地及一切植物的天神,与主管上天的大梵天神相对应。

菩提树神:守护菩提树的女天神。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得名。

鬼子母:为五百夜叉鬼之母,故俗称“鬼子母”。鬼子母皈依佛门后,偏重于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据佛经记载,她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除病消灾;能保护妇女顺利分娩,减少痛苦。鬼子母由此又被人们尊奉为“爱子母”、“爱子神”。

摩利支天:原是古印度天神,意为“阳焰”、“光焰”。神通广大,常在日天(太阳神)前行走,日天看不见她,而她能看见日天。她有自己专门的法门,修习摩利支天法或诵习《摩利支天经》能够得到加持。据《大摩利支菩萨经》记载,此天“能令众生在道路中隐身,众人中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中皆能隐身”。众生得到这样的隐身术,便能降服恶魔鬼怪。

娑竭罗龙王:又名水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专门掌管水界。

阎魔罗王:又称阎摩罗王、阎摩王。专门掌管幽冥界,可为已故亡人供养,也速令其解脱苦海,减轻罪业,离苦得乐。

紧那罗王:“天龙八部”之一,其头上有角,故又名人非人。他为帝释天部下,负责演奏音乐,故为音乐神。这类神有男有女,男性为马首人身、女性则端庄美丽;男性长于演奏、女性长于歌唱。

紫微大帝:又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掌管气候。太皇大帝深得民间尊崇,得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东岳大帝:全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历代帝王对他屡予褒封。唐玄宗封他“天齐王”;宋真宗封他“仁圣天齐王”、“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

雷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司雷之神。《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头人身,鼓其腹。”《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通记传》说,雷公有兄弟五人,即天雷、地雷、水雷、杜雷(又称妖雷)、神雷,是为五雷神。


冀州道安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冀(2022)0000024】 弥天大智越千年,岂忍丰碑逐逝川。 数亩荒原栽祗树,人间种福有良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