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来说,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整个佛教来说,要有出家佛教徒组织的教团来担负起“住持佛法”的责任。僧伽所以被称为三宝之一,就是因为它在佛教事业中的重要性。
僧伽的组织有六项原则,就是“六和”: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简单地解释一下:“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通过这六项来达到僧伽中的和谐一致。
为了实现“六和”的原则,佛陀曾经为僧伽制定了许多制度。最重要的是“羯磨”制度。羯磨本是办事的意思,但僧伽中办事的方法是通过会议,所以它的完整的意思就是“会议办事”。比方有什么事情要办,要一定地界内全体僧众集会讨论决定,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的人必须委托别人代为请假,并表示愿意接受大众的决定。会议开始前,执行主席(羯磨师)询问僧众是否已经齐集,是否有未受戒的人在场。知道僧众已经到齐,外人已经出场后,然后开会。首先报告开会目的,提出议案,大众讨论,做出决定。表决的方式,一般是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如果大家都不说话,便是通过。有一种事经过这样一次征问,便作决定;有一种较重要的事要经过两次征问,才作决定;有一种更重要的事(如授戒,或给某人以处分)要经过三次征问,才作决定。最后执行主席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既然大众都没有意见发表,这件事就是这样办了)。另外还有一种表决方式,就是投筹(用有颜色的竹筹表示可否,等于投票)。关于这些,佛教典籍中有详细规定。这是世界上最古的会议法,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和贡献。
商办事情是临时召集会议,除此之外,僧伽中还有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布萨羯磨(诵戒的集会)。僧众齐集念诵戒本,根据戒律,检查每个人半月中的生活。方式是自己发露(坦白说出过失),别人举过。每年雨季安居期满后,举行集会。这个集会名叫“自恣”,“自”的意思是自己发露,“恣”的意思是恣别人举出自己的罪过,从而忏悔,这仍然是检查生活的集会。
除了上述僧伽制度之外,中国化的佛教还发展出丛林清规。
丛林就是大寺庙。僧众集合在一处,好象树木丛集成为森林一样,所以叫做丛林。清规就是丛林的僧众日常遵行的规制。这种规制是依据佛所定的戒律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天时、地理、社会风习、国家法令以及宗派特点等等而定的。中国最古的清规创自四世纪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后来各代各派都定有僧制。唐代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僧众的清规,后来元代修订《敕修百丈清规》,经过明洪武、永乐先后下旨推行,代替了原来的各种僧制和清规而成为全国僧众遵行的规制。
道安故里 释姓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