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间,又到农历岁末新春的时节。远古时代,人类面临许多大自然的生存挑战,“蛇”即为其中之一。蛇行踪难测而具攻击性,让人感到畏惧;另一方面,蛇有适应力强、行动敏捷、盘绕灵活、蜕皮新生等旺盛的生命力。在早期的巫术文化中,人类对蛇怀有敬畏之心,为避免自己被蛇类所伤,也想从中得到蛇的生命力,因此将蛇转化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氏族图腾,或神格化地视蛇为自己的祖先起源。![]()
春秋·兽钮粟地蛇纹镜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于《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民族、部落不断战胜和融合了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它图腾而逐渐演变为龙。”此即以“蛇”作为图腾原型,增加其它氏族图腾当中的动物形象,遂演变为今日国人熟悉的“龙”,形成古代龙、蛇不分的现象。源于古人对龙与蛇的相似性的认知,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蛇常被视为小龙,因此“蛇年”也被俗称为“小龙年”。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蛇的形象亦善亦恶,兼有神秘、新生等不同诠释,在人们心目中呈现出多变的样貌。那么在佛教当中,“蛇”又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于常见的经典中呢?![]()
带有蛇纹样的佛塔浮雕·西元一世纪下半叶
佛教当中的“蛇”,包括“那伽”与“摩睺罗伽”二者,皆属于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部众的成员,是佛陀忠诚的信众,以其威力守护佛法及一切善人。“那伽”,意指“真正的蛇”,有一至多个头,即天龙八部当中的龙众。在龙部的族群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龙王,带领着眷属,护持佛法。在诸尊龙王中,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称。摩睺罗伽,译为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或大蟒神。八部众之一。在诸多佛典之中,可以见到他们欢喜地参与法会、信受奉行的护法踪迹。《慧琳音义》卷十一说:“……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又,《维摩经略疏》卷二说:“摩睺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此是以摩睺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佛典中常见其与其他天、龙八部众等一起参与佛陀法会,守护佛法。如在《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复有无量摩睺罗伽王,所谓:善慧摩睺罗伽王、清净威音摩睺罗伽王、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如灯幢为众所归摩睺罗伽王、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师子臆摩睺罗伽王、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须弥坚固摩睺罗伽王、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广大方便,令诸众生永割痴网。”![]()
![]()
刻有蛇神护持佛陀的佛塔浮雕及局部图·西元三世纪晚期
并提到这些摩睺罗伽王依序各得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得清凉悦乐解脱门、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得开示一切众生令离黑闇怖畏道解脱门、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包括“那伽”与“摩睺罗伽”在内的天龙八部众,受到佛陀的感化,以护持佛法为誓愿己任,不但守护佛法,亦亲身依教奉行,庄严佛陀的法会道场。正法的流传,不仅需要引导人们正知见的法师,更要有发愿奉行、护持道场的人们,共同传承、领受佛陀的智慧。护法神虽然各有奇特的相貌、鲜明的性格,但他们虔诚的求道心、以及坚定的护持心,对于有志于学习、护守佛法的我们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典范。![]()
明·四海龙王诸神众(宝宁寺绢本)
在《六度集经》中,记载着一则“盘达龙王”的佛本生故事,讲述了佛陀于其中一世生为龙王时,极心忍辱修道的事迹。古时候,拘深国有位名叫抑迦达的国王,育有一子须达、一女安阇难。一日,
王子被皇宫金水池中的乌龟惊吓,国王十分恼怒,遂听信大臣的建议,将乌龟投入大海中,以示严惩。被丢入海中的乌龟游往龙宫,向龙王禀告:人类国王欲将公主许配给龙王,特地派自己前来报告。龙王十分欢喜,派遣使臣随之前往拘深国迎亲。使臣在城外迟迟没有等到回音,遂径自进城见国王。国王一听使臣来意,坚决不嫁女儿,使臣们一怒之下,将皇宫中的器物变成凶恶可怕的龙,国王只得百般无奈地将女儿嫁予龙王为妃。《大理国梵像图》中之龙王
龙妃生下一子一女,男孩名为盘达,成年后继承王位,享有荣华富贵的舒适生活。但他心系修行,盼望隐居,尽管多次躲藏,却总被妻妾们找到。一日,盘达再次瞒着妻妾,悄悄登岸修道,他变化为一条蛇,在梨树下修行。此后,凡到夜里,梨树下便会显现数种明亮灯火,白天时则仅见绝世清香的花朵。当时有位弄蛇人,名为陂图,他向牧童打听到,梨树下藏着一条不伤害人的蛇。弄蛇人在梨树下找到盘伏的小蛇,将毒药涂在蛇牙上,使蛇牙脱落,又用木棍狠狠地打蛇。蛇忍受着剧烈的痛苦,却心无怨恨,更慈悲发愿:希望自己成佛之时,得令众生安稳。弄蛇人将蛇放到小筐里周游各国、表演乞讨,身怀各种高妙本领的蛇,为弄蛇人赚进许多钱财,然而,陂图不因钱丰而满足,仍持续地带着蛇四处赚钱,最后,行旅至蛇的外祖父的国家。蛇的家人们都变成鸟类,停在宫殿屋顶等待着蛇。弄蛇人以笛声召唤,蛇变成有五个头的小龙,从筐里起身跳舞,忽然间,他发现眼前尽是自己的亲友,羞愧地钻了回去,弄蛇人喊了五、六次,他才不情愿地出来表演。清·准提菩萨画像中的龙王
他的母亲化为人形,向国王禀告此事,国王与大臣气愤地想处死弄蛇人,盘达龙王请求国王不仅勿造恶业,更要满足弄蛇人的愿望,赐给陂图想要的金银财宝。国王同意盘达的建议,将弄蛇人打发走了。弄蛇人正得意自己在各国获取丰厚的钱财时,突然遇上强盗,将财宝洗劫一空。盘达龙王母子受到国王的热情款待,龙王感激国王的救命恩德,允诺国王若需要他时,只要喊他的名字,必前来相助。当时的盘达龙王,就是佛陀;过去的国王是阿难;而那时的弄蛇人,则是调达。这个故事显现了佛陀在过去身为龙王盘达时,为修行菩萨道,极力实践忍辱的修道精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