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深广,犹如大海
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念佛看似简单
倘若缺失信心与智慧
最终难以成就
有不少修学者,虽然经常念佛
但还没有建立起坚定的信心
仔细推究起来,仍然存在各种疑惑
《弥陀疏钞》中
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
大家不如借此对照一下
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疑惑
如果带着这样的怀疑,念佛很难坚持下去。即便能够坚持,按《佛说无量寿经》,带着怀疑念佛,最后去的地方是极乐世界的边地,五百岁见不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也听不到佛法。
我们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乘的是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好比坐在豪华游艇上渡海,十分容易。十方世界其他佛国土,大多是靠修行者自己勤修六波罗蜜 、清净自心,需靠修行者自力前往,好比一个人游泳渡过太平洋,谈何容易?
蕅益大师曾经开示念佛的心要:“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念到心无杂念时,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其实,我们离极乐世界也就是这一念心的距离。
《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因此,只要众生至心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并且,大势至菩萨发愿,在这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老实念佛就好。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至心深信念佛,发愿往生净土,十念便可成就。佛无虚言,只是凡夫至心难发。因此,需要平日多做功课,锻炼自己专心念佛,内心不起杂念,也不去在意纷扰的外境。
我们不能把娑婆世界的经验代入极乐世界。在这里看不可思议,在那里是平凡的日常。读《佛说无量寿经》会发现,极乐世界的众生不仅在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并且都安住于不退转位,寿命亦无限量。在极乐世界,一切饮食用具也是自然化生,应念即至。这些殊胜妙用皆源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大愿。
天台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极乐世界有五种殊胜因缘,使众生入不退转位:1、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力;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长;3、鸟树风自然乐响演妙法音,使闻者常念三宝;4、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烦恼不起;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包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在念佛,何况我们凡夫?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念佛时丝毫不在意外境,不起任何杂念,谈何容易?
比如,一些学般若部的初学者,遇到任何事都认为“一切法空”、“不要着相”,所以遇到错事不用及时纠正,遇到善事不必尽力协助,认为自己才是什么都看透的人,殊不知已落入断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佛陀反复关照须菩提,于有不贪,于空不执,切勿“说诸法断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