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有一项非常傲人的成绩——对外战争全胜,无论立国之初的抗美援朝、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我们都获取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整体是好的,但其中也有瑕疵,比如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第三兵团60军180师就是特别惨重的教训。
当年这支部队一度被传为“全军覆没”,损失大到惊动了中央,以致于毛主席多次给志愿军司令部致电询问“180师情况如何?甚以为念”。
等战役结束,主席与相关指挥员一一谈话,总算是搞清楚了背后的问题。
第三兵团司令员是陈赓,但第五次战役时陈赓还在越南,战事实际由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因此中央最先就找了王近山。
收到这个消息后,王近山内心压力很大,不知会面临什么样的雷霆之怒。他与参谋长武英回到北京,第一时间就去请见毛主席,结果却被告知主席还有要事,让他们等着。
这个做法,让王近山、武英心里更忐忑,一直到第七天,他们才收到主席要接见的同志。
等二人进入办公室时,主席正抽着烟来回踱步,显然是有心事。王、武立即敬礼问好,主席只是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然后单刀直入地问:王近山同志,说说180师吧。
低沉的语气,让王近山原本紧张的心情更加紧张,结结巴巴地汇报了情况,然后说:180师遭遇这么大的损失,主要是我指挥不力,责任在我。
主席只是语调上扬地“嗯”了一句,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场面就安静下来。
没过多久,王近山感觉额头冒汗,连忙打破沉默:主席,我汇报得不一定全面,要不要武英参谋也补充汇报一下?主席同意了。武英毕竟不是主要责任人,状态要放松得多,没有讲情况,而是分析原因:
“朝鲜的地形跟我们解放战争时不一样,东西海岸线太窄,不适合大兵团作战。部队集结在一起,美军的炮火轰过来,伤亡非常惊人。
而且敌人似乎已经摸清了我们的进攻能力,搞出一个什么磁性战术,我们发起攻势他们就撤,这样很难将他们分割歼灭。最大的问题是,敌人已经变了,我们没有变。
还是翻山越岭打穿插,可我们只有两条腿,敌人有车。我们追一天,人家一个小时就跑了,反过来退的时候,人家一个小时就追我们一天的路程,180师就吃了这个亏。”
主席听的时候就频频点头,待武英说完就看着王近山说:王近山同志,这个参谋说得很有条理,在帮你辩护呢!
顿了顿又问:180师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兵团里,下面的军师级干部怎么看,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王近山以为要认定责任,立马低头检讨。不过主席马上打断:现在说这个还太早,等把事情全部弄清嘛。有人写信说战败主要是你右倾造成的,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吗?
一听还有转机,王近山忙说:我在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我军部署、敌军动向消息,战役经过、时间、地点和情况。
“既然这样,就先看过日记后再说吧。”言毕,主席起身去处理其他工作。
事后王近山还留在国内,武英则前往朝鲜指挥部里取文件。过了七天,武英将这些材料送到毛主席办公室。
本来送完东西武英就准备走,没想到值班人员说主席有事要面谈,这让毫无准备的武英慌了。
他硬着头皮走进去,还没想好要说什么,主席就又率先开口:你老实告诉我,王近山有没有闹过情绪?
武英回答:我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没有过,王副司令在朝鲜跟几个军长相处得比较多,他们最有发言权,您可以再问问他们。
主席说了句“好”,然后指示:你要王近山去通知第三兵团的3个军长来北京,一周来一个,我分别跟他们谈。让他们来北京后,不许先见家属。
180师隶属于60军,60军军长韦杰是第一个回国的,他先去找了王近山,询问主席想问些什么,好有个底。王近山只能苦笑,说自己也不知道,让他如实汇报即可。
其实整场战役中,韦杰这个直属军长是指挥班子里责任最小的。进攻阶段,他下面的三个师都直接归兵团领导,他就是个光杆司令,5月19日到21日只能干些转达电报的琐碎事。
回撤阶段,三个师极为分散,180师又格外突出,他还没来得及收拢部队,美军就打过来了。后续他几次给180师下达过正确的命令,但总是被更高级的指挥给否决掉。
所以,韦杰是很无奈的。主席对这些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回北京,就跟他聊了足足好几个小时。
等韦杰回去,武英看他情绪一改在朝鲜时的低落,就问谈了些什么,有没有挨批评。
韦杰当然知道组织纪律,马上岔开话题,反问道:武参谋,我有没有在你面前讲过关于作战的怪话?武英果然被吸引注意力:军长,这是什么话?为什么这样问?
韦杰再一次笑而不答,武英也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再问,就停止了探索。
后来主席在接见12军军长曾绍山、15军军长秦基伟时都询问过“有没有当着王近山、武英的面发牢骚?”这两人确实抱怨过,都马上承认了错误。
从这些前线指挥员的口中,毛主席了解到很多细节,再对照王近山笔记本中所写,他心中做出了判断。随即就把王近山叫到身边,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主席将日记递还,说了自己的看法:关于180师的问题,我已全部查明,主要责任不在于你,你把包袱放下,多打几个胜仗。我知道你打胜仗不难,但切记不能轻敌。
王近山一直以来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拍着胸口向毛主席保证,一定会把队伍带好。
为了确保第三兵团能振作起来,中央也让兵团司令员陈赓紧急入朝,陈大将看出双方已打得很艰难,就立即申请将特殊人才王耀南调到朝鲜。
这位我军工兵兵种的领头人,抵达战场后立即着手布置,利用从苏联买回的上百台空压机,构建出一张蜂窝式的火力互补坑道网。
各坑道之间有许多交汇点,当面临敌人轰炸时能迅速躲入其他区域,保存有生力量。且即便被敌人暂时夺取工事,志愿军很快又能从别的方向夺回来。
这些坑道挖得都很深、很宽,有利于存储物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补给困难的问题。
有了这“硬性条件”后,陈赓又力抓“软性条件”,他找到60军前任军长张祖谅,将《关于180师受损失事件通报》递给张祖谅看。
张祖谅流着泪请缨:我要重回60军,率领60军打翻身仗!这位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60军前身)一同成长的将领,能重回老部队,就是让那些老战士们有了主心骨。
随后,陈赓又将表现出色的李钟玄调为180师代师长,唐明春调为180师政委,新的领导班子配齐。
硬、软都抓好后,陈赓离开了朝鲜,第三兵团仍是交由王近山指挥。而之后的王近山不负众望,指挥部队多次打败美军,麾下的15军、12军打出了上甘岭这样的巨大胜利。
就连重整后的180师也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金城反击战时战果突出。上下都洗刷了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