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整74师覆灭前,黄百韬打到天马山,为何一山之隔没冲过去?
情感
2025-01-06 22:14
湖南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当属“五大主力”,他们配备了国民政府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麾下多为从抗战中拼杀出的精锐,整体战斗力极强。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朱老总看到淮海捷报后激动地说:五大主力全军覆灭,老蒋再无翻身之日了!一语可见其重要性。不过,这五大主力并非全部亡于淮海,最早被歼灭的是1947年孟良崮上的整编74师。当初这一战也特别凶险,华野集结了所有主力部队共27万人进攻,自身伤亡很大。而国民党附近的部队也在前往救援,5月14日那天下午,黄百韬整25师甚至打到了天马山阵地,此处距离整74师仅一山之隔。只要这两个整编师全力朝对方打,说实话华野很难拦得住,但奇怪的是,就在整25师要拿下天马山之际,黄百韬突然下令停止攻击,部队逐渐往后撤去。此举算是断绝了整74师最后的生机,终覆灭于孟良崮。如果黄百韬不尽力救援,整25师打不到这个位置,但如果黄百韬尽力救援,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刻走了呢?1947年5月,汤恩伯奉命率领国民党第一兵团向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其麾下有8个精锐军级单位,气势汹汹,企图一战而定。为了能多线突破,汤恩伯将部队分成三路纵队,每个纵队都由一位司令官来指挥。当时张灵甫整74师和黄百韬整25师、李天霞整83师被分在第一纵队,汤恩伯让李天霞来担任纵队司令官,没想到很快就出现了乱子。客观来讲,汤恩伯的安排合情合理,黄百韬早年投身北洋军阀李纯麾下,在中央军里不太受待见,没啥竞争力。而李、张相比,李是黄埔三期,张是黄埔四期,两人抗战时都在74军,李职务长期比张高。所以让李天霞来统一指挥三部,是正常情况下最简单的做法。但,张灵甫不是一般人,他深得蒋介石信任,为人桀骜不服管。在竞争整74师师长一事上,他跟李天霞闹得很不愉快,彼此都不愿意听对方命令。所以,汤恩伯只能去找黄百韬来负责。但黄百韬一个“半路出家”的,怎么可能被中央军嫡系张灵甫放在眼里。有一次战前碰头会,黄百韬向张灵甫传达上峰的意思,强调进军应慎重,万不可脱节。张灵甫却不以为意,反驳道:怕什么?只要控制胶济线,其他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黄百韬见状,也只能叹口气不再多言。仗没开打,内部就已四分五裂。国军进攻山东最开始是采取“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战术,准备跟华野进行决战或把解放军势力逼出山东。可张灵甫觉得步步为营太过保守,就决心玩一票大的,以身做饵来个“中心开花”。张灵甫选择的地点是孟良崮,企图在这座石头山上建立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地,吸引华野前来包围,然后再与周边国军来个反包围,里应外合歼灭华野,为党国立下不世之功。设想很美好,但张灵甫高估了自己和友军,也低估了对手。他最近的友军就李天霞、黄百韬两部,平日里瞧不起对方,却想着对方会拼命来救自己,这不得不说是够天真。而华野这边早就通过情报获悉国军的内部缝隙,便针对性部署。粟裕调动1纵、4纵、6纵、8纵、9纵及特纵猛攻孟良崮。2纵、3纵、7纵、10纵及地方部队阻援,重点是防备黄百韬,至于李天霞,监视即可。本来张灵甫以为凭借自身火力,坚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没想到华野的战斗力远超想象,这时他终于慌了,紧急向友军和蒋介石求援。一开始黄百韬和李天霞都出工不出力,但老蒋可不想自己的精锐就这样折了,便措辞严厉地让各部全力营救。李天霞是黄埔学生,仗着背后有依靠,就依然磨磨蹭蹭。可黄百韬不敢这么做,为了表现自己对“老头子”的忠诚,他加速朝孟良崮而去,朝着华野1纵、4纵的交界处猛攻。5月14日下午,整25师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天马山阵地,此处距离孟良崮仅隔一座山头,两个战场互相能听到枪炮声。负责在此阻击的是华野1纵1师,纵队司令员叶飞在给师长廖政国下命令时说:我把主力部队都拿去攻击孟良崮了,只留给你从地方刚升级的2个团,加上你师2个团,扼守60多公里的阵地,你看行吗?廖政国点头,可没想到敌人攻势这么猛,前沿阵地不断被突破,4个团几乎要拼光了。正当他准备向上级报告阵地恐要失守时,碰巧4纵去增援孟良崮的一个营,从天马山下面经过。廖政国立即把人拦下,告诉对方如果天马山被突破,此战将功亏一篑,全军都有危险。那名营长考虑了一下,接受廖政国的指挥,带领部队向天马山冲去。本来整25师和华野阻援部队都打得比较艰难,突然有生力军加入,黄百韬瞬间就泄气了,他搞不清华野还会有多少部队,因此就减缓了攻势。其实华野这个营只有400余人,如果黄百韬拼命把所有部队都压上去,大概率他们还是能攻克天马山的。为何他没这么做呢?归根结底,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劣根性,即有枪才是王,必须保存实力。根据国民党事后的作战分析,黄百韬的整25师有27000余人,这场增援之战他有1个整编旅近万人是没动的。在黄百韬看来,为了救张灵甫,自己让近三分之二的兵力拼命冲,已经算对得起友军了。硬把所有人押上,最后打下天马山又怎样?损耗是自己的,荣耀却是张灵甫的。黄百韬对这方面其实是比较看重的,后来的南麻之战他不顾一切增援胡琏整11师,自身伤亡很大。结果胡琏得到蒋介石多次称赞,被蒋称为“胜将军”,报纸也大肆宣传,拨给整11师5亿元。而给黄百韬的就是一些象征性表彰。这让黄百韬很不爽,对左右说:什么胜将军?要不是老天连下7天大雨,他早就跟他的小同乡张灵甫作伴去了!所以,在天马山前的黄百韬肯定权衡过得失,自己非黄埔嫡系,为了给别人赚吆喝,把立身本钱打光,这赔本买卖肯定不能做。事前黄百韬已经提醒过张灵甫不要冒进,增援的过程中也希望张灵甫放弃辎重向自己靠拢,但张灵甫都没搭理。既然如此,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接下来的时间里,整25师的进攻就不再凌厉,直至5月16日整74师被全歼。如此关键的战事,国军部队仍坚持着本位主义,败得不冤啊。
PS :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