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行时,我们有“四招”

文摘   教育   2024-04-30 10:51   广东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有力举措夯实“双减”成效,让学生成为“双减”政策的真正受益者。




深入实施新动课堂2.0行动

高效课堂出“真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集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新动课堂2.0行动,以学为中心,从课堂教学结构及关键要素的研究、实践出发,探索以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师生共进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实现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一)加大教研力度,提升课堂实效

   充分利用集团办学共商共建共享的优势,设立大教研组,常态化开展校本化教研活动和“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讨。强化落实,教师围绕“双减增效”思路,了解课堂特性,积极探究适合本校学生的“双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设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新动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建设小组文化,增强学生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效激发了内驱力,提高了课堂效能。开展课堂常规检查考核、公开课教学研讨会、“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增效”主题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以学定教,搭建起有效的学习支架。


(二)数字赋能教学,为课堂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教育新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用现代技术为课堂教学赋能。知新学校利用“麻吉星”系统进行课堂数据采集与分析,以精准的数据描绘出孩子的学习轨迹,让教师能够更深入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数字的赋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敏捷,表达更加自信,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三)实施多元评价,让素养落地

在减负不减质的前提下,集团主张创新评价方式,以评价改革驱动素养型课堂的形成。注重“做中学”“创中学”,在低年段以完成项目式任务代替纸笔测试,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本领,在实践中体验收获。建立学生成长手册,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校共评的多元评价,使每一个学生生成专属的手册,赋能师生双向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每个学生的成长点滴,尝试为其精准“画像”。近期,道远学校为一二年级的小萌娃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游园活动——萌龙闯关,这不仅是一次检测学生素养习得成效的有益尝试,更是孩子们展现自我、锻炼能力的上好机会。




大力推行作业校本化

作业减负使“绝招”



作业校本化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校本作业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加作业效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集团在各成员学校大力推行作业校本化,积极开展以作业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教师运用作业与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校本作业设计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按“必做作业+选做作业+预习作业”的模式开发,力求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统筹和规范作业设计   

针对学科组依赖教辅资料的现状,集团请大教研组与学校联动做好“堵”的引导,各校在经费投入、教师培训等方面对作业校本化予以倾斜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各学科的校本作业设计,学科作业基本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了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通过教师评判和学生自愿的形式来确定每个学生的作业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题量的选做作业。

为了统筹作业总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集团还试行了作业公示制度。各班每日作业由班主任统筹管理,每科严控作业时间。以公示推进作业改革,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上好“作业辅导”课 

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属于班级托管时段,在这一时段各年级留出自习时间,各学科教师组织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作业。即引导每个学生及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学生书写字迹规范、做题正确、速度适中;为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学校将知识逐步消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教师密切关注作业中透露出的学习信息,做到“看、改、评”统一:注重看学生书写态度、审题能力、涂改印迹、作业准确率;在改作业中建立学生错题集,及时记录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及时指导。


(三)探索推进无作业日实施

各校成立“无作业日”工作小组,以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围绕无作业日,思考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优化平时的作业设计与布置、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在1、2年级探索开展不背书包回家,让低年段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特长。密切家校合作,让家长明确无作业日的目的与意义,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到无作业日的实施活动中,与孩子一起规划、参与无作业日的活动,如开展亲子共读、强身健体、自然探秘、家庭好食光、才艺秀、亲子约会、爱心行动、百变学科达人等活动。




充分借力大学资源

课后服务放“大招”



各校以集团博约课程体系为基础,不断完善学术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知识拓展课程)、实践性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科技课程、力行课程)、发展性课程(大手拉小手等德育课程)等社团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序列,多姿多彩的社团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一)上好多彩社团课 

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主要活动阵地,社团对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集团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成长。在大学各类资源的加持下,各校以校级特色课程加班级特色课程的组合形式开展社团课程,既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也让有相关特长的孩子发挥优势潜能,给更多孩子的未来赋能。其中校级特色课程如攀岩、国画、视觉设计、AR编程等采用学生走班的形式开展,学生根据个性爱好和特长选择课程、走班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挖掘知识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二)创新和丰富学生活动内容 

各成员学校在每月会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科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集团特别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早在前年,就在各成员学校推广每天一节体育课。每月每年级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主题体育活动,每年设立春秋两季的全校性体育活动月,让每个孩子享受在学校的运动时光,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课程统整开发,强化学科融合

通过年级进行课程融合,各备课组进行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在问题中生出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项目开发与跨学科执教的能力。目前开发的项目是课程有《小小青菜园》《我爱深圳》《“双十一”年级购物节》等,通过PBL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体验生活,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常态开展特色活动

集团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资源,与大学共建少年文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艺术学院、少年商学院和少年健康学院等五大“少年学院”。聘请15位资深教授担任名誉院长,由大学教授和各成员校骨干教师组成少年学院导师团,为资优生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大手”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校大学生,“小手”指成员校学生。学生从“大手”身上汲取成长力量,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构建无边界、开放互通的教育生态,着力锻炼成员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

充分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丰富的学术资源优势,开设博文大讲堂。邀请大学院士、教授到校开讲。2023年,博文大讲堂聚焦人工智能主题,开展了《人生·事业·科学》《感悟社会科学的魅力》《家国山河·永续发展》《共话大数据拥抱大变革》《走进智慧医疗的新时代》《21世纪大契约:人机共生的新世界》《数据科学:用数据为社会创造价值》《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唾液与人体健康》等9期主题讲座。 




心育赋能,心理辅导有“妙招”



随着作业精简、课外培训减少,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更好地发展与规划未来成了新的“成长点”。基于此,集团心理健康教育着眼“学会学习”“升学择业”“家庭助力”三个主题模块,构建“双减”背景下心育赋能新模式。


(一)运用心理学规律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发展心理潜能

上好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一堂心理课,开展对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生命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积极成长奠定基础。加强针对性的“学习心理”模块教育。心理老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法辅导,带领学生了解提升注意力、训练记忆力、强化学习动机、应对考试焦虑、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学习活动,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开展特定主题的团体辅导,例如考试焦虑辅导、情绪管理辅导、同伴关系辅导等,切实帮助更多学生解决问题,覆盖更多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心理科学知识为背景、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原点,开发特色心理社团课程,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自我支持和关怀策略,顺利度过挫折、压力事件。


(二)运用心理学策略帮助学生探索优势智能,规划生涯目标

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开发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展“真人图书馆”系列主题活动。邀请各行业从业者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增强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孩子们通过报名自荐,单位“选聘”“签约”等环节,进入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孩子们接触“真实”生活,感受职业体验,助力职业规划。


(三)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家长提升沟通质量,营造良好氛围

“双减”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双减”后的心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关注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双减”背景下建立亲子关系新模式,无疑对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集团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学校心育活动规划,通过家长沙龙、家长讲座、家长读书会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缓解焦虑情绪,提升亲子沟通质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育人理念逐渐转变,课堂生态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课后的校园也更加充满活力。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将继续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做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乐,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童年。



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秉承大学“学贯中西、汇通古今、融合文理”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师资、管理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探索“高校+附属学校”办学体制下大中小幼贯通培养模式,致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一流标杆卓越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