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在国际鱼类生态学经典期刊《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发表了题为“Spawning grounds of Schizothoracinae fish on the Tibetan Plateau”的学术论文。该期刊创刊于1976年,专注于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研究与前沿进展,收录于国际权威数据库SCIE,年均发文量仅百余篇,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文章首页
物种分布及研究区域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裂腹鱼类(长江源关键鱼类)为对象,历时6年(2019—2024年),基于10次海拔4800米以上的原位观测数据,系统揭示了长江源关键鱼类的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深入研究了产卵场的精准定位机制,并全面解析了产卵场的结构特征(包括埋卵孵化方式、产卵窝的直径与深度、单窝卵粒数,以及对泥沙与粒径级配的要求)和关键产卵条件(水温、紫外线强度等)。
研究时序
鱼类繁殖生物学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产卵场的精准定位是最具挑战性和突破性的一环。经过2019年至2020年的探索阶段,研究团队不断建立和验证假设,最终于2021年成功发现了产卵场,并首次提出了长江源关键鱼类产卵场识别的机制与方法。2024年,团队再次成功发现产卵场,验证了定位方法的可重复性,进一步夯实了成果的科学基础。
卵径变化周期
产卵场底质级配
物种鉴定
产卵和孵化期间的水温和紫外强度过程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长江源鱼类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关键支撑,还为评估长江源水文情势变化(如水温、流量、泥沙和床质等)对水生态的影响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并已获得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长江科学院始终致力于营造积极宽松的科学研究氛围,鼓励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此次成果的发表也将进一步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攻坚克难,力求产出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前沿科研成果。
李伟,男,中共党员,1985年7月生,四川南充人,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江科学院、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长江重点鱼类栖息地和生态水文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基金、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香港海洋公园基金等项目,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利前期、水利行业公益专项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8项,参编专著3部,获大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长江委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普奖等。
近五年20余次开展长江源鱼类栖息地专项科考,在长江源鱼类栖息地和生态水文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从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手发力,形成了以长江源关键鱼类越冬场、产卵场发现以及世界上最高海拔分布鲤科鱼类人工繁殖实现为突破口,建立了以揭示栖息地形成机制和生态水文需求为科学内涵的基础研究体系,探明了低温、缺氧和强紫外等极端条件下鱼类生态水文适应机制,补齐长江源鱼类栖息地研究的短板,并推动了第三极裂腹鱼类的栖息地和生态水文研究,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广泛的社会关注。系列成果获《中国科学报》《瞭望》等媒体报道,受邀央视《地理·中国》《江河奔腾看中国》《十年禁渔看长江》等专题录制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均报道长江源鱼类栖息地研究成果,取得积极的社会反响。
来源:水环境所
编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