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儿时总盼着长大,长大后却念着儿时的童真。进入初中后,每日步履匆匆,穿梭于教室、食堂、宿舍,心里一番愁滋味儿,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方觉匆忙中一帧帧画面如离弦之箭,无影可寻,我才明白要珍惜当下,无论何时都要停下脚步慢慢感受啊。
停下吧,慢慢感受啊
隆阳区汶上民族中学八年级209班 杨裕艳
初读不识章中意,再读已成章中人。
——题记
轻嗅雨后泥土的清香,捻指翻开书页,我于混沌中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
梦回百草园
百草园中泥墙根旁正蹲着一个小男孩,乍一看,身着浅蓝色长袍,干练的寸头,浓密的眉毛,一双锐眼似乎在迸发着智慧的光芒,手里拿着一茎绿草,嘴里好像在嘟囔着什么,我收敛住眼下的惊喜快速跑过去,只见幼时的鲁迅抬起头与我凝视,一番热情的自我介绍后,他扬起笑脸给我细数着他的百乐园。“这儿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叫声此起彼伏的黄蜂,动作轻快迅捷的叫天子……”一会儿,他又搬来了一个凳子,撩起了长袍,双手用力地爬到树干上,只见他动作熟练地坐下,眼睛快速地寻找着鸟窝,听见大人的声音,他便拉着我迅速跑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们玩起了捉迷藏。冬日雪后天晴的日子,他便带着我来到雪地里玩雪,我们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用铲子刨雪,再用双手将雪团成一大个雪球,团好后,将它用力抛向空中,砸在小伙伴的身上。玩得尽兴了,再照着闰土爹的法子捕鸟,先将小木棍的一端用绳子系好,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簸箕竖着摆好,将小木棍与簸箕巧妙组合,簸箕下撒了些秕谷,一切准备就绪后,手里握住绳子的另一端,来到石头后面等待着鸟儿自投罗网,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听到簸箕下传来了“扑腾扑腾”的声音,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取出来,用手捧着它,如珠似宝地擦拭着它翅膀上的雪粒,或许是感受到了它的紧张与不安,我们便提议将它放了,它挣脱手心,一路叽叽喳喳地盘旋在我们头顶的上空,真是妙极了!
再谈《山海经》
午后,鲁迅到书房神神秘秘地取来了一本书,我一看竟是《山海经》,“它对我来说可重要了,是长妈妈寻了很多地方给我买来的”,他面露得意之色地说。阿长不识字,睡觉呈“大”字,喜欢切切察察,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甚至惹人厌烦的阿长却给鲁迅的童年添补了绚丽的色彩,开启了他读书启智的新大门。我坐在书桌前翻开《山海经》,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我试着裁剪了几张白纸,做成圆锥形套在我的手指上,再将墨水一点点涂在最尖的部分,模仿着鲁迅的样子在一旁的白纸上做起画来,白纸上满是《山海经》里的珍奇异兽,实在有趣极了!
流年似光影
依稀记得儿时,我犹喜爱养花草。一日,我同往常一样给它们浇水,突然我看到一只小猫叼着一个东西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向车库跑去,“别跑”!“喵……”我赶走了它,只见地上躺着我的战利品——一条小鱼,俗话说“种瓜得瓜”,我心想种鱼应该也会得鱼吧!我迫不及待地找来铲子,花盆,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刨好的坑里,从那以后,我便每日盯着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都没看见它的“芽”。奶奶知道后笑着说:“傻丫头,小鱼是种不出来的,它是鱼妈妈产卵孵出来的。”听了奶奶的话后,我恍然大悟。
无论是多姿多彩的百草园,还是妙趣横生的《山海经》,都充斥着鲁迅先生的童真与笑声,无数次牵动着我的澎湃心灵,是他的童趣唤醒了我单薄的魂灵,是他的笑声晕染了我单调的生活。
流年虽逝,往事已成烟,回不去的是童年,抹不掉的却是我内心的童真,亲爱的朋友呵,如果旅途很匆忙,身体很乏累,不妨停下,慢慢感受当下吧!
指导教师:范玲
教师评语:小作者巧妙构思,开头以情境入题,结构上采用题记和小标题相结合的方式,形式新颖,整篇文章采取了与童年鲁迅的对话到追忆自己的童年的框架,细节处理得当,结尾点题,鲁迅先生笔下的童年生活正如那一束光唤醒了“我”的童真,使“我”明白“珍惜当下”之理,余韵无穷。
来源:隆阳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刘芳华
审核:甫云花
终审:毕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