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废水未消,韩国29吨核废液又来 “搅局”,这局怎么破?

幽默   2025-01-15 00:11   吉林  

最近韩国那边传来一则惊掉人下巴的消息!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竟然上演了一场 “核废液的疯狂出逃记”。1月12日,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发布公告,说负责运营这机组的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在当天10时23分报告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儿。月城2号机组正常运转的时候,储藏罐里的核废液,居然跳过了样本分析这个 “安检环节”,直接一头扎进了大海的怀抱。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初步估计,这次排放的核废液足足有29吨!好家伙,什么概念?要是用那种5吨载重的大卡车来运,差不多得6辆卡车才能把这些运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工作人员反应速度倒是挺快。一发现问题,立刻就按下了 “紧急刹车键”,迅速 “关闭阀门,切断了泄漏”。紧接着,相关人员赶紧对罐内残留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物质含量竟然“跟平时排放水平差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核废液未经检测就直接入海这事儿,还是引发了大家广泛的担忧和关注。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也坐不住了,赶紧表示,已经紧急派出原子能安全专家,针对准确的泄漏量、泄漏原因等,展开全面大调查,势必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看到这可能有人想起来了,2023年8月,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仍然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是不是就这玩意儿?

怎么说呢?差不多吧!并不完全相同,也没啥区别。


01



核废液,说白了,就是核能生产(像核反应堆发电,那可是核能界的大明星)、核燃料加工(这就像是给核燃料化妆)、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使用,还有核武器制造等一系列核工业活动中产生的 “麻烦液体”。

如韩国此次泄露的核废液,主要源于核电站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在核电站运行时,为了确保反应堆的正常冷却以及对设备进行清洁,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在经过处理后,仍可能含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物质,成为核废液。

而日本福岛排放的核废水,其产生背景极为特殊。2011 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引发核事故,反应堆堆芯熔毁,为了持续冷却堆芯,防止更严重的核泄漏,东京电力公司不断向反应堆注入大量海水和淡水,这些水在与高温的堆芯接触后,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从而产生了大量核废水。此外,福岛核电站周边的地下水和雨水,在渗透过程中也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进一步增加了核废水的总量。


02



在成分上,核废液含有多种放射性核素,如铯-137、锶-90等。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有长有短,例如铯-137的半衰期约为30.17年,这就意味着它在环境中衰减的速度相对较慢,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对环境产生辐射影响。

核废水中除了含有与核废液类似的放射性核素外,再加上福岛核事故的特殊性,其核废水中还含有一些独特的放射性物质,如氚(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难以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去除,并且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较为复杂。此外,福岛核废水在处理过程中,还添加了一些化学药剂,这使得其成分更加复杂。


03



这玩意儿危害有多大呢?像铯-137、锶-90这类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海洋,便会迅速被浮游生物吸收。当浮游生物受到辐射影响后,就好比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就此展开。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小鱼小虾,由于食物短缺,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同时,它们在摄食过程中,会不断富集放射性物质,导致自身出现畸形、病变等问题 。这些受污染的小鱼小虾,又会成为大鱼、海鸟等生物的食物,使得放射性物质在食物链中层层传递,不断放大危害。

对咱们人类来说,万一吃到受污染的海产品,又或是不小心接触到被核废液污染的环境,那麻烦可就大了。轻的可能只是身体不大得劲儿,重的呢,基因突变、患上癌症、白血病等严重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这不是妥妥的后患无穷嘛!


04



再瞧瞧韩日这俩核废液泄露事件,简直就是给咱所有人来了一场 “生动” 到让人想哭的生态教育课。日本那边呢,就像个油盐不进的倔驴,不管国际社会怎么苦口婆心劝,人家主打一个“你说你的,我干我的”,铁了心要把核废水往海里整。韩国这边倒好,先来一句 “跟平常排放水平差不多”。

不是?这话听着咋就这么不靠谱呢?咱就寻思寻思,这说得都叫啥话呀!

不过话说回来,守护咱这蓝色家园,那可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呐!咱普通老百姓,虽然不能像超级英雄一样拯救世界,但也能出份力呀!多关注关注海洋生态保护,倡导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这就好比给海洋这个 “蓝色巨人” 注入一股小小的活力。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海洋的未来,那可跟咱每个人的未来紧紧绑在一起呢,就像鞋带的两头,缺了谁都不行!


姜郎恶霸
多一份谈资,多一份机遇。切换视角,窥见别样天地。从古老故事里,找处世之道,悟人生哲理。一文尽享,关注在下,一起开启杂学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