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岁末,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都备受瞩目,犹如一场知识界的春晚。自2015年起,这场以“时间的朋友”为主题的跨年演讲,已陪伴大众走过多个年头。各大卫视忙着筹备歌舞升平的跨年晚会时,罗老师却另辟蹊径,选择用知识的力量点亮跨年之夜,吸引了无数渴望成长、期盼窥见未来奥秘的观众。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人们在欢呼与烟火中迎接新年。罗老师的粉丝们则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吸食着未来一年的“知识盛宴”。不得不说,拥有企业家思想和一些社会各界精英人群,果然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想浪费。罗老师说:看看你的周围吧。你知道我多不容易才把你们凑在一起吗?此时此刻,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主会场,每一位观众周围,都有将近一万名朋友,包括我;在全球164个分会场,还有上万名朋友相聚在一起;还有你,成千上万在线跟我们一起跨年的朋友。让我们互相问候一句,给奇妙的机缘和更多的好消息一个疯长的机会。再来看看罗老师跨年演讲的门票价格:1680,2980,4680。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有人忍不住会问:“这价格也太高了吧!”“什么人能去现场看啊?在网上看,不也是一样的么?”问题就在这,在网上观看和在现场观看,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不知道前几年风靡一时的“成功学大师”聂枭,大家还记得不?同期的还有周文强,更夸张的还有气功大师王林,听说马云都是他的座上宾。还有什么教育专家、风水大师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物吧。很多人看到这应该都有了印象,成功学大师聂枭靠着一句“听懂掌声”,爆火网络。看到这或许又有人问了,这些不都是骗子吗?难道罗老师也是骗子?罗老师是不是骗子我不知道,但罗老师和上面这些成功学大师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开讲座的时候,观众席爆满。罗老师大名鼎鼎的人物,座无虚席也能说得通。怎么这些骗子成功学大师也都那么火爆呢?首先咱们明确一点,那就是社会上大部分的有钱人、精英群体,没有一个是草包,而且成功学大师的课程费用更加昂贵。那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连咱们普通人都知道他们是骗子,凭什么这些“有钱人”不知道?记得在2018年,我的一位朋友也去过《时间的朋友》分会场。当时我问她,“去看罗振宇的都什么人啊?在网上看,不是一回事吗?”她是这么说的,“我们都是跟着领导去的,现场感觉挺高端的。”我又问她,“《时间的朋友》都讲了啥啊?”她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说来说去反正就是学到了,具体学到啥,不知道。实际上,咱们把上面这些东西结合到一起,不难发现一件事儿。原来罗老师深刻贯彻了一句话——上等人,人帮人。中等人,人捧人。下等人,人踩人。罗老师用知识打造个人ip,逐渐将全国甚至全球的“精英”(当然,没那么大影响力),笼到了一起。就如同某某商学院、某某饭局,一样的道理。第一种人群:知识付费群体、创业者、企业家、公司领导等。他们去现场的目的,就如同参加成功学大师课的人群一样,他们不管上面是谁在讲,他们的目的是看看能不能结识一些跨行业精英,大家互相聊一聊,万一以后有用呢?毕竟打败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移动支付。第二种人群:如同我的朋友那样的人群,可能刚刚步入社会,也可能在公司稍有起色,跟着领导一起,美名其曰长长见识,多结交一些人。说白了,都想玩儿点小资,没事喝喝下午茶,附庸风雅,谈点文学,茶余饭后有个谈资,装装高大上的样子。这两种人群都有各自的目的,还算说得过去,可有一类人群可就麻烦了。第三种人群:有一些学生群体,还有一些满怀希望学到点知识的群体。这类人群怀揣着梦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期待和迷茫,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靠拓视野。说白了,想学点东西,更上一层楼。实际上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渴望知识快速填充大脑,罗老师的跨年演讲便乘上这股东风,将知识 “快餐化”。他在台上口若悬河,短时间内抛出诸多概念、观点,从新兴科技趋势到社会文化现象,跨度极大。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以为收获满满,实则不然。这种碎片化知识呈现,就像用零食代替正餐,偶尔解馋尚可,却无法提供成长必需的营养。听众们忙于接收一个个零散信息点,无暇深入探究背后逻辑,难以将新知识与既有知识体系融合。长此以往,思维愈发浮躁,只满足于 “知道”,丧失深度思考 “为什么”“怎么办” 的能力,看似博学多才,实则根基不稳,一遇复杂问题便束手无策,陷入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的困境。跨年之际,本应是沉淀自我、展望未来之时,罗老师的跨年演讲却让不少人在知识的迷宫中迷失。我们并非反对知识分享,相反,知识的传播无比重要。只是希望大家在新一年钟声敲响时,不盲目追捧 “知识网红”,保持清醒头脑。多从经典书籍、专业学术、现实实践中汲取养分,以理性为笔、思考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毕竟,真正的智慧,不是被灌输得来,而是在自我探索、深度钻研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告别被包装的 “知识盛宴”,用思想的力量,迎接每一个新生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