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我们可以回避修昔底德陷阱

文摘   2025-01-22 14:35   北京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做客总裁读书会,研讨最新图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



■ 图书简介




王辉耀 编著 

全球化智库(CCG) 译
ISBN:978-7-5217-6039-2

出版时间:2024.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为何中美“注定要共存”?
如何看待中美双边竞争状态?
哪些因素会影响发生战争的概率?
跨越陷阱的方法隐匿在何处?
“修昔底德陷阱”对21世纪的世界有哪些现实意义?

…………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艾利森认为“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对中美两国来说,只有保持克制、理性的态度,规避战略误判,管控竞争,加强协调、对话与合作,才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进而促进竞合关系。




编辑推荐





1.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作者全新判断


从中美关系到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再到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格雷厄姆·艾利森在这本书中进行了深入阐述讨论;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对“修昔底德陷阱”、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2.从“陷入”到“跨越”,新时代呼唤新方案


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认为“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中美两个大国要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就需要避免战略误判,以阻止滑向战争,促进竞合关系。艾利森呼吁发挥“想象力、常识和勇气”来寻找解决方案,中美两国需要加强各种层次上的沟通,进行充分了解以避免误判。同时,艾利森也告诫美国,单极世界已经结束,其他国家只能在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中被动安排角色的幻想也结束了,美国需要承认其他大国具有影响力。这种理性的声音有助于提醒两国决策者保持克制、理性的态度,促进竞和关系发展,避免冲动地导向战争。


3.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力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时殷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院长潘庆中、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联袂推荐。国际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等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将从中受益。



-图书链接-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格雷厄姆·艾利森


新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出版序(附图书目录)



-活动链接-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实录 | 2024 CCG慕安会边会:“大国政治时代的中、美、欧气候合作”


CCG与哈佛大学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Graham Allison会面交流


中美气候合作,“绿洲”还是“幻影”?聚焦第59届慕安会CCG边会


王辉耀对话哈佛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在后视镜里看到中国


双语视频+文字实录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对话王辉耀:中美像一对连体双胞胎 毁灭对方的同时也会摧毁自身


拜登时期的中美是否能形成竞合关系?- CCG主任对话“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


中美线上研讨:中美在双方关系上会更现实地考虑对方


环球时报 | 格雷厄姆·艾利森:“修昔底德陷阱”当然是可避免的


美国前财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与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莉森在CCG发表演讲


中美关系中的迷思与现实:CCG在第56届慕安会举办中美边会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Graham Allison:中美间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更多……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发布 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新视角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更多……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风云激荡的世界 | 《命运与共:中国与全球化的未来》序

我与全球化时代相遇 | 《命运与共:中国与全球化的未来》引言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更多……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全球化何去何从 |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引言


CCG对话全球 |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序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更多……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格雷厄姆·艾利森


新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出版序(附图书目录)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 更多……

多位专家点评《我向世界说中国》: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不再失语





CCG 纵览


⊙ CCG新岁恭贺 | 致激荡澎湃的2024与充满期待的2025


⊙ 多国现任首脑参加CCG多哈论坛,赞誉中国贡献全球南方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2024年“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服贸会上成功举办


⊙ 视频 | CCG在WTO总部举办研讨会 全场爆满


⊙ 全文 | BSF论坛风云起,王辉耀精彩问答力破“中国威胁论”


⊙ 视频 | 20国大使和使节等嘉宾听专家介绍中国经济走势


⊙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 60多国代表踊跃参会,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在CCG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


⊙ 24小时CCG中美智库纽约交流记 | 对话美主流媒体界领袖和智库界人士


⊙ CCG中美智库华盛顿交流记


⊙ 【CCG报告合集


⊙【CCG全球名家对话合集】 


⊙【CCG新书发布合集】


⊙【CCG品牌论坛合集】


⊙ 王辉耀对话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全球经济展望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 CCG报告全文 |《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分析2024》


⊙ CCG报告 |《增进中美青年交流,落实“5年5万人”倡议》


⊙ CCG2023年度回忆 | 在世界发出中国智库强音


⊙ CCG隆重举办系列活动欢庆龙年新春


⊙ CCG年度精彩回顾-论坛研讨篇:数场大型会议定格精彩一年


⊙ CCG年度精彩回顾-民间外交篇:6次出访行万里路,这里有一份亮眼成绩单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图书篇:国际智库界大咖在思考什么?


⊙ CCG年度精彩回顾-报告建言篇:汇聚智库群策资源 实践咨政建言使命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国际青年交往篇:2023我们与未来对话,与青春同行


⊙ CCG 2023出版书单 |透过全球视野 理解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 中国疫情后最大线下全球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CCG与联合国驻华系统成功举办“加快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研讨会


⊙ CCG新书《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八百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中文版发布


⊙ CCG新书发布:“亚洲的缪斯”马凯硕谈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复兴

⊙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最新力作《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CCG发布


⊙ 巴西农牧业部部长率团出席“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中巴政商学人士在CCG热议两国合作


⊙ 展望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2023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陪同马克龙访华在CCG演讲并对话


⊙ CCG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国际妇女节特别研讨|性别平等应对科技创新挑战


⊙ CCG举办中国西部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西班牙国别专场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回访欧亚 聚意发声”:CCG二十大后再启二轨外交人文往来之旅


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举办 聚焦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十天三大洲七十场活动 CCG环球二轨外交重启面对面人文交流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回信寄语CCG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



⊙已正式申请!看看这家智库如何持续推动中国加入CPTPP


⊙CCG新年贺信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一)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二)










全球化智库CCG
中国领先的位列世界百强的全球化智库,也是唯一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拥有全职研究和工作团队近百人,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国际经贸、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等领域的研究与活动,获得国家授予的独立招收博士后资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