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企出海拓东盟市场 香港大有作为

文摘   2025-01-26 21:42   北京  


庞溟,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笔者在前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实战方法论和法则,折射的都是在从「全球卖」到「全球造」、「全球买」、「全球投」的升级中,从「产品输出」到「产能输出」、「品牌输出」、「文化输出」的迭代中,企业消弭海外「信息差」、「资源差」、「文化差」、「沟通差」与「运营差」,一步步提升出海的规模与质量,并培育出一批「让每个区域的利益相关者都感受到正向价值」的「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企业」。

而香港作为连接中外的重要桥梁和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地,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更好地扮演其「联系者」、「参与者」、「建设者」、「融合者」角色。考虑到东盟身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分量,和东盟在中国企业出海和香港辐射范围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香港在中企出海东盟地区的征途中,应紧紧把握机遇、展示形象、发挥作用,助力中企在东盟市场实现「经济走出去、文化走进去、价值走上去」。

得天时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动

首先,东盟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外投资的桥头堡之一。目前,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建投资项目数量已占同期中企全球创建投资项目总数的六成以上,较2017年约37%的比例提升了约25个百分点;其中,东南亚和中东、中东欧和中亚四大区域一道,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方向,吸纳了出海中企对「一带一路」创建投资的大部分项目,并保持逐年整体上升的态势。

其次,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好感度和依存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发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在来自东盟十国学界、商界、民间组织、媒体、政府部门以及区域与国际机构的2,000余名受访者中,50.5%的受访者表示东盟应该与中国结盟而非美国,这一比例相比2023年的38.9%大幅增加;认为应与美国结盟的受访者比例则从2023年的61.1%下降至2024年的49.5%,这是该项报告自2020年以来,首度出现中国好感度高出美国的情形。

报告显示,中国继续被视为在经济和政治上对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59.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对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大幅领先于美国(14.3%)等其他国家。在东盟成员国中,仅有菲律宾、新加坡及越南的多数受访者选择美国为结盟首选,其他7个国家则倾向与中国结盟。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中贸易中受益最多的马来西亚、印尼及老挝欲与中国结盟的立场也最为鲜明,支持人数超过70%。

具地利 交通上有独特优势

再次,香港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触达东盟市场最为便捷的枢纽。香港坐拥世界级基建设施和完善高效的交通系统,对内外交通四通八达,与内地及世界各地联系紧密,由香港出发一至两个小时内可到达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多个城市,飞抵主要内地城市和越南、菲律宾只需四小时,五小时内可飞抵逾全球半数人口居住的地方,且基本覆盖东盟十国和东北亚地区。

事实上,以入境旅客人次计算,2024年1至11月本港的入境旅客的主要客源地依次为中国内地、南亚及东南亚、北亚、欧洲、非洲及中东、美洲、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及其他地区。交通的便利快捷,让香港可以凭着其在专业服务、商业服务、建造及相关工程服务、教育、金融服务、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中企选择东盟地区作为出海远征第一站提供最为坚实的「硬联通」和「软联通」。

最後,香港应升级迭代为让中国企业和东盟市场彼此加强接触、增进了解、深化认识的窗口。且不说东盟已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内地第一大贸易夥伴和本港第二大贸易夥伴,香港是东盟与中国内地商品贸易的重要转口港,香港与东盟互为对方的主要投资来源地。与内地整体市场相比,香港和大湾区其地城市与东盟地区的交往更早、互动更多、理解更深。

有人和 不少人口企业来自东盟

本港有相当人口来自东南亚,而不少本港企业早已在东盟扩张布局,甚至本就源自东南亚地区。未来香港可以鼓励和吸引东盟企业来港设立区域总部和扩展业务,并善用香港的专业服务、融资环境和国际营商平台,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也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以香港为起点、跳板和母港,为了解和接纳东盟的市场实务和商业惯例、法律体系和治理体制、文化和习俗、种族和价值、思想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多样性多元性,作好充分的准备。



文章选自香港文汇网,2025年1月24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更多……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发布 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新视角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更多……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风云激荡的世界 | 《命运与共:中国与全球化的未来》序

我与全球化时代相遇 | 《命运与共:中国与全球化的未来》引言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更多……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全球化何去何从 |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引言


CCG对话全球 |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序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更多……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格雷厄姆·艾利森


新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出版序(附图书目录)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 更多……

多位专家点评《我向世界说中国》: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不再失语





CCG 纵览


⊙ CCG新岁恭贺 | 致激荡澎湃的2024与充满期待的2025


⊙ 多国现任首脑参加CCG多哈论坛,赞誉中国贡献全球南方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2024年“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服贸会上成功举办


⊙ 视频 | CCG在WTO总部举办研讨会 全场爆满


⊙ 全文 | BSF论坛风云起,王辉耀精彩问答力破“中国威胁论”


⊙ 视频 | 20国大使和使节等嘉宾听专家介绍中国经济走势


⊙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 60多国代表踊跃参会,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在CCG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


⊙ 24小时CCG中美智库纽约交流记 | 对话美主流媒体界领袖和智库界人士


⊙ CCG中美智库华盛顿交流记


⊙ 【CCG报告合集


⊙【CCG全球名家对话合集】 


⊙【CCG新书发布合集】


⊙【CCG品牌论坛合集】


⊙ 王辉耀对话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全球经济展望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 《对话世界》《命运与共》图书发布会暨CCG中国与全球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 CCG报告全文 |《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分析2024》


⊙ CCG报告 |《增进中美青年交流,落实“5年5万人”倡议》


⊙ CCG2023年度回忆 | 在世界发出中国智库强音


⊙ CCG隆重举办系列活动欢庆龙年新春


⊙ CCG年度精彩回顾-论坛研讨篇:数场大型会议定格精彩一年


⊙ CCG年度精彩回顾-民间外交篇:6次出访行万里路,这里有一份亮眼成绩单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图书篇:国际智库界大咖在思考什么?


⊙ CCG年度精彩回顾-报告建言篇:汇聚智库群策资源 实践咨政建言使命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国际青年交往篇:2023我们与未来对话,与青春同行


⊙ CCG 2023出版书单 |透过全球视野 理解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 中国疫情后最大线下全球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CCG与联合国驻华系统成功举办“加快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研讨会


⊙ CCG新书《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八百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中文版发布


⊙ CCG新书发布:“亚洲的缪斯”马凯硕谈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复兴

⊙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最新力作《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CCG发布


⊙ 巴西农牧业部部长率团出席“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中巴政商学人士在CCG热议两国合作


⊙ 展望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2023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陪同马克龙访华在CCG演讲并对话


⊙ CCG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国际妇女节特别研讨|性别平等应对科技创新挑战


⊙ CCG举办中国西部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西班牙国别专场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回访欧亚 聚意发声”:CCG二十大后再启二轨外交人文往来之旅


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举办 聚焦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十天三大洲七十场活动 CCG环球二轨外交重启面对面人文交流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回信寄语CCG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



⊙已正式申请!看看这家智库如何持续推动中国加入CPTPP


⊙CCG新年贺信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一)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二)










全球化智库CCG
中国领先的位列世界百强的全球化智库,也是唯一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拥有全职研究和工作团队近百人,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国际经贸、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等领域的研究与活动,获得国家授予的独立招收博士后资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