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头相望,星光璀璨。
这个问题是法国在高中升大学考试中所出,相当于法国高考题。
艺术对我们生活究竟有什么用?人类最基本的是吃喝拉撒的生存,艺术貌似没有什么大用。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看段老舍的文字:“屋内灭了灯。天上很黑。不时有一两个星刺入了银河,或划进黑暗中,带着发红或发白的光尾,轻飘的或硬挺的,直坠或横扫着,有时也点动着,颤抖着,给天上一些光热的动荡,给黑暗一些闪烁的爆裂。
有时一两个星,有时好几个星,同时飞落,使静寂的秋空微颤,使万星一时迷乱起来。有时一个单独的巨星横刺入天角,光尾极长,放射着星花;红,渐黄;在最后的挺进。
忽然狂悦似的把天角照白了一条,好像刺开万重的黑暗,透进并逗留一些乳白的光。余光散尽,黑暗似晃动了几下,又包合起来,静静懒懒的群星又复了原位,在秋风上微笑。地上飞着些寻求情侣的秋萤,也作着星样的游戏。”
这是老舍《骆驼祥子》里一段,它并不是景物描写,是什么不方便细说,大家自己悟。这就是艺术。用艺术的手法去描写一些不好描绘的,但是看到的你不会觉得如何不堪,而是一种美。
想起前两天某个过路的发评说,油画艺术是某种邪*,当时回复他,可以申请把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国内大型博物馆请命砸了,因为他们总是在展出这些这位老人家所谓的*情,包括我们的敦煌飞天……这篇可是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经典哟。
其实在西方,裸体油画的大量出现是在中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反对当时教廷的严苛统治与思想束缚和对人以及人性的强行压制,恢复古希腊时期对人体的赞美和崇拜。
艺术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吗?如果这道题出现在我们的高考作文,不知道孩子们会如何作答?
恐怕答的好的不多。
中国自古就不缺艺术,不缺美育,从诗经、秦风款款走来,那是最质朴的劳动人民对艺术的需求、渴望与创作。
“我不管爱落向何处,
我只求今生今世共度。
天已荒海已枯,
心留一片土,
连泪水都能灌溉这幸福。
我不管爱葬身何处,
我只求陪你直到末路,
月已残灯已尽,
夜黑人模糊……
这一生因为爱你才清楚。”
上周五深夜又去听了几遍齐秦原版《悬崖》,齐秦所唱让我更入心动容——因为情感。
艺术是人类情感最好的容器和宣泄,当我们低头劳作以后,我们的心需要有安放之地,我们的灵魂和情感需要共鸣,这些只有艺术能给予。
高考后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带你的孩子们多去去博物馆吧,看看梵高、看看莫奈,甚至看看看不懂的毕加索。
在喧嚣的世界中,偶尔和灵魂对话,感悟美和心灵之静,对我们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