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一隅,有一个地方叫花开岭。
顾名思义,花朵在山岭上绽放,即使环境再坚硬,也能以柔软和美丽影响并改变周遭。
这是公益先行者邓飞为他一直秉持的共创共享的公益理念付诸实践寻到的一块试验田。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在这里蓬勃生长,绽放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公益不再局限于一个人,一件事,一分钱,而在于多方力量的共汇与协作,呈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共生”状态。
“中国不缺写字的人,但缺解决社会问题的人。”
——邓飞
觉醒:转身,为了更深远的前行
“人都是被推着走的,人生出现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一股脑走上去,恰巧是我理想中的样子。”
邓飞从一名骁勇强硬的调查记者转变成一匹公益界的柔软黑马,源于2011年时,他遇到了一名来自贵州的支教老师,焦心地同他讲述她的学生因为没有午餐,饿了只能喝水的辛酸。这让邓飞和他的朋友们非常震惊,准备“干一件牛逼的事”。于是,他通过微博,连同一批记者发起了“中国乡村免费午餐计划”,从解决一个学校169名学生的免费午餐问题,到撬动国家资源,拨款160亿给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自此,困扰了几代人的免费午餐问题得以解决,“免费午餐” 项目也成了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成功。
“最开始没想到网友会这么支持,有钱捐钱、有力出力。所以我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给普通人赋能的时代来了。而公益是最好的方式,能凝聚人,而人多就是力量大。”这让他渐渐摸到了共创公益的脉络。
有了这样的觉醒,在设计公益项目的道路上,邓飞的第一想法就是——找到更多同路人,秉承“自然、自由、自发”的原则一起联合、共创,实现共赢。
十三年来,他将“免费午餐”项目已经延展到了为中国乡村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的平台思维上来,如关注乡村儿童问题的“中国乡村儿童公益计划”;围绕乡村人才输出,将电商渠道与大山资源深度链接的“乡村商学院”项目,都是在共创思维下应运而生。
如果说调查记者邓飞是飞向社会问题的一颗子弹,那么公益人邓飞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手术刀。“中国不缺写字的人,但缺解决社会问题的人。”邓飞深刻感受到,仅仅用尖锐的笔锋去揭露社会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远不如躬身入局用柔软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来得畅快。
邓飞就这样一头扎进公益事业,再也没出来。
实践:花开岭,共创的沃土
2014年,邓飞与他的团队来到杭州,寸土寸金之地与分角必筹之人,两者之间并未一开始就花开绚烂,也并没有一拍两散。直至2018年,富阳区批了10亩的建设用地让邓飞打造公益小镇,和余杭区的梦想小镇遥相呼应。花开岭慈善基地孕育而生,邓飞的公益共创理念才得以陌上花开,并缓缓打开美好社会的一角。
一幢幢木质小屋沿山坡而建,简单质朴,又别具风格。这些木材是从贵州被抢救式的“移植”过来,既是对当地民俗建筑的异地保护,亦是公益属性循环利用的办公场景落地。因木屋结构形似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吊脚楼,这里成了杭州的“边城”,也成了邓飞家乡湖南的乡情联络处。
对花开岭的设计利用,邓飞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他要打开大门,和所有人共建共享。这个物理空间不仅要成为200家社会组织的共享办公室,更是公益理念的孵化器,付诸行动的策源地,去见证中国公益模式从“给予”到“共创”,从“援助”到“赋能”的转变。
他在网上发出了共建共创邀请函。于是,资金、技术、知识、时间、人员纷至沓来,在这里找到最适合的土壤,生根发芽。方圆10亩的土地上,邓飞对每一寸土地,每一样物品都如数家珍:受捐价值60万元的智慧厕所背后,花开岭找到了处理洁净水资源的解决方案;乡村建筑师贡献知识和技能,为花开岭设计适合社会组织团队入驻的四合院办公场所;乱石路中镶嵌的一条平坦石板路,是残疾人李学灿造访时捐助,并以其名字命名……
在这里,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一房一物,包括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共创的见证,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花开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大家在这里能找到共同目标,滋养公益的蓬勃生长。” 走在花开岭,邓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
共生:青年与乡土的复兴交响
拙朴、利他、办法、共创,这是书写在花开岭一幢建筑面上的文字,成为根植于花开岭的一种公益内核。
如今,花开岭围绕乡村问题重点形成了三个公益生态板块,一是儿童问题,二是乡村建设,三是社会组织大本营。无论哪个板块的公益项目都紧紧围绕“联合共创、极致差异、创造价值”三个关键点,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共建共享。
前不久在花开岭刚刚落幕的社会组织创新大比武,从项目策划到执行,从物资筹集到行动,全部实现自发、自治、自费,让来自全国150多个社会组织的伙伴彼此链接,看见创新、传播创新、复制创新,有力发展自己。
近期,邓飞又将目光聚焦到了广大青年群体。他们因为时代的裹挟,深陷困境、迷茫苦闷,甚至自杀现象也频频发生,而中国大多数乡村空心凋敝,青年流失严重,这已经成了眼下破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他想做一个连接器,一端连接需要青年的村庄,家庭农场和民宿营地,一端连接青年,让彼此看见,自由配置。“青乘驿”项目诞生了,在乡村建设驿站疗愈青年,从互联网口号到柴米盐现实,邓飞放弃给年轻人建议,而是找到需要突围之人,直接让他们走进农村、农场,拥抱生活、体验生活。
“只要走进生活,年轻人会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阿勒泰’。”邓飞说。
公益就是用一种柔软的方式不断地去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并非别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不得不积极面对的现状,更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去改变。“周边小实验,公益大实验,最终是要找到全社会可行的实验成果转化路径。”这是邓飞对公益最质朴的理解。
柔软改变中国。
这句箴言被写在了花开岭,成为了邓飞灵魂深处的信条,也触动了每一位与花开岭结缘之人心中最细腻柔软的纤维。
文字:张益聪 维依
图片: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