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晚看得开心,请在小红书发repo(报告),帮我们宣传一下!”
2024年8月,上海脱口秀演员门腔在新加坡举办个人专场。若不看演出地点首都剧院,这与一场在上海的演出并没有太大分别:从观众到工作人员都说着中国口音的华语,现场售卖的周边商品除了用现金支付,只接受微信和支付宝转账。演出结束前,主办方还呼吁现场观众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发贴宣传,并添加微信群获取更多演出资讯。
在中国社媒平台交织而成的圈子里,数百万海外中国人汇聚为覆盖全球的“网络唐人街”。(陈渊庄摄)
这场演出几乎没在新加坡主流媒体上宣传,但可容纳近千名观众的首都剧院座无虚席。在新加坡工作的上海姑娘刘玫(化名)告诉《联合早报》,她从三个不同渠道被推送演出消息。
刘玫说,她在社媒平台抖音上刷到表演者门腔的巡演信息,在小红书上关注的网红也帮忙宣传了这场演出。“几乎同一时间,朋友也在微信上说有这场演出,我就和朋友一起买了票。”
抖音、小红书、微信、微博……在这些中国社媒平台交织而成的圈子里,数百万海外中国人交流信息、结识朋友、举办活动,汇聚为覆盖全球的“网络唐人街”。
回馈其他网民热心相助 社媒上分享个人体验心得
2021年到新加坡读研究生前,来自吉林的韩欣楠就在小红书上搜索入境攻略。她说,虽然学校提供了标准入境流程,但保险起见,她还是到小红书寻求帮助,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实时更新当天的入境政策和个人经历,供其他人参考”。
为了回馈其他网民的热心相助,韩欣楠也积极在小红书上分享个人体验和心得,从吃喝玩乐到人生感悟,从食物中毒到眼睛手术。对她而言,小红书既是可以搜索到各类信息的百科全书,也是无私共享的互助平台。
韩欣楠说:“小红书将海外华人团结起来,你不仅可以在这里查到今天巴黎的日落时间是几点,还可以知道新加坡最难吃的餐馆是哪一家。”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国防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甘丽宜受访时指出,在互动数码时代,海外中国人社群利用社媒平台建立支持网络,为当地新移民提供帮助,同时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中国人间的强大家族联系与内化的儒家伦理,也使得他们无论身处何处,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团结的社群之一。”
同根同源的移民在异国他乡抱团取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期中国移民在新加坡建立的宗乡会馆,就为同乡人提供互相帮衬、互通有无的平台。随着社媒平台盛行,移民社团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辐射范围超越了地域和血缘限制,产生的影响也今非昔比。
甘丽宜说,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多是一贫如洗的低端劳工,如今的中国移民拥有更多资本和流动性,更高的技能与才华,以及更强大的海外人脉。“随着‘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等倡议提出,华侨的作用被推到更突出的位置。”
丰富的华文资讯帮助海外中国人解决初到异国他乡面对的种种难题,但过度依赖这个圈子,也让一些人的思维认知停留在国内,与移居国产生文化冲突甚至社会矛盾。
2023年10月,一名抖音上拥有25万粉丝的中国网红,因为在新加坡医院辱骂护士、对警方爆粗口等违法行为,被判处罚款、监禁与被遣返。事件引发的关于新中社会异同的讨论在华人圈持续发酵。支持判罚的民众认为女网红触犯当地法律,咎由自取;同情她的网民则指责新加坡对中国人存在歧视待遇。
刘玫认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和人才大量涌入新加坡,带动新加坡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文化碰撞。由于中国社群比来自其他国家的社群规模更大,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引发关注。
她以家乡上海为例指出,上海和新加坡一样汇聚各国人员。“大家一定会有文化上的不同,而外来文化又会与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对我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
学者:除了与原有社群联系 应适应移居国的社会和文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国际关系助理教授何莉菁受访时指出,新移民跟自己的社群和祖籍国保持联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过,移民们除了与原有社群保持联系,也应当加入在地平台,适应移居国的社会和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社群,真正了解自己身处的新环境。”
在新加坡工作两年后,韩欣楠使用Instagram和脸书的频率变得更高。由于对宗教文化感兴趣,她在脸书上加入了不少相关群。“可以看到哪些寺庙现在在办活动,不同地区的信仰有什么异同,很有意思。”
此外,韩欣楠也开始从新加坡主流媒体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英文媒体平台获取资讯。她说:“每次脸书上刷到早报推送的新闻,我都会点开评论区看看大家怎么说,听听更多不同的声音。”
社媒助推新移民社群 影响移居国社会?
2023年1月,南洋理工大学在校内张贴介绍亚洲各国春节习俗的活动展板被涂鸦,原本的“Lunar”字眼被改成“Chinese”。
南洋理工大学去年张贴介绍亚洲各国春节习俗的活动展板被涂鸦,原本的“Lunar”字眼被改成“Chinese”。(小红书截图)
与此同时,有南大中国留学生在小红书上发贴文表达不满,指校方要求学生组织必须使用“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而非华人新年(Chinese New Year),是不尊重华族学生。
面对舆论争议,南大发言人回应媒体询问时指出,南大除了中国留学生,也有来自韩国、越南等各国的学生与职员,本着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精神,而使用“农历新年”。
“华人新年”和“农历新年”长年来被新加坡社会混合使用。但反对“农历新年”的中国网民认为,这一措辞容易让其他国家将这个华人传统节日占为己有,“接下来他们就会说春节是起源于越南和韩国了”。
冠病疫情期间更多中国人移居新加坡,社群效应更加突出。在社媒平台推波助澜下,新移民网络圈子可能把祖籍国的议程带到海外,对所在国社会产生冲击。
在疫情期间,新加坡一些以中国新移民为主要受众的新媒体,发表网文或网民帖子,主张中国国产疫苗更安全,号召民众要求施打中国疫苗,而不接受新加坡主要提供的辉瑞疫苗。这个话题在新移民社群内形成声量,也产生舆论压力。
学者:新加坡政府 清楚知道社媒潜在影响
南大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受访时指出,相信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媒体与资讯格局有充分了解,也清楚知道社媒“回声室效应”的潜在影响。他强调,消费首选媒体(preferred media)并非中国人独有,“正如英国侨民只读《卫报》、只看英国BBC没什么错,中国公民这么做也不足为奇。”
骆明辉补充,若是外国势力向新加坡媒体施压,例如避免报道某些被视为敏感的话题,或是发布虚假和错误信息,则值得引起重视。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2024年3月在新加坡出席“慧眼中国”论坛时说,东南亚华人对祖籍国和自身文化存在感情,属于人之常情,但这份感情不应上升到足以动摇国家认同的根本。“你是哪个国家的公民,你就应该效忠这个国家。”
刘建超也区分了华人和华侨,强调华人为非中国国籍,华侨仍持中国国籍。他说,中国政府要求华侨遵守所在国法律,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真正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南大助理教授甘丽宜指出,虽然华侨日益被视为中国的经济资源与政治代理,但新加坡的华侨社群看起来更像是基层形成的务实互助型支持网络。
甘丽宜认为,研究“全球中国”课题的学者,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海外华侨的这一趋势。“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转型、它在亚洲的地位,以及海外中国人社群可能对所在国政策框架和意识形态带来的潜在影响。”
是陪读妈妈也是团购群主
在线下,42岁的陈燕婷是陪两个孩子到新加坡求学的陪读妈妈;在线上,她则是近300人的团购群团长。
陈燕婷三年前从浙江宁波来到新加坡。性格外向的她很快在邻居介绍下加入小区的微信团购群,过后还接棒担任团长,每周组织邻居团购生鲜和水果。2023年她还作为团长代表之一,参加团购平台优佳(WeBuy)上市敲钟仪式。
对陈燕婷而言,团购活动是她在新加坡拓展人脉、了解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她说,刚到新加坡时人生地不熟,通过团购和邻居接触,很自然地就能打开话匣子,向大家了解关于新加坡教育、生活和移民的政策动向。
“比如我在前一个小区的邻居女儿申请到了PR(永久居民),我就问她是怎么申请的。再比如我想给儿子补习数学,就找到前任团购群主在国大的孩子帮他补习,不仅价格实惠,教学质量也信得过。要是不做团购,我也接触不到这些资源。”
团购群用户以中国新移民居多,其中有不少像陈燕婷这样的陪读妈妈,这让她感觉仿佛没有出国,“很快就找到了安全感”。
不过,陈燕婷也接受不了陪读妈妈圈里流行的“鸡娃”和“卷文化”。她直言:“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一门课程要报三个补习班,为了报DSA(中学直接收生计划),还要卷各种比赛。要我说,都出国了就不要再卷了,别让新加坡人反感中国家长。”
陈燕婷说,她也希望接触到中国人以外的群体,但受语言限制,难以和对方深度交流。她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提升英语水平,像在新加坡学校读书的儿子一样,结交更多不同国家的朋友。
新移民当起小红书网红
“在新加坡做一碗麻辣烫要花多少钱”“在新加坡做一顿鸡蛋灌饼有多难”……通过在新加坡复制原汁原味的中国美食,陕西小伙吴涛一年内在小红书、抖音和快手等社媒平台各收获上万名粉丝,成了一名小网红。
通过在新加坡复制中国美食,陕西小伙吴涛一年内在小红书收获上万名粉丝。(小红书截图)
28岁的吴涛2023年起利用空余时间,拍摄美食和生活视频。他分享自己去诊所看病的视频意外获得小红书推送,一口气涨了数百名粉丝。吴涛受访时也觉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就火了。”
从那以后,吴涛开始认真经营社媒平台。他每周上传至少两个自制视频,其中一个是用新加坡食材制作中国美食,另一个是记录休息日的生活。
除了中国社媒平台,吴涛也把同样的视频上传到TikTok和Instagram等海外社媒。但他发现,粉丝最活跃、留言互动数最多的还是小红书和抖音。小红书后台数据显示,吴涛的粉丝中女性占比超过六成,多数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国人。
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的小红书,2022年在新加坡有超过55万活跃用户,近年来成为一些商家积极运营的平台,新加坡也有多家机构从事小红书账号代运营和网红培训业务。
成为小网红后,吴涛陆续接到商务邀约,请他面向中国顾客推广新加坡餐馆和医疗机构。在甜点公司工作的吴涛希望以此为契机,朝自立门户、开设餐馆的目标迈进。
到新加坡七年后,吴涛说话时已习惯把吸管叫做“水草”,把钥匙称为“锁匙”。但这名美食博主坦言,他在外用餐时多是吃口味熟悉的面条和烧烤,至今都没尝过海南鸡饭。
为了吸引新加坡粉丝,吴涛也考虑尝试制作新加坡菜肴。他说:“可能先从肉脞面开始吧,都是面条,上手更容易些。”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
相关阅读:
文:陈婧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