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观澜|英国 · 大英博物馆(上)

文摘   摄影   2024-07-25 11:32   江苏  



英国 ·  大英博物馆(上)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希腊复兴式建筑(如题头图)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五大综合性博物馆之首藏品数:大英800多万件大都会300多万件、冬宫270多万件、北京故宫186万件、卢浮宫40多万件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众多文物珍品孤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手稿,拥有藏品800多万件,藏品之丰、种类之全、等级之高,实为罕见。由于空间限制,仅有1%的藏品能公开展出,每年入馆参观人数600人左右

大英博物馆建立的起源来自于王室御医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斯·斯隆爵士(1660年–1753年)的捐赠。斯隆一生共收藏了7.1万多件物品,他希望自己故后还可以完好地保存它们,便将所有收藏遗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回报是要求给他的继承人2英镑。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和要求,1753年6月7日,国会法案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

在大英博物馆拥有的800多万件藏品中,仅有不足10%来自英国本土,90%以上藏品主要是18-19世纪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文化掠夺及其私人捐赠、国家购买而来。大英博物馆共有70个常年对外开放的固定展馆,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10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东方文物馆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中国文物有2.3万多件。我看过很多文章和视频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深有同感。大英博物馆或许称为世界博物馆更为合适。

半天3个多小时的中文专业讲解,我们仅仅重点看了中国馆、埃及馆、希腊馆、罗马馆不足二百件镇馆之宝。大英博物馆正在筹集10亿英镑,打算展开大规模翻修并将藏品数字化,完成后公众将可望在线访问所有藏品。

因内容和美图太多,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文物,下篇为埃及、希腊、罗马文物。


中  国  馆

‍‍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一楼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远古石器、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可谓门类齐全,珍品如山,美不胜收。

在中国馆中央墙上,有一幅17.2平方米的河北行唐县清凉寺明代壁画,其切割痕迹仍清晰可见,但却难掩三菩萨的雍容华贵和衣着鲜丽。

在清凉寺明代壁画前方正中央,端坐着一尊49公分高、13公斤重的辽代三彩罗汉,罗汉结禅定印、面庞清瘦,双眉紧锁神态忧郁,似乎在不解着、思考着我怎么坐到英国来了?我要回家!带我回家!

弥勒佛却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彩绘木质菩萨慈眉善目、气定神闲,一副普渡众生、逍遥自在的慈悲模样。

大厅中或站或坐着多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材质不同的著名人物雕塑。

这幅明代琉璃龙纹墙配上一对景泰蓝鼎,色彩大气、浮雕精致,只可惜被切割成了支离破碎的20块,令人扼腕心痛。

商代双羊尊西周康侯簋和邢侯簋等众多商周青铜重器,以及明清金制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令人十分震撼。

晶莹剔透的玉琮、玉壶和玉斛(为现代作品)、玉碗,玲珑灵巧的牙球、牙扇,无不显示出中国工匠的构思奇妙、巧夺天工。

在33号中国展厅,瓷器展品极少,下面这只元代青花大瓷罐是最为珍贵的一件捐赠文物,青花瓷罐上描绘着诸葛亮在等待桃园结义三兄弟的到来。与南京博物馆总馆的国宝级文物萧何月下追韩信图元代青花梅瓶一样精美。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里程碑意义。原品已失传,今世只剩两幅摹本:一为宋摹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为唐摹本在大英博物馆,更胜宋摹本一筹,它本为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被英军大尉基勇获得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低价收购,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中国文物的“镇馆之宝”。此画卷一年仅对外展出两个月,这次我们没能一睹真容,非常遗憾。从网上下载几张女史箴图局部高清图,先过把眼瘾。

其他字画精品还有“北宗”之祖、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五代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墨竹图》,永乐大典》10册等。

大量中国瓷器珍品在三楼神秘的95号展厅。在上楼的转角处,蓦然见一巨大的隋代大佛像,脚踏一楼头顶二楼,屹立于两层楼之间。

95号展厅展品现属于伦敦大学,交由大英博物馆托管并于2009年出展。这一集合了“半部中国瓷器史”的展厅,展品都来自大维德爵士的个人收藏,所以95号展厅又称为“大维德瓷器展厅”

从1930年开始,喜爱中国艺术的大维德爵士(1892年出生在印度孟买,印度银行创始人后代,1913年婚后移居英国,1964年离世)就资助伦敦大学开设中国艺术课程。1950年,大维德爵士将大维德基金会(PDF)连同个人收藏品全部捐赠给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包括1400多件收藏品以及中国及东方艺术书籍)。他最热衷于收我国明清的御用官窑器物,重点是带御铭的宋元器物,多为乾隆皇帝旧藏的最顶级瓷器。

95号展厅入口处有一对高大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又称“大维德瓶”,因瓶颈处有1351年铭文,由此改写了中国“元代无青花”的历史,成为元青花的断代标准器:

与下图同款的明成化斗彩鸡缸碗,曾在香港拍出过2.8个”小目标“:

12只春夏秋冬四季系列小茶盅,杯体透薄,花形高雅,人见人爱:

据记载,目前有记录传世的宋代汝瓷不到70件,是宋代“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窑中存世最少的一种。收藏最多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1件,而在这个展柜里就有7件上好珍品,包括乾隆御题汝窑碗、刻花鱼纹洗、葵口盏托、三足奁式炉、水仙盆、浅碟、瓶各种器型,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叹为观止。

有着“雨过天青云破处”美誉的宋代汝瓷:

宋代定窑梅瓶及其他陶瓷珍品:

宋代钧窑胆瓶:

元代龙泉窑瓷器: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梨壶:

明永乐青花玉壶春瓶、抱月瓶:

清代康熙、雍正御制瓷等精美瓷器:

95号展厅是按照中国陶瓷发展史来布展的,展厅并不很大,但展品堪称个个珍品,值得细细品味欣赏,去大英博物馆参观时,千万不要错过这里。

最近,一部自媒体人制作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出圈。此剧采用拟人化手法,让一只中国古玉壶“活”了起来,生动有趣的剧情激发了观众对文物流失的痛心和家国情怀的共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物承载的历史记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物保护和遗产回归的重要性。

让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早点回家!





        关于作者

  眭平,女,1961年8月生,江苏丹阳人。江苏省督学,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原二级巡视员。

八月桂花香2021
平心一言 乐游山水 文博观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