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篇小作文《眭姓小考》《怀念我的外公眭竑先生》(可点开阅读)发表后,在老家丹阳特别是眭氏家族引起了不小反响。南京艺术学院校友总会公众号在第一时间配上编者按发表了《因善续缘—眭竑先生与南艺的前世》(可点开阅读)。特别让我感动和喜出望外的是,一位南艺2013届校友范桢老师在校友总会公众号上读到我的文章,知道我还没有找到外公当年毕业论文《论美的客观说》的原稿后,便特意为我在湖北省图书馆网站免费注册账户上登陆了《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找到了这部1924年上海美专首届美术高师科毕业纪念册的全部文稿及画稿的电子版,他说曾在上海市档案馆还查阅过此书原件。
我对美学没有研究,对一百年来美学观点的变化无从知晓,对美应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也无从判断。单从文章本身来看,全文仅有1300余字,与今天一些“砖家”洋洋数万字、佶屈聱牙生僻词汇满天飞、却让读者如坠云里雾中的文章相比,该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为便于阅读,我将繁体竖排版原稿(如下图)录入转化为简体横排版电子稿,记录在此处,以留作纪念。
《论美的客观说》
眭 竑
现在研究美学者有两个派别,一派主张美是客观的,一派主张美是主观的,至于这两派主张谁是谁非,并没有第三者出来立一个确实的论断。我想这个问题倒是研究美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就是研究美学的根本观念不明白。所以三天写出这个题目来说说,愿大家来研究研究,或者可以因我的浅近说话,引出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确实定论。
我素来信仰客观的主张,今天我说的全是客观美一方面的话。我承认世界上一切物体皆系客观的存在,什么叫做客观的存在呢?就与一切物体存在这个空间,我们人知道这个空间有如许物体存在,这是物体的本身有存在的可能,并不是我们人的内心有如许物体存在,这叫做客观的存在。主观说则反是。况且我们人所以能知道这个空间有如许物体,全因物体的反映作用反映到我们眼睛里来,我们的眼睛不过做一个收纳物体形状的器具罢了,要是没有如许物体存在,任他眼睛如何敏捷,终看不到有如许的物体。换一句话说,要是我们人没有眼睛,任他心思如何细密,终理想不到有如许物体,终不能知道世界上有如许形形色色的物体。
比如有一个生来就盲目的人,对他说日的形状是圆的,是能发光的,他一定不知道如何圆法,就是有善于解说的人来做一个圆的模型解说给他听,他终不知道太阳如何发光,到底是什么颜色。更近一层说,当太阳初出的时候,大家来看,你看了知道他是圆的红的,我看了知道他是圆的红的,他看了也知道他是圆的红的,绝没有你看得是圆的红的,我看得是方的绿的,他看得就变做长的蓝的底道理,就是你我他都不看了,这个圆的红的太阳仍然可以存在。由此讲来,我们既然认定一切物体是客观的存在了,美是属于物体的抽象名词,当然美也是客观的存在。
例如有一朵花在此,单说这一朵花是这花具体名词,若说这一朵花是美的,这个美字岂不是附属于这花的抽象名词吗?这美岂不也是客观的存在吗?我们大家看了这一朵美的花,绝没有你看得是美的,我看得是丑的底道理。若说有这种道理,除非他的眼睛构造与众不同,普通的眼睛前面有一块水晶体,后面是网膜的眼睛,看这美的花一定是感到美的,就是大家没有眼睛或者都不看这一朵美的花,这花仍然是开得很美的存在着,可见美绝对不是主观的存在了。
不过我们人有时因生理的关系,因环境的关系,因练习功夫上的关系,因此种种关系,而客观美的程度常因之有强弱的分别,现在简单说明于下。
今有甲乙二人同时看一朵鲜红的花,甲是身体强健的人,看了这花觉得非常的美,乙以精神衰弱,看了这花就觉得有点烦恼。又如甲是很勇敢的人,看见舞台上大战起来觉得很美,乙以生性柔弱,就觉得有点惊骇。以上说的客观美的对象是一样,而甲乙二人所得到的美观就不同,这是甲乙二人生理上的关系,并非客观美的物体有什么差异。
又如甲乙二人分处两地,甲是经济宽裕的好读书的人,家内所藏皆图书文物,朋友往来所谈皆古今哲理,乙乃家境贫穷职业卑敝,耳目所及皆粗笨之物,与其交者皆市井无赖,则甲乙二人对于同样的事物,同样美的对象,所生的美感当然不能一致。还有一时代有一时的背景,一国有一国的共通习惯,如现在觉得这种事物是美的,将来就不觉得他美,如甲国的认为这种事物是美的,乙国反以为丑,这皆是环境的关系。
至于练习的功夫就是人工可以做成的了,比如两人在此,他的生理作用是一样,他的环境是一样,因练习的关系而客观美的程度遂不同,这是因一切物体都有它的美点潜伏在内,不过普通人看不出罢了,前人曾说过“万物静观皆自得”就是这种意思。所以美术家他看一切物件都觉得很美,就是一个破烂的东西,一般人看得以为丑的,他可以寻出他的美点,移入自己的感情,表现于纸上或布上,使一般人看得都觉得很美,这是美术家有了练习的功夫,并没有什么旁的理由。
今天我对于这个问题要讲的话已告完结,但随意乱写不加修正,恐全篇之中武断的地方、矛盾的地方定不为少,敢请研究美学的学者教之。(全文完)
今天,我之所以能怀着十分惊喜、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时空相隔地阅读外公一百年前写就的文章,是缘于大家在一棒接着一棒地传递着爱心善举。知恩、感恩、报恩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此,我要特别致谢新加坡金鹰集团和中国区副总裁马康先生,特别致谢南京艺术学院和南艺党委副书记、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明教授,特别致谢南艺2013届校友、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范桢老师。
新加坡金鹰集团是爱心善举的第一棒。新加坡金鹰集团通过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向南艺紫金文创研究院定向捐赠200万元,用于支持紫金文创研究院智库建设发展、咨政研究及江苏文脉、人文经济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等项目。衷心祝愿新加坡金鹰集团佳话连连,永续爱心善举。
江苏省教育基金会是爱心善举的第二棒。江苏省教育基金会是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发起,经省民政厅批复登记成立,由省教育厅主管的唯一的省级教育慈善组织和教育公募基金会。我们将新加坡金鹰集团的爱心善举具体落实落地到达南艺紫金文创研究院,以助力江苏文化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当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各在苏高校和各地教育部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慈善救助等。
南艺紫金文创研究院是爱心善举的第三棒。如何将爱心善款用好、用到位、发挥效益、做出成效,是爱心善举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衷心祝愿南艺紫金文创研究院不负众望、大有作为,为加强江苏文脉、人文经济与文化软实力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拥有完善的文献数据查阅系统,是和文博、档案事业发展得到切实重视分不开的,这是传承中华文明、光大历史文脉的重要基础。从免费登陆《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可查、可阅、可复制一百年前小小的上海美专美术高师科毕业纪念册这件事中,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文脉守护、赓续绵延,整理昨日、为了今天,守住今日、为了明天,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爱心善举需要大力宣传广而告之。让我们每一位同仁携起手来,多做好人,多做善事,因善续缘;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因爱得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便必将会是一个善意满满、温暖有爱、福气多多、花香遍野的美好世界。
眭平,女,1961年8月生,江苏丹阳人。江苏省督学,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原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