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的准考证是000001号”
1977年,中断多年的高考得到恢复,青年一代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改变。1978年,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南京考生眭平在这一次的高考中获得了一张特殊的准考证,它的编号是“000001”。通过高考,眭平考入原南京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在江苏省教育厅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高考000001号准考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省督学、省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眭平和记者聊起了“那些年”高考生的大学梦。
从农场到考场
复习不足两月 她仓促迎考
眭平回忆,自己接到高考报名的通知,是在1978年的夏收夏种时节,“那会儿,我们班的全体同学都在南京汤山金丝岗的南京一中农场学农,学校通知了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位同学,要回校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
1978年的高考定于7月20日开考,眭平接到通知时,留给自己的高考复习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选考什么科目,怎么复习,都来不及多想。“1977年高考刚刚恢复时,还是分省命题,直到1978年才开始全国统一命题。”眭平告诉记者,自己的高考选科是学校定下的,“我那时候写了好几篇作文,如《如何查字典》《我的理想》等,在南京市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拿过奖,学校因此指定我在高考中报考文科。”
同样让眭平纠结的,还有没学过的科目历史和地理。“父亲的大学同窗好友当时在南师大任教务处长,听说了我在复习准备参加高考,送来了两本油印的史地复习资料。就凭着这少得可怜的资料,我在极短的时间内仓促上阵了。”
眭平还能记得当时的考分——326。“当时积压了大批‘老三届学生’(由于历史原因,连续几届面临学业中断、就业挑战及人生道路重新规划的初、高中学生群体),因此录取政策是优先保证老三届学生录取。”眭平记得,当年录取起选线是288分,但在校生提前参加高考的录取起选线要高100分,即388分以上方可录取。“那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普遍不开设历史和地理,以学习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代替物理和化学。我考了326分没能录上,那就权当一次练练兵吧。”
眭平的000001号准考证正反面
这一次的高考,留给眭平的不止是练兵。因为南京一中在南京原白下区排序第一,眭平又是一中1978年参加高考的在校文科生排序第一,她也因此获得了一张编号特殊的准考证——(白在文)000001。
从文科转理科
第二次高考 她如愿圆梦
1978年高考结束后,眭平选择再战。1979年,南京一中以一次语文和数理化摸底考试成绩为依据,在全市率先开设文理班、快慢班分班教学。“当时社会上很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也受到影响,由文转理,更换赛道,带着不错的总分排入理科快班,复习一年,再一次冲刺高考。”
眭平回忆,在理科快班学习的一整年,南京一中精心安排了最强教师阵容:所有任课老师不是特级教师、就是教研组长,“老干部校长解平先生经常到班里转转看看了解情况。一年之后,全班48位同学25人考上大学,这个录取比例在当时相当高了。”
和如今的考生们一样,眭平在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同样有过纠结。“那会儿我特别喜欢高中化学老师任映轩,她的仪表仪态、业务学识、精彩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不由自主喜欢上了化学。高考填志愿,我的志愿计划是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三所学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全都准备填化学系。”
女儿的纠结,父亲“一锤定音”。“父亲和我说,还是去南师吧,这是原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女孩子会更适合、更喜欢!”于是1979年9月,眭平和60位同学一起,来到随园200号南师化学系,在这所充满“厚生”氛围、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里,开始了最难忘的四年大学生活。
大学毕业后,眭平进入江苏教育系统工作。从“同学”变成“老师”,她对高考志愿选择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个人认为,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学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更多的是通识教育,选择本科专业时不必过于纠结。如果对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感兴趣,还是要进行研究生阶段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从“一个人的准考证”到“一代人的高考记忆”
见证高等教育发展 她这样看待高考的意义
每到高考前夕,眭平总会拿出珍藏了四十多年的准考证,回忆在南京一中和南师大这两所学校的求学时光,“老师的可敬可亲,同窗同学的青春年华,都让我非常难忘。南京一中和南师大这两所百年名校,为我从事40多年教育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眭平说。
2021年底,眭平荣休,来到了江苏省教育基金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2022年,她选择将自己的高考准考证捐给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我接触到教育慈善事业和捐赠工作,体会到捐赠文化就是一种感恩文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由此启发我在2022年高考前夕,将珍藏了40多年的高考准考证捐赠给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以此感谢几代‘江苏招考人’为确保江苏平安高考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汗水。”
眭平近照
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记者见到了眭平的000001号准考证实物。稍稍有些泛黄的准考证,浓缩了一代人的高考记忆。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眭平感慨,刚刚恢复高考时,全国招生的高校数和专业数都很少,每年的全国招生计划还不到30万,考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但在2024年,全国有1562所高校在江苏招生计划46.7万人, 全省47.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今天的考生是非常幸福的,和40多年前相比,不仅招生数、高校数和专业数今非昔比,而且招生类型还有职教高考,还可以选择到国外上大学。人才成长立交桥,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眭平亲历了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变化:“我国用40多年的时间,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快速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眭平说,成功标准不唯一,心中有梦终成才。“考生遵从内心爱好,家长尊重孩子选择,世上不存在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教育,就是我心中理想的教育,也是我最想对考生和家长说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实习生 梁罗茜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孙燕
(注:本文原载2024年10月3日《扬子晚报》A4版,本文和访谈视频原载10月2日《紫牛新闻》网、10月4日《学习强国》网)
眭平,女,1961年8月生,江苏丹阳人。江苏省督学,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原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