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耕“余乡”梦
禹话“三农”声
12月5日下午,2024年度区农业农村局薪火传承暨“青苗计划”培训班之“耕青圆桌会”成功举办。“三农”青年围绕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展开头脑风暴,结合区内实情、科室工作、优秀案例等,从不同角度为“十五五”规划出谋划策。下面,让我们看看“三农”青年的“奇思妙想”。
仲裁中心-章健
为确保土地流转价格公平合理,需建立科学、适应地方的定价机制。首先,调查全区土地流转价格,掌握影响价格的因素,如土地质量、位置、供需和周边价格,为定价提供参考。其次,培训专业评估人员,通过农业和经济专家的培训,提升他们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定价的能力。
区委农办秘书科-许阳
为打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余杭样板”,我建议一方面,充分借助“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周年的契机,进一步在全区推广经验做法,让人民群众更加主动、顺畅参与村庄治理,享受更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关注余杭东部片区的乡村建设、乡村经营,避免同质化,通过良渚文化、渔业资源、大运河等特色打造城郊结合乡村典范。
区委农办秘书科-胡灵颖
一是统筹搭建全区农业农村项目平台,构建完整的农业农村项目网络,涵盖农业农村局、林水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的全面规划与提升。二是提高美丽乡村及未来乡村的收益变现率,将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转化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精准规划与运营模式创新,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发展。
办公室-徐铖
建议增大适度规模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指导,提升农业财政补贴精准度,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户提供管理、技术、平台、渠道等全方位保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
计划财务科-徐钦波
我认为“十五五”规划中,农业农村发展依旧处于基础性地位,推进乡村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环。余杭区农业农村局要做到第一,农业经济稳中有增,农民增收速度不减。第二,粮食再获丰收,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显著。第三,农田水利基建保障有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助力余杭农业农村领域成绩显著。
现代农业发展科-伍孟琛
“十五五”规划中,农业商品的优化升级大有可为,未来可着重从生产环境、包装、营销三方面入手。首先,改善生产环境,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同时,注重环境美丽和可持续性。其次,优化包装设计,注重美观与实用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吸引消费者眼球。最后,创新营销方式,灵活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宽销售市场。
产业信息科-陈泽寅
建议以共同富裕为主线,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整体目标,用好“乡村职业经理人”这一牵引性抓手,深化“多村抱团”“飞地开发”等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撬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建强具有余杭特色的农业产业链,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新版本,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持续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村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
合作经济科-史凌杰
余杭区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应当进一步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余杭区打造“和美余乡”以高质量城乡融合助推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支持政策三十五条》中关于打造“经济千万”工程的要求,充分调研分析当前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剖析发展难点、挖掘存量空间、强调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计,依托农村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优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农质监管科-吴创凡
我主要想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相关提点看法和建议。农产品检测不合格,往往很难找到原因。建议要严控农产品投入的管理,建立专门的绿色食品资料仓库,建立专门的绿色食品生产记录台账,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间隔期。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谢晓晨
我区以羊、禽类养殖为主的中小养殖企业(如家庭农场),正面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制约了科学养殖策略的深入实施。鉴此,我提议在“十五五”规划期间,以镇街为单位引进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专、中专学历技术人才,鼓励他们深入基层,以实践为导向。不仅便于快速吸收并落地前沿技术,还能精准助力中小养殖户向现代化转型,促进科学养殖的普及,进而提升整体养殖效能与产量。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杨柳
展望“十五五”,渔业应加强设施渔业建设,推动陆集圆桶等先进设施普及,并推进智慧渔业发展,利用环境水质监测、自动增氧等技术装备,提高渔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实现渔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农业行政执法队-李迅
挖掘乡村特色,精准品牌定位,升级乡村基建,讲好乡村故事,强化营销推广,打造乡村品牌。借鉴三产融合品牌建设经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生态植保站-冯国安
我脑海中未来的“三农”,一定是科技赋能下的农业现代化,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北斗导航、遥感技术等,实现田间土壤、肥料、水、农药、病虫监控等的一体化管理,农业生产呈现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彻底将农民从辛苦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
供稿:局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