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中国的吃,秒杀世界其他所有地方,没有人不同意吧。地大物博,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八大菜系就是典型的代表。
从北到南,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可惜,还是有些省份没有包含在其中。
比如海南,是除了北京之外,被网友们吐槽“美食荒漠”最多的地方。
在我去海南之前,说实话,对于吃,我是没抱什么期望的。毕竟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海南菜里,似乎除了文昌鸡和张艾嘉电影里的《海南鸡饭》,想不起来其他的。
即便是这两样,我也是在东南亚吃到的。
直到我去了一趟海南,当地的美食刷新了我刻板的印象。
游记在这里:海南不只有三亚,还有国内最适合新手的绝美自驾海岸线|我们的海南8天自驾小环线
作为一个把吃和玩看得同等重要的旅行博主,我必须要负责任地说,海南是一个美食孤岛,而不是荒漠。
1. 老爸茶:海南人的生活方式
去过海南的人,肯定都知道“老爸茶”。但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游客,在海南,你却找不到一个带“老爸茶”字样的门面招牌,也很容易忽略路边那些当地最火的老爸茶馆,以为只是个乱哄哄的小吃店。
文昌美泉中西茶
从文昌过琼海到万宁,到儋州再回到海口,我们这一路,从大城市到小乡村,遇见最多的就是老爸茶店。
让我最吃惊的倒不是数量多,而是人气旺。无论是早晨还是下午,每家店铺里都坐满了人。
三五成群围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奶茶、咖啡或柠檬茶,互相之间兴高采烈地聊天。饿了有西式甜品——种类齐全的面包和蛋糕,还有中式茶点——萝卜糕排骨包蛋散煎饺……
这厢咖啡提拉米苏,那厢一碗海南粉,在这小小的店里,丝毫不觉得突兀,反而很和谐,似乎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与老爸茶的历史有关。老爸茶源于二十世纪初期,一批下南洋的华侨回乡投资的同时,带来了西式的茶餐店,慢慢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在著名的侨乡文昌,很多老爸茶的店名就叫做中西茶饮店。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旺溪中西茶店,招牌芋头酥太过火爆,需要提前一天预订。
旺溪中西茶店提供早中晚三餐,各有不同
至于为什么叫老爸茶,到过的人都会心一笑,一副懂了的表情。
推门进入一家老爸茶店,喧闹、嘈杂如菜市场般熙熙攘攘。从那份闲适和从容就看得出来,光顾的十有八九都是老客。
好不容易找个地方坐下,周边人大多是抠脚大叔,打眼转一圈,女性在烟雾缭绕中是稀有动物。老爸茶,名副其实(海南人口中的“老爸”泛指年长男性)。我只是想知道:老妈都去哪了。
“老爸茶”还有个说法——早年海南人主要以打渔为生,男人通常天还没亮就出海打渔,中午之前就完成工作回来了,下午闲来无事就聚在一起喝茶吃点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海南这种独特的文化。
恒兴发的知名大包
是文化,对于海南人来讲,老爸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壶红茶,一个炸鸡翅,一个排骨包,十几块钱就可以待整整一个下午。
海口小巷茶店
有点像粤式早茶的一盅两件,可随着旅行的深入,越发地觉得粤式早茶和老爸茶大有不同。
首先是名字。粤式早茶一般都叫XX茶楼,开在闹市中心,地方较大,几百平很常见,装修也是考究。老爸茶则不同,叫的都是XX茶店,隐藏在老城小街巷的犄角旮旯,大多店铺较小,店内没有什么装饰,相比显得寒酸的多。
琼海陈香园茶店
其次是茶。广东人叹早茶,上来先要按照人头选茶:碧螺春、铁观音还是普洱,桌上全套的茶具,旁边一个一直保温加热的电热壶,还没吃茶点,架势摆得很足。
老爸茶则简单得多,甜茶是主角,一壶红茶,杯子底是一层厚厚的炼乳,且喝且加且搅,别有风味。
热天的时候,冰柠檬茶、冰咖啡也是常见的饮品。
接着是食物。相比粤式茶楼,海南茶店出品的点心少了几分精致,却多了几分温情。
于我,最重要的区别是感受。老爸茶随意,家常,恬淡,可谓是粤式茶楼的平民版。吃广式茶点,总觉得很正式,每次都要专门去吃。老爸茶则是走到哪里,渴了、累了、饿了,街边随便一坐,就像是一个歇脚的驿站。
顺德早茶丰尔粥食
难怪有海南的朋友说,“海口人的命,是老爸茶给的”。
我们在海南两周,三个城市前后刷了不下十家老爸茶。从文昌的旺溪和清泉,到琼海的陈香园,再到海口的恒兴发一品茶园小巷茶店。
单就味道客观来讲,没有什么特别,每家店大差不差,部分店有自己的特色,但大部分店卖的食物也都差不多。无非是那些常见的各种糕、饼、面包、炸货、粉/面等。
炼乳煎面
老爸茶真正的主角,不是旅途风景,也不是口舌之欲,而是仅供消磨的光阴。
若问本地人哪家老爸茶最好?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选择自家楼下那家开了多年的,可以跟熟悉或刚认识的朋友聊聊家常的店。
2. 海南粉:开启海南人的一天
除了老爸茶,如果说还有什么食物可以代表海南文化和生活方式,那么非海南粉莫属。
在我国数千年来的饮食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之前我写过的:北方有面食,绝世而独立|嘴大吃八方
在米粉的江湖里,常被湖南和广西霸屏——湖南名气响亮的有长沙米粉、常德米粉和衡阳鱼粉,广西则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和南宁老友粉三个王牌,海南米粉从未有过姓名。
湖南刘聋子米粉
在中国的嗦粉版图上,海南的粉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样,是被隔离的孤岛,并没有很好地传入内陆。
海南各地的米粉,种类丰富繁多,有着各自独特的味道。相比湖南和广西,丝毫不逊色。
南宁老友粉
清晨,阿松来到了海口骑楼老城区一个狭窄的胡同里,坐在拥挤的三姐小店里,用海南话对老板说,“来一碗海南粉”。
他已经在这家店吃了二十几年,变的是额头的皱纹,不变的是味道。端上桌的,是一碗细细的包罗万象的腌粉。
这里的“海南粉”并不是海南所有的米粉,而是用“海南”冠名的一种米粉。
豆芽、酸菜、竹笋、猪肉丝、牛肉丝、爆花生米、葱花、香菜等,拌上勾兑好的卤。
再加一点海南特有的黄灯笼辣椒,酸甜辣咸鲜爽,五味齐聚,具体的味道难以言说,有点印度调味的冲撞,但又没那么强烈,互相融合的恰到好处。
末了,余一点粉,加一碗海螺清汤,一口下肚,余味无穷。
腌粉其实就是凉拌。海南不少地方的米粉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最典型的就是儋州米烂,米烂其实不烂,也是一种腌粉。
跟海南粉类似,儋州米烂同样是细粉,同样是种类繁多的配料,但比海南粉还讲究。
据说正宗长坡米烂的配料分大料和小料,大小料各配七种食材。
大料中有牛肉干、花生粉、猪腩、炸虾米、鱿鱼干、豆角、酸菜;小料则由蒜头油、葱花、辣椒、酱醋、酒糟、姜等材料组成。
是否有如此多的配料,我没有细数,但脆的豆角,咸香的炸虾米和鱿鱼干,脆的花生米,喷香的蒜头油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来一大口,米烂软滑清淡,相比丰富的始终占据主味的硬的配料,似乎弱化了很多。吃起来,也有些迟滞,不爽利,毕竟海鲜干,你需要细嚼。
单从米粉来说,我倒是觉得和广西的生榨粉极其相似。
广西生榨粉
与海南粉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没有那勺卤了。不管怎样,我都爱吃。
胖阿姨(米烂)上过《早餐中国》,非常热情,味道也是惊艳,值得一吃。
腌粉这一大类里,还有来自文昌的抱罗粉不可小觑。
和海南粉、儋州米烂相比,抱罗粉更粗更圆,颜色呈半透明状,软而韧,一截一截的,有点像粉条。
望城正宗抱罗粉是一家百年老店,就在骑楼老街的转角,非常显眼。
可汤,可腌,但据说能做半汤半腌的,他家的传统技艺是独一份。
我们点了一份汤的,一份特色半汤半腌的。汤的味道清淡,汤是一直炖煮的原汁原味的牛骨汤。
半汤半腌的味道稍嫌厚重,卤汁粘稠浓郁,像是勾过芡的。粉有明显的葱油味,越吃越香。码是炒过的类似牛肉干的口感和味道,别样的咸甜。
友情提醒,黄辣椒酱要慎放,实在是辣得太给力。谁说海南人不吃辣的。
还有一种粉令我印象深刻。宽的扁粉,晶莹洁白,汤头味道鲜美,很熟悉,让我想起在长沙米粉街嗦的粉。那就是万宁后安粉。
据载,后安粉从宋就开始流传了。其精华全在汤上,用猪骨、猪大肠内脏熬制,加入少许海鲜打底,慢火细炖,鲜度可见一斑。
粉盛于碗中,再加肉片、鸡蛋、葱花等简单辅料,注入浓浓的滚汤,香味四溢。
吃完粉和肉,汤也要喝掉,这才是打开后安汤粉的正确姿势。
海南的粉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三亚港门粉、陵水酸粉、嘉积牛腩粉、灵山粉等。实在是时间短、度量小,我们没有一一品尝,也就不赘述了,留点盼头,再次再来。
在海口,最常见的是倒不是这些五花八门的特色粉,而是一类未被正式命名的海鲜粉(暂且就这么叫吧)。
庄家食府龙虾粉
它实在是太过普通,没有特别的调味,没有虚头巴脑的配料表,也没有考究的汤底。只是把大海的味道,都装进这碗米粉汤里,一切都圆满了。
无论是老街大榕树下140元的庄家食府龙虾粉,还是海甸岛上30块一碗的天恩早餐海鲜粉,都是扎实的真材实料,龙虾、皮皮虾、螃蟹、海虾、各种贝壳应有尽有,粉只是配角,作为碳水的补充。
天恩早餐海鲜粉
呷一口汤,带着一丝丝大海原始的咸腥味,接着舌头、口腔就被前仆后继一浪一浪的鲜所包围。所谓鲜掉了眉毛,就是这种体验吧。
粉的美味,是流淌在海南人血液里最深刻的记忆。对于我们旅行的人,也是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