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世界卒中日
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认识房颤与脑卒中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表现为快而无序的心房颤动波代替了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型异位心律。在房颤状态下,心房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房的收缩变得不规律。房颤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其临床表现多为心悸、心慌、乏力等,但部分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这也让很多人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俗称“脑溢血”或“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塞”或“脑梗死”)。当血液没有正常流入大脑时,细胞就无法接收到它们正常运作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因此就会死亡。
房颤可引发脑卒中
房颤不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就是由房颤引起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3.抗凝治疗不当: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然而,抗凝治疗不当(如剂量不足或过度)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风险增加,从而影响脑卒中的发生。
预防脑卒中的措施
1. 定期检查:房颤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及时了解心脏状况。同时,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以检测是否存在脑部血管病变。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脑卒中的识别与应对
脑卒中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面部歪斜等。如遇此类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量保持患者平卧位,避免过度搬动。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应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要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
房颤与脑卒中是两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检查、合理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同时,在遇到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及时就医,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健康负责!
END
文稿|张语诺 郭晓辰 编辑|郝丽梅
审核|毕颖斐 王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