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力衰竭日】重获“心”生不是梦——心衰患者不可或缺的心脏康复

健康   2024-11-26 10:39   天津  


全国心力衰竭日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被称为“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心衰患者,更好地提高全民对心衰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关注,我国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除了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心脏康复也是助力心衰患者恢复心脏功能的一件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全面认识心衰的心脏康复,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心力衰竭这一疾病的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心脏健康。

心脏康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干预的综合性医疗措施,包括医学评估、药物治疗、运动处方、均衡营养、精神心理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改善预后。

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

01

初步评估与制定康复计划

1.全面评估:在康复开始前,需要对心衰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功能、运动能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02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

1.运动处方

(1)有氧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舒张能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耐力和效率,尤其是中医气功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已经被大量试验证实在心脏康复方面有显著效果。

(2)抗阻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平衡训练:通过平衡练习和体位控制来提高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4)柔韧性训练:如拉伸、瑜伽等,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

(5)渐近式锻炼: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强度和频率,帮助心脏适应更高负荷,减少不适和意外风险。

2.营养处方

(1)平衡饮食:摄入八大类食物,包括谷薯、蔬菜、水果等,选择全谷物代替精制谷物,保证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和心血管疾病。

(2)优质蛋白:适量食用鱼、瘦肉、蛋清、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修复心肌细胞,提高身体免疫力。

(3)低盐低脂: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预防水肿和高血压。

3.戒烟处方

(1)戒烟重要性:降低心脏病风险,改善心脏康复效果。

(2)戒烟支持: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帮助,使用戒烟药物辅助戒烟,避免暴露于环境烟草烟雾。

4.药物处方

(1)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确保无漏服、错服,不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2)定期监测:定期到医院就诊,测量血压、检测血常规等,确保治疗方案有效。

5.心理处方

(1)心理疏导:心衰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康复支持小组,应对心脏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

(2)全面评估:通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等评估,了解患者整体情况。

(3)调整状态:可通过运动疗法、放松训练等多种形式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这五大处方共同构成了心脏康复的全面体系,旨在帮助心衰患者逐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遵循这些处方,患者可以逐步改善心脏状况,降低心衰发病和再住院风险。

03

定期评估与调整康复计划

1.定期评估: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身体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身体状况。

2.调整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适时调整康复计划,以确保患者能够持续、安全地进行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安全为先。在运动康复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谨慎,以确保心衰患者的安全与康复效果。以下是运动康复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为患者和康复团队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在运动疗法开始前,需进行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详尽检查,并针对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等特定健康问题的患者配备心电监护,实时监测以防风险。运动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安全至上,不容疏忽。随着患者体能恢复,运动内容需适时调整,依据身体反应和康复进展确保适度挑战。

结  语

心脏机能恢复和身体机能恢复类似,需要进行有效康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现有一流的心脏康复设备和完善的训练治疗系统,如心肺运动评估系统、心率变异性分析、动脉硬化检测仪等,相关医学团队可从运动疗法、饮食干预、双心医学等多方面,为心衰患者进行科学个体化管理,私人定制“强”心计划,助力受损心脏恢复活力,让心脏重获“心”生。



END



扫码关注

关爱心脏  关注健康  



文稿|宁旭瑾  郭晓辰   编辑|郝丽梅

审核|毕颖斐  王贤良


天津中医一附属心血管科
搭建医患桥梁,服务心血管病患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