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血压,预防脑卒中
认识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正常血压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当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时,就可能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悄悄地损害人体的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等重要器官。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了人体的大脑。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中断,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周围脑组织,压迫和破坏脑组织。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就像给气球过度充气一样,血管壁会逐渐变得脆弱。这种脆弱的血管壁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形成血栓,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同时,过高的血压也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出血性脑卒中。简单来说,高血压就像一颗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大大提高了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
(一)监测血压
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可在家中准备一台臂式电子血压计,方便随时测量。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要及时就医。
(二)控制血压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辅助控制血压,比如减少盐的摄入,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钾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使血压升高。
(三)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八段锦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每周至少进行五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时候。
(四)保持良好心态
(一)识别脑卒中
中老年人在家中,如果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是脑卒中:
• 面部:一侧面部突然麻木或口角歪斜。
• 肢体: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比如突然拿不住东西、走路不稳等。
• 言语: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例如听不懂别人说话或者自己想说的话说不出来。
• 视觉: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尤其是单眼。
• 头痛: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哪怕症状很轻微,也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脑卒中的早期信号。
(二)应对措施
一旦怀疑是脑卒中,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避免晃动患者头部,防止脑部出血或血栓情况因外力作用而加重。可以在患者头下垫一个薄枕头,保持头部稍微抬高,这样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风险。如果患者有呕吐,要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识别和送医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高血压和脑卒中都是我国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而脑卒中又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病,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预防措施,有利于我们积极预防疾病,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维护健康。
END
扫码关注我们
文稿|刘智 荣杰 编辑|郝丽梅
审核|毕颖斐 王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