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人转专业!吉林大学24届就业、深造、简况: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教育   2025-01-07 07:21   江苏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 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 1946 年,1960 年被列为国家重 点大学,1984 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大学之一, 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 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 54 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 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3 大学科门类;有本 科招生专业 121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9 个,一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7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1 个,硕 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5 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 8 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8 个。19 个学科(领域)的 ESI 排名进 入全球前 1%,其中 5 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 1‰,1 个学科 排名进入全球前 1‱ 。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 6323 人(包括附属医 院师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2 人,哲学社会 科学资深教授 7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1 人,吉林大学各类国家级人才总数为 524 人次,吉林省“长 白山学者”专家 152 人,吉林大学“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 才岗位体系 1170 人。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详情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6 个,国家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 1 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实 验室 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6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1 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4 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1 个,国家高端智库 1 个,国家 2011 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2 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究基地 1 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1 个,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18 个,教育部国际合作 联合实验室 2 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4 个,教育 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 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1 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 25 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 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 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 养体系。截至 2024 年 11 月,在籍学生 76253(全日制 72800 人、非全日制 3453 人),其中预科生 151 人,本科生 41969 人,硕士生 23011 人(全日制 20058 人、非全日制 2953 人), 博士生 10263 人(全日制 9763 人、非全日制 500 人),留 学生 856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57.64%。
2023 年吉林大学本科招生继续施行按专业类招生,学校 生源质量保持稳定。本科生录取 10244 人,另录取港澳台学 生 45 人。招生范围涵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 澳台地区。同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 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强基计划招生录取 58 人。高校专项 计划实际招生 209 人,国家专项计划实际招生 629 人。
2023 年度本科教育经费总投入 73,574.09 万元,生均经 费 17,591.36 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19,288.78 万元,较上年 增加 67.35%。
二、学习效果&就业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024 年修订《吉林大学本科学生 转专业工作管理办法》。调整特殊类型转专业工作,优化工 作流程,增加学生转专业适应期。2024 年有 1040 名同学通 过集中考核成功转入志愿专业。
学校《吉林大学探索试行本 科转专业政策改革》案例成功入选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高 校学籍学历管理典型经验案例汇编》(第一期)。
注:据此计算,转专业比例较高,占年级本科生比例超过10%!

本学年学生对学校、学院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均 在 96%以上,对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满意度为 89.74%。 
2024 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为 10103 人,其中按时毕业学生为 9794 人,毕业率为 96.94%,获得学位为 9794 人。
学校坚持“两主三双一核心”高质量就业育人新模式, 毕业去向落实率四年四连增,学校领导受邀参加教育部重点 领域校企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并作典型经验发言。完善促进机制,就业工作组织保障更实效。推进落实校 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别 参加了 2024 年春秋两季毕业生双选会。加强就业服务保障 和队伍建设。选聘慕课助教 94 人、就业兼职辅导员 48 人, 开展培训 8 次。开展 2023 年度就业工作考核评价,评选出 先进集体 7 个、先进个人 16 人、就业促进奖 14 人。 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市场供需对接更高效。开拓市场化 社会化岗位,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 1227 场。春秋两季双选 会邀请单位 1650 家。深入落实政策性岗位,2024 届毕业生 537 人选调就业。助力就业援疆援藏事业,4 人通过专招前 往疆藏工作。同时鼓励毕业生留吉就业,留吉就业人数较去 年同期有所提升。 深化就业育人,就业教育指导服务更有效。深入推进就 业育人主题教育,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500 余场。推进“1+N” 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成 19921 人慕课教学工作。开展 个性化培训,开展公考、雅思等公益培训 71 场。开展重点 就业群体帮扶工作,组织 100 人参加吉林省“双困生”就业 培训,帮扶困难学生和残疾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
截至 2024 年 8 月 27 日,2024 届本科毕业生落实毕业去 向 8607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5.20%。
  • 境内升学 4340 人, 升学率为 42.96%,升学至“双一流”院校 4011 人,占比 92.42%。
  • 境外留学 556 人,境外留学率为 5.50%,留学至 QS 排名前 100 高校 445 人,占比 80.04%。
  • 签约就业 2031 人,就业单 位为国有企业占比 42.79%、民营企业占比 29.30、机关占比 11.82%。应征义务兵 8 人、自主创业 6 人。
学校通过“吉林 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向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研, 调研单位 2247 家,其中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满意”及 以上的单位占 98.67%,近五年在学校计划招聘数量呈上升趋 势的单位占 45.93%,计划招聘数量保持平稳的单位占比 51.45%。学校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对学校毕业 生整体素质满意度“满意”及以上的比例为 98.93%。
学校培养造就的政界、商界、学界、文化、艺术和体育 等领域杰出人才校友众多。据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 校友会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名榜单显示,自 1952 年以来, 吉林大学培养中国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 才 869 人,位居全国高校第 8 名。其中,杰出学术人才校友 596 人,排名全国第 7 名,杰出政要校友 163 人,排名全国 第 4 名,杰出商界校友 95 人,排名全国第 22 名,杰出文学 艺术家 12 人,青年精英校友 3 人。学校以优秀的本科教育 享誉海内外。1977 年以来,吉林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入选 两院院士 37 位,数量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并列全国第 1。 2024 年,据青塔统计数据,141 所“双一流”现任校长本、 硕、博毕业院校校友统计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列 第一、第二位,吉林大学本科位列第三,总计位列第三。

——附录
上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2023 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 实率为 86.62%。总体国内升学率为 28.24%(其中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为41.28%,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为11.88%), 升学院校主要包括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 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等。
2023 届毕业生出国(境)共 481 人,总体出国(境)率为 2.81%,主要留学国家(地区) 包括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等 26 个国家(地 区)。
往届就业质量报告数据:

——申明:

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4届就业质量报告目前正在陆续整理中。

整理目的是为了给同学、家长参考,不用于商业运作。

数据来自网络公开新闻报道,部分来自各校信息公开网。

博雅数据库尊重原创。本文遵守转载规则,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留言。 

2024高考数据汇总!25考生拿去用

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公示名单

👉大学数据库汇总
吉林大学就业、深造、简况: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更多情况👇点击下方 #标签:


博雅数据库
陪伴,见证,一起读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