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悦教授:扎实推进呼吸介入技术的「普及、规范、提高、赶超」,设备研发展现出「中国速度」……丨2024组长会谈(介入呼吸病学)

学术   2024-10-03 19:01   北京  

编前语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过渡到「平疫结合」的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呼吸学科各专业领域在经历了严峻考验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在临床救治、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科研创新、技术进步、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展现出勃勃生机……CTS 2024会议期间,我们对各专业学组组长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各专业学组如何看待当前快速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有哪些新观点、规划和展望。《呼吸界》将系列推出「组长会谈」视频专访,让我们一起聆听组长们对其领域发展的深刻见解,感受呼吸人走向专业新发展过程中充满生机和力量的「脉动」。今天,我们将推出对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组长李时悦教授的专访。


李时悦教授首先谈道:「学组扎实推进呼吸介入技术的普及、规范、提高、赶超,这是一项基本任务。多年来,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贴近基层需求的课程设计,我们的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前沿技术,更侧重于夯实基础技能,精准对接基层实际需求,巡讲活动深受基层医院的热烈反响。」他特别指出,过去一年学组各委员和全国呼吸介入的同道积极组织举办了各种呼吸介入培训班、学习班、手把手操作演示课程,常常一星期就有几场巡讲,呼吸介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技术的规范、质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今年CTS 2024年会现场,当看到学组精心筹备的会前会培训再度火爆开启,李时悦教授格外开心,他表示:「我在现场目睹早晨不到八点,近两百个座位迅速被热情的学习者填满。与去年相比,会议室规模扩大一倍仍座无虚席,这样的盛况正是对我们巡讲工作成效的最佳注脚。」围绕学组在医工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所作的工作,李时悦教授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近年来,国内在介入领域,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突破,对此,国外专家包括香港地区的专家都很『惊奇』。」李时悦教授强调,设备是进行介入的保障和基础,令人欣喜的是,如今我们已不再是完全依赖于国外设备,在设备研发方面,「中国速度」甚至早已赶超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除了模仿,更多是新突破。」李时悦教授指出,比如支气管镜机器人在远程操作方面取得的成果,早在2021年,我们应用5G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指导和会诊,目前正在推进相关的动物实验,如果顺利,这可能将成为介入领域的一个「中国特色」;还比如在感染性疾病方面,我们通过支气管镜针对病灶获取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更加高效、精准,其诊断价值更大。



「呼吸介入技术特别要强调规范性和质量控制,两方面必不可少。」李时悦教授坦言,发展虽快,学组也清醒地看到了国内呼吸介入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他强调:第一,要协调发展,关注国内中心城市与偏远地区呼吸介入技术的均衡性,确保整体技术水平的协调提升;第二、强化规范性与质控,确保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和高质量;第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提高临床研究数据的高效性和质量,为未来高质量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来年学组的重点工作部署和计划,以及将要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李时悦教授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采访撰稿: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张馨月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