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林教授:终于有了较统一的肺功能诊治标准,提高慢病筛查技术、全国肺功能质控是两大目标丨2024组长会谈(肺功能与呼吸生理-筹)

学术   2024-10-05 19:01   北京  

编前语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过渡到「平疫结合」的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呼吸学科各专业领域在经历了严峻考验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在临床救治、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科研创新、技术进步、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展现出勃勃生机……CTS 2024会议期间,我们对各专业学组组长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各专业学组如何看待当前快速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有哪些新观点、规划和展望。《呼吸界》系列推出「组长会谈」视频专访,让我们一起聆听组长们对其领域发展的深刻见解,感受呼吸人走向专业新发展过程中充满生机和力量的「脉动」。今天,我们将推出对肺功能与呼吸生理学组(筹)负责人宋元林教授的专访。


「在成人肺功能检测领域,多部专家共识与战略共识的完成,为呼吸慢病的诊断、管理与筛查提供了标准。」宋元林教授在回顾去年学组工作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突出亮点。他指出,过去,各学会在肺功能检测指标及质控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甚至国际间标准也未能统一,这曾让大家深感困惑。去年CTS年会之际,学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一定要联合国内多个学会,共同制定一套被大家广泛认可且相对统一的肺功能诊治标准,以消除分歧,推动领域发展。

去年,肺功能领域的技师积极参与全国项目,为高危人群的筛查、全国慢阻肺病筛查等关键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如今,众多国内项目纷纷主动与学组建立联系,邀请协助开展质控工作及人员培训,极大地奠定了我们筹备组的基础。



「呼吸生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包含了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以及液体交换,免疫防御等功能。」宋元林教授强调,随着我们对呼吸生理的日益深化理解,未来或将能够依托其原理,开拓出一系列创新的临床应用场景与新方法,这无疑对强化和提升疾病管理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访谈过程中,宋元林教授详尽地阐述了肺功能在呼吸慢病诊断与管理领域的发展历程。他着重指出,全球范围内对肺功能操作的质控标准已倾注了诸多努力,特别是在参数的精细化调整与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既往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如肺功能在慢阻肺病诊断、治疗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精准的个体化管理策略,他逐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展望。



将肺功能设备有效地应用于慢病管理,是宋元林教授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他坦言:「即便我们拥有高端昂贵的设备,若最终患者的临床获益甚微,这样的技术便非我们所求。」因此,未来学组将积极探寻那些简便易行、成本效益高的设备,力求使这些设备能够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并在医院中发挥早期筛查的重要作用。




采访撰稿: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张馨月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