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国教授:多模态诊断、多模式治疗、全病程管理……让我国肺栓塞防治与国际接轨丨2024组长会谈(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

学术   2024-10-18 19:02   北京  

编前语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过渡到「平疫结合」的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呼吸学科各专业领域在经历了严峻考验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在临床救治、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科研创新、技术进步、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展现出勃勃生机……CTS 2024会议期间,我们对各专业学组组长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各专业学组如何看待当前快速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有哪些新观点、规划和展望。《呼吸界》系列推出「组长会谈」视频专访,让我们一起聆听组长们对其领域发展的深刻见解,感受呼吸人走向专业新发展过程中充满生机和力量的「脉动」。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组长胡成平教授的委托,副组长翟振国教授接受了《呼吸界》的专访。


翟振国教授强调:「肺栓塞和肺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低认知率『三高一低』的特点,该领域20多年来一直秉承和遵循王辰院士提出的整体防治策略:提高意识、规范诊治、深化研究、构建体系、加强管理。学组近年来不断努力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预防、诊治和后期对慢性病的管理体系。」围绕质控管理和提升肺血管介入能力两方面所作的工作,他进行了重点介绍。


专访中,翟振国教授特别指出,学组与国际专家一直紧密联系,共同关注着高危肺栓塞或部分中高风险肺栓塞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他表示,低剂量溶栓和血管介入导管溶栓可能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如何确定抗凝策略和患者管理策略?常规与多模式管理哪一种更优?包括一些预防性的研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研究的关键。


「多模态影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翟振国教授谈到的一个重点话题。他指出,影像学技术之于肺血管疾病诊断,就好比肺功能测试用于诊断慢阻肺病、CT用于诊断肺小结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诊断都离不开CT、核素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和肺动脉造影,包括下肢或心脏病变还需要下肢静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疾病后,可通过CT评估解剖病变、核素成像评估灌注功能、肺动脉造影评估血流状态、U型导管评估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肺功能及整体功能。目前,学组正与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影像识别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多模态影像诊断在疾病评估、诊断、治疗和后期管理中的应用,这同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采访撰稿: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张馨月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