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国教授:一直着力于实现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前置化」……治疗领域「新突破」前景无限丨2024组长会谈(哮喘)

学术   2024-10-15 19:04   北京  

编前语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过渡到「平疫结合」的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呼吸学科各专业领域在经历了严峻考验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在临床救治、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科研创新、技术进步、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展现出勃勃生机……CTS 2024会议期间,我们对各专业学组组长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各专业学组如何看待当前快速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有哪些新观点、规划和展望。《呼吸界》系列推出「组长会谈」视频专访,让我们一起聆听组长们对其领域发展的深刻见解,感受呼吸人走向专业新发展过程中充满生机和力量的「脉动」。


「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有的可表现为胸闷,有的可表现为咳嗽,还有一些属于轻度哮喘,前期可毫无症状……这些现行情况正是我们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出发点。」会议间隙匆匆赶来、首次以哮喘学组副组长身份接受《呼吸界》专访的刘辉国教授刚一落座,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过去一年哮喘学组的工作亮点。



谈到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刘辉国教授表示,哮喘治疗主要依靠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大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未完全控制,频繁急性加重,肺功能持续恶化,这些患者过去被称为「难治性哮喘」,实际上是重度哮喘患者。他指出,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为重度哮喘治疗带来新突破,特别是自2013年起,针对IgE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我们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或2型炎症的哮喘患者,其白介素-4、5和13水平升高,与气道重构、急性加重和症状缓解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些炎症因子的生物制剂也不断问世,包括针对白介素-4、5及其受体,以及白介素-13的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确实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对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依赖,部分患者还可达到临床缓解期。这为未来治疗哮喘提供了更高的目标和期望,因为它们同样也适用于轻重度或普通哮喘患者。」刘辉国教授兴奋地讲道。



「哮喘学组历来着力于实现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前置化』。」刘辉国教授强调,预防哮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未发作患者,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二是对已患者防止病情恶化和减少急性发作。让普通大众认识到哮喘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婴幼儿时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有害物质很重要;让哮喘患者了解疾病本质,认识到其慢性特性,遵循规范化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应坚持治疗方案。


未来哮喘学组将在全国哮喘诊治能力上推进同质化、高质化进程。尽快推出最新版中国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




采访撰稿: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张馨月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