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红旗万里。
祖国繁荣昌盛,万家灯火通明!
值此伟大时刻,
省镇江一中学子用自己的生花妙笔
书写“我”眼中的中华,
为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高二(16)班 张睿明
作为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青年,定当不负重任,乘风逐梦,致敬新时代,创造新未来。
家 书
高二(16)班 张睿明
(一)
望母康安:
儿辈今昔望红旗同烈阳初生,热血同霞光同色,振臂高呼兮谋国用猷,叹天长啸兮心似火烧。
曾忆北洋鹰狐,东瀛狼犬,中华大地处处皆可死尔,吾四万万同胞同心同德,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丹心图报国。当是时,满街狼犬,妇人挥泪独不还;骨肉分散,天涯海角无消息。君不见,中华门外死人骸骨相撑柱!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吾愿誓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不惧天罚,敢盗天火,为苦难的中国照前程!乌蒙山下高歌挺进;平型关外日寇丧胆;沈阳城旁北风吹面;大江东去誓罢蒋家王朝!死有何惧哉!以青春之我,更胜青春之颜色,更创青春之中国!
儿今日列行方阵中,行拔天安门,昂首阔步。四万万儿女立于东方,又曾忆枪林弹雨中长眠之烈士于九泉之上常见乎?!去矣,去矣!吾闻其哭声,当哭相和之。吾幸甚,目睹耀世中华。然则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家。母莫以我而悲。
此致,
敬礼!
壹玖肆玖年拾月壹日
北京
(二)
向您问好!我到深圳了!这儿现在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我相信不久以后就会好的。
那位可敬的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金山银山就都来了。海港外汽笛声隆隆,工厂里机器声阵阵。这儿办了许多厂房,五湖四海的人,全世界的金银,全来了!我室友,安徽的,辞了公务员的工作也要来。这儿是一片新天地,是创业者的天堂,是冒险家的乐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要好好干,争取早收辉煌,再创佳绩!
娘,您之前总说,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虽然站了起来,可是没钱没粮,没有先进的技术。我们这一代也要扛起“小米加步枪”,走上我们的长征路,力求祖国富强。我们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再是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而是改革开放的新天地!这又是一场硬仗,我们,必胜!
夕阳西下,望着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我愈发明白,中国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此致,
敬礼!
1983年6月21日
深圳
(三)
我!到!天!津!啦!嘿嘿!没来过天津吧!狗不理包子没吃过吧!天津眼没坐过吧!以后找个暑假带你全都体验一遍!
“梦中情校”——南开大学可真大啊!周总理求学时的老校区,孙家广院士读书的图书馆,清晨的阳光映照在“我是爱南开的”文创墙上,时间,也好像静止了一样。
学长说,南开的军训很苦。从津南到八里台,为的是不忘记那段峥嵘岁月。窗外炮声隆隆,窗内书声琅琅。昆明的雨,浇灭不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浇不灭“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决心。张伯苓校长“南开三问”至今振聋发聩: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不仅仅是南开人的信条,更是中华儿女的呐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正以我们的方式逐梦,中国正在用中国的方式强大!“羡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75年,归来仍是少年!我用我的青春感受百年过客心跳的每一次悸动,我将用我的青春谱写我所热爱的:成为勇者,精神苦旅,方可成就大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妈,我在这儿,挺好的。生活费管够,放心好了。
此致,
敬礼!
2024年9月1日
高二(16)班 徐清婉
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第21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第10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高中组全国一等奖。
邮票背后的流光浅影
高二(16)班 徐清婉
东海扬尘,陵谷沧桑。七十五载峥嵘岁月并非无声流逝,一枚枚邮票就是时光奔流时留下的足迹跫音,至今仍昭示着吾辈少年前行的方向。
我总笑外公是个“老古董”,总收藏着些老物件,还常常拿出来悉心拭去浮尘,显宝似地向我念叨它们背后的霏微往事。在年少的我眼中,外公讲述的大多故事如泛黄黯淡的旧相片,几近要在岁月的角隅处发霉,只有一件,永远闪烁着鎏金的光芒,足以照彻万古长夜——新中国成立。
外公收藏的众多邮票中最珍爱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邮票,印有恢宏的北京天安门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它的颜色那么鲜艳,似乎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以至于看到它的那一刻,我似乎能洞穿历史云烟亲临开国大典,见证那新中国第一缕阳光漫洒山河……
外公与我并肩而立,轻轻抚摸着那枚小小的邮票,那双因年老而混沌的眸中饱噙着骄傲自豪的泪水,又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微光。“外公年纪大了,但还记得那时街上满是唱国歌,放鞭炮的老百姓,好像过年都没那么欢喜。”外公凝望着窗外的蓝天,转身说:“那时我就立志要永远守护飘扬的那抹鲜红!”于是外公后来入了党,又加入部队,那颗红色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华盖亭亭。
我父母一辈可以说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见证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变化。
母亲有一个抽屉专门收纳信件,我看到厚厚一沓信的一刻,就被一封贴了精美邮票的越洋信所吸引。邮票上印的是南方海岛的绮丽风景,似有一阵温而不燥的海风拂面而来,夹杂着海水的咸味。我可以想象母亲收到这封信时的欣喜激动,仿佛新世界的大门徐徐打开。“这是我朋友寄给我的,她们一家出国打工,说条件很好,邀请我也去看看,”母亲回忆着,眼神中似乎闪露出一丝向往,旋即又被坚定的目光所取代。我没有去,因为我想留下来建设家乡。”外公的红色血脉似乎在母亲身上得以庚续,指引着她弦歌不辍,砥砺前行。
强起来·新时代
大抵受家庭影响,我也有收集邮票的爱好。藏品中最珍贵的是“新时代”纪念邮票,绘着火箭发射,奔赴星辰大海的瑰丽图景,昭示着我国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科技创新实力。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禁时而迷茫,这枚承载着时代重任的邮票又该寄向何方?而今,我想,它应该被寄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我不算宽阔的肩膀承担着复兴大任,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忆往昔,风起云涌,八方风雨,看今朝时移世易,六合时邕。岁月失语,邮票能言,小小邮票的传承不仅是人间温情的传递,更是红色血脉的世代庚续。
高一(12)班 陈寅明
在古书院看书,享受在书香中探索知识的乐趣。
井冈山之行的启示与思考
高一(12)班 陈寅明
今年暑假,我们有幸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井冈山之行。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使命,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里勇往直前、不断奋进。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我们首先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艰苦卓绝的斗争到最终的胜利,每一个故事都是对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深情缅怀,也是对新中国成立的坚定信念的有力诠释。
黄洋界:险峻中孕育的胜利之光
黄洋界,这座位于井冈山深处的雄伟山峰,见证了红军的英勇与智慧。1928年的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仅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军,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精神上的胜利。站在黄洋界上,可以感受到那份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黄洋界旁的山间崎岖的小道上,《朱德的扁担》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保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对集体利益的高度重视。
西江月·井冈山:诗词中的革命情怀
从哨口工事继续前行,很快就会来到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墙刻前。这首词不仅是描绘井冈山美丽景色的诗歌,更是他对革命理想与现实斗争深刻思考的体现。这首词中,“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正是对井冈山斗争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表达了革命者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乐观“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展现了革命者在恶劣条件下的团结与勇敢,预示着革命必将胜利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大井旧居与读书石:领袖与人民的亲密联系
参观毛泽东旧居,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领袖与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的成长记忆与革命情怀。旧居前的读书石,是毛泽东同志经常坐下来阅读书籍、报纸、批阅文件的地方,见证了毛泽东同志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时刻。
井冈山的自然美景:绿意盎然的森林和飞瀑流泉
踏足井冈山,除了震撼于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我们同样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在这片被誉为“革命摇篮”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谐共存,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
井冈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漫步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树木种类繁多,从高大的松树、杉树到低矮的灌木丛,每一株植物都在竞姿勃发,偶尔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又像在倾诉那扣人心弦的往事。
井冈山的瀑布与溪流,有着让人惊叹山的雄伟和灵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潭瀑布,水流从数十米高的峭壁倾泻而下,虽有顽石阻碍,但矢志不移,其势磅礴,轰鸣声不绝于耳,水花四溅,形成一道壮观的水幕。站在瀑布前,水雾弥漫,仿佛置身于仙境。沿着溪流漫步,还能欣赏到形态各异的小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溪水,惬意之余又流连忘返。
夕阳西下,井冈山的夜空便展开了它无尽的静秘。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星空格外明亮,满天繁星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感叹宇宙的浩瀚与宁静。在这样的夜晚,仰望星空,默然自省,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净化。
井冈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深的圣地。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行走,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共舞,让人在心灵的洗礼中,更加坚定地向着未来迈进。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代,通过井冈山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以及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9)班 朱陈熙妍
我热爱祖国,热爱文学,坚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唱响青春之歌
高二(9)班 朱陈熙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战争与和平、机遇与挑战、改革与稳定,构建出一个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加宏大、复杂、多变的世界舞台,动态见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呼一息、一言一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以何种姿态屹立于世,赓续辉煌?
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殷切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己任,需要红心向党、信念坚定。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理应听党指挥、跟党奋斗,深入学习并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艾青在《光的赞歌》中写道:“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天空,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当今之青年,应当怀有“葵藿倾太阳”的坚定信念,“扣好人生中的第一枚扣子”,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努力成长为志气、底气、骨气坚定的中国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唱响民族复兴的青春之歌。
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己任,需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结束女子三米板双人项目的争夺后,金牌得主陈艺文、昌雅妮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今天的得分不尽满意,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些,一点一滴做好应该做的事,但总感觉还差那么一点,我们是一直在挣扎中往上攀爬。”当今之青年,富有创造力,既要有这样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又要有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展现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豪迈的青春激情。
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己任,需要胸怀世界,勇攀高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巴黎奥运男子100米自由泳赛场上,潘展乐以46秒40的惊人成绩赢得冠军,不仅打破了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更打破了欧美运动员长期以来对这一项目金牌的垄断,打破了围绕中国游泳队的傲慢与偏见,赢得了尊严尊重。潘展乐的身后,是一群像他这样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奥运健儿,不畏流言,不惧轻蔑,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以40枚金牌、27枚银牌和24枚铜牌的骄人战绩,刷新了中国在境外参赛奥运会的历史纪录。当今之青年,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开拓进取,勇挑重担,努力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在热火朝天的社会实践中书写青春芳华。
新时代新征程,未来之中国青年,必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风浪中自由高蹈!
高二(9)班 谈宇辰
喜好阅读,在观察与感悟中怀着对世界的理解与热爱。
我为什么生在新时代
高二(9)班 谈宇辰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百年前,毛主席面对当年的中国,写下此番诗句。风云翻涌,九死一生,那个“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青年,是他笔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答案吗?
于是我寻了这问题,恍惚中去找过去的路。瞬息浮生,满目沧桑,循着看向过去的视线,一切如此清晰;而再回首,却茫茫一片,似乎在提醒着我,看清过去容易,看清未来难啊。不由得,视线转向那个角落,晓风拂过,书卷轻舞,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伫立在图书馆书柜旁,管理员的模样,亲切的湖南口音,发亮的眸子还闪着年轻的稚气。他已是有些名气的人了,在《湘江评论》上写文章——那时他并不是很懂马克思主义。
我才疏学浅,作为百年之后的后辈也未通学,我很迷茫。大家说,跟着时代走,新时代好,不会迷路。可我,能为这个新中国做些什么呢?都说社会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自觉顺应客观规律,具体怎么办呢?难道不为着发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这样顺风而去?于是我又想着,这时的他也很迷茫吧?
视线延伸向前,那是一个农民打扮的人。他似乎在登记些什么,嘴角扬着多年苦苦劳动难有的笑。“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一声惊诧。霎那间,眼前的土楼分明起来,烈女祠、节孝坊轰然倒下,泥菩萨,变成了扔向前方的长枪。墙上稀疏而硕大的标语和图画映入眼帘——而且我分明看到,那菩萨是农民们自己丢的,标语是自己画的,“对喽,别人代庖是不对的。”自有史记载的过去顺着视线看来,我从未见过他们这样爽朗的笑容,坚毅的身影。可我该做什么?那个湖南话的声音继续响起:“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无言搔首。
从来我都习惯了一个人的思考,仿佛我读的书是从桌上长出来的,而桌子是从房子里长出来的。我想着,我要如何把一生奉献,不能顺水推舟地裹挟在历史规律中,却何曾想过,把一生奉献给谁呢?历史规律为何是规律呢?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看过去时清晰,看未来却模糊了。认识世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我还有很多必须领教的东西。稻浪翻涌,那一个个健硕着的,是无数英雄的背影。“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我们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切仿佛人生,难逢笑颜,上疆场便是彼此弯弓月,被其浓缩了的历史也不过如此。“生灵涂炭”与“战争中的哀鸿遍地”虽然表象相似,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并非因为“生灵涂炭”才导致“哀鸿遍地”,而是经历了“哀鸿遍地”的苦难之后,人们更加珍视和平,方能迎来“国泰民安”的盛世。就像毛主席说的,用反侵略战争反对侵略战争,用阶级斗争反对阶级压迫。并且,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救人民的,只有人民自己的团结。
他笑了。天亮了。
我能回答主席“谁主沉浮”的问题了,我指着刚才的农民如是说。“他?”他一个没有姓名的劳动者,凭什么主宰兴衰呢?我笑了。他能。只有他能。
望着满城的华光碧厦,我总是苦恼:如今我们创造的世界,他满意吗?终于,我再也不用想了。因为,他那一本被我视为珍藏的诗词集,太薄,太薄了。汉语博大精深,还有多少惊人句遗憾着未能写就呢?就像世界的宏大。
我打开窗户,我第一次在早晨愿意向外放眼这个世界。眼前劳作的工人、运货的司机,也曾在我的睡梦中就开始轰隆。
同时在眼里的,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在今天打开窗户张望的青年。
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生在新时代了。
高二(9)班 陈璟萱
我善于用探索未知的热情点亮生活的角落,执笔书写生命的繁华。我富有责任心,乐于奉献,被镇江博物馆评为年度优秀志愿者。面对人生我始终初心不忘,向阳而生。
接续梦想 奋然前行
高二(9)班 陈璟萱
在周恩来总理十二岁时,他和伯父来到沈阳念书,下火车的时候,他伯父指着灯火璀璨的那片市区说:“没事不要来这玩,这是外国租界地,一不小心会惹出麻烦来。”周恩来感到奇怪:“为什么?”伯父沉重地告诉他:“中华不振啊!”“中华不振啊”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幼小的周恩来的心中。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做大学问”“为让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周恩来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到一惊,又问一次,周恩来更加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做到了,他作为中国的外交官,当亚非会议上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几乎陷入僵局时,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他的发言赢得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成为会议的高潮。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周总理一样的人,或用手中的笔为革命做出贡献,或捐躯赴国难,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中国梦,诠释了“梦想与担当”!
从“弱国无外交”,到华春莹、赵立坚、耿爽在发言台上霸气发言,舌战群儒;从大饥荒、人民挨饿,到杂交水稻研制成功,人人能吃饱饭;从外国租借地、东交民巷,到现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中国人民……回头看看,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繁华的大都城明星闪耀,那是无数先辈的梦想。
周恩来总理的梦想,是“中华之崛起”;大钊先生的梦想,是“青春中华”;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我也有梦想,就是当一名国画家。我想用手中的毛笔,在薄薄宣纸上绘下祖国的锦绣山河,绘下东流的长江,滔天的黄河;我想将工笔文化传播到国外,在国际交流会上挥毫展示,让外国朋友们领略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我想举办个人画展,让更多的人看见国画,爱上国画……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描摹,精益求精,努力让作品更加逼真,孜孜不倦地在狭小的书房中追逐着我的梦想。
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那些伟人跳动着的脉搏,耳畔似乎回响着他们体内热血的奔腾声,我突然明白了他们为什么那样坚定,执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二(13)班 严文笛
爱好阅读及创作诗歌。
勇攀时代高峰,争渡历史长河
高二(13)班 严文笛
多年以后,面对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小康安定的社会,复兴繁荣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美而充满生机的自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她的人民会回想起那些砥力前行、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载着先辈们的热血,铭记着前人们的精神,新时代的我们肩负重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学习赞扬前人的经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传底是你们的。”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北京大学为青年学子们留下的话语勉励着一代代青年。百年之前,国家残破,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一群群新青年,踏上救亡图存的征途。五四运动时期,无数热血的青年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国家事业,他们用生命和热情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一位位仁人志士蜂拥而至,为革命添柴加火,推翻封建统治,打倒地主乡绅,反抗帝国侵略,一点点将危难的国家挽救于水火之间。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人民载歌载舞,国家百废待兴,而就在那一刻,标志着一个经济崩溃、社会破败、战火纷飞的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属于新中国的时代的诞生。
百年之后,十四亿国人心连心,画成最大同心圆,协手共同迎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潮奋力前行。或许人们会在哪个不经意的瞬间,许是在灯火通明的霓虹街道上的晚饭后消食,或是逢年过节与亲明好友欢聚之时,想起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位位伟人的领导下,工农业基础夯实,生产力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两个五年计划,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两弹一星,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香港澳门回归……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的变换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正是有着一代代有志青年的爱国情怀,热血奋斗以及敢想敢拼不畏困难的精神,才铸就了如今这座中国大厦。
2024年,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也许会从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人们口中听闻到“躺平”“摆烂”等词汇,也常常被长辈们说成不务正业等。但或许只有他们最明白自己的使命之重、责任之大,撑着一叶小舟奋力翻越着百年之变局的潮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制裁,东欧平原的俄乌冲突,小亚细亚半岛的巴以冲突,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步步紧逼……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比以往百年遇到的容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见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挑战与机遇共存,我们新时代青年要做的,便是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与境界,汲取前辈们用血肉与汗水换来的宝贵经验,抓住新时代的机遇,迎难而上。
“潜龙在渊”,先祖们早已将世间至理昭示天下,青年们则是新中国奋进征途中的中流砥柱,宛如一条条蓄势待发的巨龙。唯有历经长久的积淀与磨砺,方能在国家召唤之际,腾空而起,为这个充满无限希望与机遇的时代发出最响亮的呼吁与呐喊!
高一(8)班 赵译哲
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爱好运动、读书,写作。即使能力一般,我也保持着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即使困难很大,我也愿乘长风经历种种磨炼;即使梦想很远,我也永远不会放弃心之所向。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高一(8)班 赵译哲
一声龙吟响东方,今我华夏复荣光。多少年风雨兼程,多少年筚路蓝缕,自1949年那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开始,中华民族这头雄狮已经走过75年光辉历程,如今的它正昂首挺胸,一步步向伟大复兴迈进,一次次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立。在红星的照耀下,祖国的怀抱中,我成长着,如今,作为一名高中生,我礼赞我的祖国,歌颂这盛世的华章,我在这个新时代里奋进,献上我灿烂的青春。
墨香书卷里,一腔热血爱中华。我翻开《中国近代史》,看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及无数仁人志士是怎么拯救那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中国;我阅读《红岩》,听着江姐、许云峰等烈士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我朗诵《毛泽东诗词》,感受革命的乐观与艰辛,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我明白了:什么是不屈的脊梁?是红岩上盛开的红梅!什么是壮丽的颜色?是雨花台上热血的鲜红!什么是英勇的反抗?是抗日战争的枪声!我被先烈的英勇所震撼,更爱眼前的这片山河,这英勇的气概,英雄的国家怎能不让我歌颂。
飘扬的红旗下,一声礼赞咏中华。怀抱对祖国的热爱,一上初中我就进入了国旗班,经历日晒雨淋的艰苦训练,尝着汗如雨下的难耐辛苦,我虽身上疲惫,但心中无悔,因为我知道,五星红旗可不只在我头顶飘扬——崇山峻岭上的红旗,伴随着脱贫攻坚胜利的歌声;月球背面的红旗,见证着举世瞩目的探月工程;空间站内的国旗,传达着对航天事业的自豪感;联合国大厦内的国旗,发出着强有力的声音;奥运会上的国旗,蕴含着为国争光的荣耀;天安门前的红旗,见证者中华民族崛起的骄傲!鲜艳的五星红旗啊,你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飘扬;豪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啊,你在哪里响起都有为你停下的脚步,我们生在这片沃土之上,是何等自豪啊!看见无数中华儿女在各行各业取得耀眼的成绩,我们是何等骄傲啊!守住前辈的火,我们会开辟明天的路。
身处新时代,一心奋斗为中华。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如今的我们生逢其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等着我们去完成。因此,怀抱着一颗报国之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认真学习团课,努力做好表率。身为团员,我努力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承担得了生活中的责任,将来才能承担得了复兴重任。在学习上,我也将不断刻苦勤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读书,不停汲取养料,待学有所成,为祖国复兴大业尽微薄之力。心怀星辰大海,不负鲜衣怒马少年时;勇敢攀登绝顶,不是巉岩陡峭不向前。必将以泰山般坚强的意志,以黄河般奔涌的热血,以长城般不屈的脊梁,答好时代答卷,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怀一腔热血爱中华,发一声礼赞咏中华,以一心奋斗为中华!人总有信仰,而把信仰涂成中国红,岂不壮哉!人总有幸福,而以为国奋斗为幸福,岂不快哉!
【供 稿】|高 茹
【编 辑】|颜真卿
【初 审】|施月琴
【复 审】|吴 鹏
【终 审】|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