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s in Parasitology中国作者综述精选

学术   2024-10-20 12:05   河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CellPress细胞科学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Trends in Parasitology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综述期刊,刊登医学和兽医学寄生虫研究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可选择开放获取出版。该期刊是讨论寄生虫学重大和变革性概念的全球领先平台,涵盖内寄生虫、外寄生虫及其传播媒介和易感宿主。除了综述文献以及综合分析数据外,Trends in Parasitology还对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深入洞见,帮助读者获得独特视角。本期合集精选了近期发表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的中国作者文章,希望这些文章不仅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科学信息,还能激发新的思考与灵感,助力未来的研究与创新。

有兴趣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发表您的综述文章?请扫描提交论文提案 (presubmission inquiry)。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金小蜂-微生物组相互作用:进化全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型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群(microbiota)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寄生蜂属金小蜂(Nasonia)是研究昆虫行为、发育、进化遗传学、物种演化和共生的优秀模型。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关红研究员团队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Nasonia-微生物组相互作用领域的重要突破和最新研究进展。作者概述了Nasonia用作微生物组研究的模式生物的优势和研究方法,讨论了Nasonia微生物组研究的最新发现。对于Nasonia-微生物组关系复杂性的总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动物与其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Nasonia-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研究确立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寄生虫诱导的肝纤维化中的微小RNA:从机制到诊断和治疗

肝脏中的慢性寄生虫感染是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全球性威胁,感染通常会造成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癌症。肝纤维化本质是一种组织修复过程,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免疫细胞、微环境、肠道微生物组以及不同肝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复杂但可逆。微小RNA(microRNA)是促纤维化和抗纤维化的驱动因子,与寄生虫诱导的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宋厚辉教授和郑亚东教授团队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微小RNA在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微小RNA作为诊断肝纤维化及其治疗候选药物的策略。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抗鸡球虫病弱毒活疫苗

鸡球虫病(chicken coccidiosis)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感染引起的,给全球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努力培养减毒艾美耳毒株,使用抗球虫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疾病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索勋教授、山西农业大学的朱兴全教授和山东农业大学的赵孝民教授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减毒艾美耳毒株的培育方法发展历程,评估了其优势和局限性。作者总结了近年来针对艾美耳球虫开发的瞬时/稳定转染系统和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使用基于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的方法来开发抗球虫减毒活疫苗的趋势和挑战。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

形形色色的昆虫病原真菌在控制昆虫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子囊菌类中的绿僵菌(Metarhizium)就是其中一种。目前,从不同宿主来源中鉴定出的绿僵菌有约70种,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在2009年被确认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物种复合体中的一个新物种。罗伯茨绿僵菌是一种土壤栖息和根部定殖的通性真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可通过角质层渗透和在昆虫体腔内繁殖感染并杀死不同种类的昆虫。罗伯茨绿僵菌是由绿僵菌的专性祖先通过具有中间宿主范围的过渡物种进化而来的,罗伯茨绿僵菌以及其他通性真菌扩大了其蛋白质家族,包括膜受体,以应对不同的昆虫宿主。除了用作生态友好型杀真菌剂外,罗伯茨绿僵菌还是揭示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复杂机制的模式生物之一。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王成树教授及同事发表“Parasite of the Month”文章,介绍了罗伯茨绿僵菌这种真菌的概况。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表观转录组在寄生原虫的生物学与致病机制中的新作用

诸如N6-甲基腺苷(m6A)、5-甲基腺苷(m5C)以及假尿苷(Ψ)等RNA修饰(表观转录组)会调节RNA的加工、稳定性、相互作用和翻译,从而影响寄生原生动物的发育、复制、毒力、新陈代谢和生命周期适应。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张青锋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薛向阳教授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寄生虫中主要人类 RNA 修饰调控因子的潜在同源物,概述了对于RNA修饰如何影响原生动物的当前认识,强调了 RNA 修饰的调控及其相互影响,并讨论了将RNA修饰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这篇综述有助于了解表观转录组调控在寄生原生动物的生物学和致病机理中的作用,为寄生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螺类微生物群与螺-血吸虫相互作用:无菌和限菌技术

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螺类的微生物群会显著影响宿主的生物学。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无菌螺来控制共生微生物群。来自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吴忠道教授、林达涛副研究员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螺类的共生微生物的特征,描述了它们与螺类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螺类的生长、发育和传播寄生虫能力的影响。作者重点介绍了无菌(axenic)和限菌(gnotobiotic)技术的发展,讨论了这些技术在探索螺类-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群如何影响螺类对血吸虫(Schistosoma )易感性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作者还总结了与无菌和限菌螺类相关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可能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加深对螺类与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理解,进而开发基于微生物群的策略以控制螺类并降低其传播寄生虫的能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顶复门微孔:历史、功能和形成

微孔(micropore)是在顶复门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结构。最新研究发现,微孔对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和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营养获取至关重要。然而,这两种寄生虫的微孔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对顶复门是否存在普遍的微孔结构,以及疟原虫微孔的形成过程模型能否适用于其他顶复门生物提出了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伦照荣教授和赖德华副教授及同发表综述文章,通过分析关于不同顶复门微孔的研究文章,发现弓形虫的微孔(I型微孔)可能比疟原虫的微孔(II型微孔为主,也有I型微孔)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作者根据对弓形虫微孔中Kelch 13(K13)蛋白相互作用组和基因缺失表型的最新研究,提出了微孔形成的模型,丰富了对微孔蛋白功能的更广泛的理解。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人工智能驱动的寄生虫学显微图像分析:整合人类专业知识

显微图像分析在寄生虫学研究中至关重要。深度学习(DL)作为人工智能(AI)的一部分,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DL方法通常依赖数据驱动,由于其黑箱性质以及缺乏教学资源,往往存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张阳副教授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针对寄生虫学的显微图像分析,全面回顾了将人类专业知识融入DL模型的新进展。寄生虫学专家的大量知识能提升AI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知识集成的DL模型预计将为寄生虫学领域带来广泛的应用前景。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植物-线虫之战:复杂信号网络

植物寄生线虫(PPNs)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为了抵御PPNs的入侵和感染,植物会启动一系列防御反应;同时,PPNs 也会向寄主组织分泌效应物来抑制植物的防御。在这场植物与线虫的持续“战争”中,复杂的信号传导过程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来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周杰教授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科学工程学院的Tina Kyndt教授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线虫感知宿主、植物对线虫的识别、下游激活植物防御信号所涉及的植物信号网络,以及线虫如何试图干扰这一网络。该综述旨在为阐明植物与线虫相互作用的信号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开发抗 PPN 的作物和技术提供见解和工具。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寄生蜂基因组学现状

寄生蜂是一类具有高度物种多样性的寄生性昆虫类群,在生物防治和进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 20 年里,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对这些物种生物学的了解。测序技术的飞跃改善了基因组探测的质量和数量,使得数百个寄生蜂基因组得以获取。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叶昕海教授和浙江大学的叶恭银教授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寄生蜂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不同种类寄生蜂的基因组大小(GS)及其演化规律,以及寄生蜂几个关键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作者还讨论了基因组学在研究毒液进化和病毒内源化方面的贡献,并主张加强测序和功能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寄生虫生物学并加强生物防治。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推荐阅读

浙江农林大学叶昕海团队Trends in Parasitology封面综述丨寄生蜂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 访问Trends in Parasitology主页

CellPress细胞科学
1974年,我们出版了首本旗舰期刊《细胞》。如今,CellPress已发展为拥有60多本期刊的全科学领域国际前沿学术出版社。我们坚信,科学的力量将永远造福人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