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看不清,居然是“小中风“!专家提醒:天寒地冻,赶紧预防脑卒中!

文摘   2024-11-28 16:46   浙江  

45岁的黄先生,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前几天,家人为他庆祝生日时,他突然有一瞬间感觉眼前黑了一下,然后就觉得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症状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视力又恢复了正常。一周内,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了几次。黄先生觉得自己可能眼睛有点问题,就抽空到医院想做个检查。可谁知道,眼科医生检查并仔细询问病史后,却建议他去看神经内科。

黄先生纳了闷:明明是眼睛有问题,怎么要看神经科呢?神经内科医生解释说:你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颈动脉狭窄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以致影响了视觉神经。


最终黄先生根据医生建议做了相关检查,报告出来后显示:他属于比较典型的因颈动脉狭窄、斑块脱落而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可称作小中风。这次幸好发现及时,没有造成更大的影响!最终明确病因后,黄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情况已好转!

防“危”杜渐

别让“卒”不及防成了真!

专家介绍


脑卒中,如何第一时间发现?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颜面部、上下肢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言语困难,或理解力下降;眼前视物模糊、黑朦双影;平衡功能障碍或行走困难;突然眩晕,觉得所有不动的东西都在晃动;突发强烈头疼,持续1小时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眼前复视或者视物模糊。很多时候,当我们太累或用眼过度,甚至突然起身,都可能感觉面前的东西变成双影。这时,您可以遮住一只眼睛,如果发现眼前照旧是双影,则属于正常反应,或因眼睛问题引起;如果你盖上单眼,发现视物开始变得正常,此时,就应该提醒自己是否为卒中的早期症状,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脑卒中发生了,如何应对?




一般来说,缺血性卒中-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6小时内。如果超过6小时,缺血的脑细胞已经死亡,此时“溶栓”不仅不能溶通闭塞的血管、挽救已经死亡的脑细胞,反而有造成脑出血的危险,最终病人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终身瘫痪。

医生建议:一旦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平稳放置患者,使其保持安静,不要让患者受到刺激。此时,很多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大口喘气,千万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则会导致患者嘴部闭合,影响呼吸。一旦患者出现呕吐时,切不可仰面平躺,因为平躺会使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平卧位还会使患者的舌根后坠,堵在咽喉部造成窒息,所以,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或侧卧。


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早期康复一直是康复领域专家推崇的概念,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目前普遍认为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使患者意识尚未恢复也应及早开始康复训练。脑卒中恢复的黄金时间一般认为是发病的3-6个月内。


1、物理因子疗法:如电疗、磁疗、光疗、水疗、蜡疗、超声波治疗等可以改善肩关节疼痛、肌肉萎缩、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2、运动疗法:主要包括关节的活动、肌肉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

3、作业疗法:主要是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独立穿脱衣服、洗澡、进食、床椅转移、上下楼梯、家务劳动等训练。

4、言语训练:认知、言语、吞咽治疗。可通过经颅直流电、重复经颅磁刺激、口腔感觉训练、直接摄食训练、计算机辅助言语矫正等。
 5、心理康复、康复工程:配备适当矫形器,防止肩关节半脱位、手畸形、防止足内翻及足下垂,也可以配备轮椅、拐杖方便患者转移、行走。

6传统康复技术:针灸、推拿、中药等)以及康复护理等。


专家提醒:天寒地冻,赶紧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一年当中,以冬春寒冷季节最易发病;一天当中,则以上午6点到11点之间发病率最高。做好脑卒中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1、早上出门不易过早,出门时应该注意保暖,在外面晨练的时间不易过久。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秋冬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

2、保持血压平稳,每天检测血压,适当调整降压药物。

3、避免情绪激动。情绪突然激动,对于脑血管已有病理改变的患者,很容易脑血管破裂而中风。

4、如果发生一些脑中风的预警信号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节目预告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周六(11月30日)20:20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

《相约健康》

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丨杭州电视台相约健康

编辑丨杨美娟

责编丨韩   静

审核丨陈铁武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