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数智赋能小学数学新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樱花小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副馆长凌嵘、应用推广部主任吴昱寰和杨静老师,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嘉,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丁征、副校长章伟、教培处副主任谭少春以及全区小学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出席现场活动,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在线观摩。
//////////////////////
课堂展示
活动伊始,南京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长江路小学副校长徐妍带来四年级研究课《有趣的编码》。课堂上,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拍照上传作品、逐步优化与多种语言大模型对话的提示词,获取较完善的智能作品,实现了课堂上师、生、大模型的对话。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市樱花小学校长李勤带来六年级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李老师聚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利用AR技术、生成人工智能解答拓展问题等,建构“师—机—生”三元主体的深度课堂角色转换机制,形成支持深度课堂目标达成的变革路径,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
沙龙研讨
刘嘉副院长、章伟副校长、李勤校长、徐妍副校长和两位学生代表围绕活动主题《数智赋能“智”在哪里》进行沙龙研讨,从学生与教师就数智课堂变化、学习场景选择及构建“师—机—生”三元结构新质课堂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参会老师们探索数智教育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考。
经验分享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樱花小学课程研发中心主任万璨和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樱花小学副校长柏嘉带来微分享。万老师围绕“素养导向下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汇报。借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提出未来的教学应构建起教师、学生与机器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形成“人机协同”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柏老师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入手,结合教学评的过程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阐述了技术赋能下学习的新样态,并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角色和理念的转变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凌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今天的活动真正落实了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围绕教师精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重塑学校教学形态,构建数据驱动的研究新范式。他表示,老师们在课堂上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巧妙适宜地应用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教师、技术、学生三者融合价值,重塑教育体系,促进培养模式变革。这样使得教学回归教育本质,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做到了让学习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数智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樱花小学作为南京市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校,学校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在跨学科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人工智能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未来,玄武教育将进一步深入探索AIGC在教学中的应用,构建“师—机—生”三元结构的新质课堂,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为学生成长探索更多的教育创新举措。
撰稿:刘 琦
审稿:刘春风、李 丽
审核:张恒柱
发布:徐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