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没有目标的人生,更可能成就伟大!
这句话定会颠覆了许多人的观念:没目标怎么实现理想,没目标的人生,不是虚度年华?
先别急,我们进入一个亲子教育的场景:
场景1:妈妈让孩子背诵古诗,孩子怎么都背不会。
场景2:妈妈背《道德经》,每早都会大声诵背,有时候顺序不对或者记不下来,孩子会在一边纠正,或者接上妈妈想不起来的下一章节。
2个不同场景可看出,设定要求目标的,不一定能达成效果,反而是没有既定目标的“灌输”,能碰撞出惊喜。
若想实现更多所谓的丰功伟业,目标往往会成为绊脚石,比如与探索发现、创造力、发明或者创新有关的目标,又或者找到真正的幸福之类的目标。换句话说,当最伟大的成就被设定为目标时,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近乎渺茫了。
这样说如果让你感觉不太理解,我再来说一下职场考核。
往往职场在管理上都会定一个标准,业务量用KPI来考核,但是年终评优的标准是综合能力比如出勤率、领导评价、同事投票等等。
你发现没有,但凡有一个框架评比标准,那就意味着大部分参与考核的人都会在“评定范围”内努力达标。
职场重业绩的还好评定,用业绩说话,如果没有明显业绩的,比如行政工作部门,其实就很难衡定工作的优劣。
你可以说行政工作的重要性是全盘工作成效的基础,也可以说,为人才的引进以及才能发挥提供了舞台。
可是,往往出彩的成就并没有考核标准,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当下的需求而自然生成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成绩。
比如,有一个名叫哈兰德·大卫·桑德斯的人,6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妈妈工作无暇照顾他,所以6岁的他就会给全家做饭。他一生做好驾驶员、务过农、卖过保险,中年时开了加油站。
这期间,他开始为过路的司机做炸鸡。其实就是这段时间他的厨艺得到了发挥,于是,后来他开了一家人人都知道的KFC,肯德基!
他一生中所有做过的事都不会白做,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功不唐捐”。意思是你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可能是为了实现你最终的人生意义,都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
你怎么知道当下正在做的看似无用之功是没有意义的呢?
也许你正在为实现小小目标地时,做的所有动作都有机会为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好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给自己设定一个百万财富目标,那么,他会觉得做一份文职是浪费时间,做一个市场调研更是与目标毫无链接。
我们要听从的是偶然性的召唤,而非合乎逻辑的目标。
合乎逻辑的目标无法把你导向伟大的变革,更无法令你有创新。
有时候,改变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试图去改变它——也许你已经意识到,最好的点子往往都是偶然所得。
正如开篇所讲妈妈让孩子完成古诗背诵,孩子很难完成,可无意中听妈妈每天背诵《道德经》却无意识产生了记忆。
那么我们会想,如何才能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呢?
是3岁就会背百首古诗,10岁能读懂许多著作?
其实,当我们为“优秀”定义时,那么就失去了创造机会。
过分信赖过往的经验,就会远离“有趣”。
没有趣的事物很难为我们带来创造性和尝试心,也许正在错过新奇。
而当你做某件事是带着好奇心,不断去挑战下一个有趣点时,就会有不的新发明和新创造。
拿我们的人生来说。
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你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但当你计划着未来会怎样怎样,往往这样的计划会成为你发展的阻碍。
我们要抱着寻宝者的心态,随时对有趣性、有激情的东西敏感,才能收到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踏脚石,踮起你的人生不断向上走。
所以,人生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得偿所愿的过程,而是不断发现更多可能的过程。
好奇心,是人类创造发明乃至推动发展的最大助力。
当你面对对人人都称称赞的正确目标,且自己也挑不出毛病的理念,却有一种无法实现的阻力时,不妨打碎目标,用好奇心去触碰、去尝试。
这个过程会令你源源不断有兴奋感,而这个兴奋的持续寻找中,你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所以,推荐这本《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是两位持续多年扎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美】肯尼斯·斯坦利和【美】乔尔·雷曼。
这本忆旧他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蹦出的意外火花,他们发现,如果想成就伟大的事业,自由探索比设立目标更为重要。
这将颠覆人类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并打破人类依靠目标和计划成事的文化基因,开创了“无拘无束”的创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