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富硒委在平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青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践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有关“生态”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要求,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新发展格局,推动富硒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基地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强力宣传推介,极力提升“高原、绿色、有机、富硒”品牌效应,做优做强了“高原硒都”区域品牌,富硒产业步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和新增长点。平安区富硒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繁多,交通、区位等优势明显,但是农副产品主要以原材料进行交易,现有的加工企业等级低,分类少,大多为初级加工产品。对富硒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比较缺乏,富硒农副产品的产业附加值较低。现今,人们生活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吃饱饭、吃绿色无害过渡到吃出健康,所以平安区富硒资源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三合村乡村振兴富硒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落地建设。此项目总占地面积25亩,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等附属基础设施。新建2座厂房,厂房为钢结构,2层,其中1号厂房为洁净厂房(10万级),建筑面积为4123.04平方米,2号厂房为普通标准厂房,建筑面积为4259.31平方米;新建1座仓库,仓库为钢结构,1层,建筑面积为2063.36平方米及室外附属配套设施等。总投资4205.92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1771万,占总投资的42.11%。此项目的建成,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更能新建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社会剩余劳动力务工创收,同时直接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农业扩大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
经济效益突出。项目建成后,充分发挥涉农带农机制作用,依托“产业园区(公司)+企业+合作+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将生产加工车间以租赁的形式进行发包,按每平方5元进行租赁,该项目使用面积达10000平方米,预计50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手中原料基地的建设,加快产业园加工产业的发展,完善原料到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效益,该产业园可提供就业岗位约 80 人的用工需求。
社会效益与日俱增。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可促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畜牧养殖及畜产品加工,形成一定的地区产业特色,带动平安区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建设;还可促进商业和集贸设施等流通业的发展,可繁荣市场和方便当地人民群众,极大促进消费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从产业区域布局和城镇化发展来看,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意义,将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给第三产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带来更大的商机。
生态效益潜力巨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使企业进入园区就可购置安装设备,筹备生产,既解决企业无生产场地困难,也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同时,以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产品为目标,从源头较少和避免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高水平的平衡,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的生态屏障功能。
监制 | 蒋友谊
审核 | 祁晓翠
编辑 | 赵春燕
来源 | 区富硒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