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大赦天下诏书原文

文化   2025-01-02 23:55   四川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道诏书,其颁布的时间节点在明朝历史上极为敏感,对大明的未来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诏书即为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的一次大赦天下所发。
按历史上的很多传统,一般大赦天下,对应的都是新皇登基这样的皇族改天换地大事项,而洪武十三年显然不符合这一点。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进行大赦天下?今天,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大赦天下诏书》的原文,朱元璋在诏书中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
诏告天下曰:朕以菲德,托于万姓之上,奉天勤民,于兹十有三年矣。间者宰辅非才,肆奸乱政,朕思创造之艰难,念生民之不易,按法诛之,恐陷于不义者,于心未安。昧于知人,实朕之过。上天垂戒,朕甚惧焉。可大赦天下,除十恶不宥外,洪武十三年五月初三日以前己未发觉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军民已有定籍,敢有以民为军,乱籍以扰吾民者,禁止之。自洪武初至十二年终,军民逋逃,追捕未获者勿复追。太平、镇江、宣诚、广德、滁、和今岁夏秋税粮,免其征。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呜呼!居高听卑,仰天心之可格;省躬知过,冀人事之克修。布告臣民,想宜知悉。——《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
诏书的开篇,朱元璋感慨自己登基治国已然度过了十三载的春秋。
接着,朱元璋以充满自责的笔触,阐述了此次大赦天下的缘由,即自己未能明察秋毫,致使奸臣当道,正如诏书原文中所言:间者宰辅非才,肆奸乱政……昧于知人,实朕之过。
朱元璋这位一向强势的皇帝,在这次的诏书中罕见地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错误与自责。那么,究竟是何人何事,竟能让朱元璋都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呢?
结合“洪武十三年”以及“宰辅”二字,个人认为朱元璋这次大赦天下的直接缘由,便是明洪武十三年正月爆发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洪武十年升为左丞相,却搞党争,构建自己的势力,把持朝政,对朱元璋阳奉阴违。朱元璋意识到皇权受威胁后,以谋反罪将其处死。
朱元璋虽然因自己识人不明而决定大赦天下,但在具体规则上并非一概而论,而是有所限制。
朱元璋设定了时间节点,即案定在洪武十三年五月初三日以前才放,并且明确了一条门槛条件,那就是“十恶不宥”的人不放。所谓的“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等。
同时朱元璋不光放犯人,他还对部分朝廷不合理的政策进行调整,比如山西有两万四千多户被强行编入军籍的百姓,朱元璋认为引起民怨,因而全部都恢复为民籍。
朱元璋做这么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在诏书的结尾处,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居高听卑,仰天心之可格;省躬知过,冀人事之克修”,身居高位要倾听民声,希望感动上天;反省自身过错,期望世事改进。
最后想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颁布大赦天下诏书的这一年对大明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正如我开篇所言,这一时期敏感且影响深远。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终结了千百年来君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使得大明皇帝的集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见解,若您有不同观点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明朝皇帝遗诏:朱见深朱祁镇朱瞻基朱高炽万历隆庆帝朱常洛崇祯嘉靖朱元璋朱厚照朱祐樘
我正在打造明史爱好者的万人社群,欢迎您【回家】,目前群人数700+,希望找到志同道合朋友,可先加我,由我拉入群。

袁载誉读明朝
大家好,我是95后草根文史撰稿人袁载誉,25年计划致力于打造万人明史交流社群,源于儿时热爱,自23年4月起,我专注于明朝历史学习,传播明朝的制度、人物与生活状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