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中校同志,常年念叨并幻想的场景就是转业之后,日子多么多么的爽。
副团转业回去,每天上班打个卡,迟到早退问题也不大,中午开始就有饭局,下午打牌,晚上几个人聚一聚……
如此想法既不实际,也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身份,而且副团也算是单位的领导了,每天都是这么个想法,实在是起到了不良的引导。
![]()
也许这位领导的想法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给那些少校以至于上尉的年轻干部,画了一个有毒的饼——坚持坚持,等到了中校副团了再走,到那时候,享不尽的安稳,躺不尽的平。
干部在部队干,确实比地方付出很多,特别是基层的老野,转业安置作为一种期盼,的确是支持很多人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在部队调得比地方快多了,副团安置,大部分能保证一个四级调研员的位置,这对于一个普通县市区域的公务员来说,可以说是终其一生的理想归宿。有着部队的制度红利,熬个副团,成了许多干部的“小目标”。
但是说,真的熬到副团转业回去,人生就是“船到码头,车到岸了”吗?
现实是不会轻易让你躺平的。
当前的大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大,地方的公务员工作压力更大,而且公务员的工资,将继续降低,以前那种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组织上处理躺平的干部,方法很多的,躺平不是你想混就能混的,躺平真的很难。以前,确实存在一些正团干部转业,享受着调研员的待遇,年龄大了,级别也比周围的人高,转业一报道就公开宣称“我不会用电脑”,“我不会打字”。这种故事流传回老单位,居然成了激励年轻军官奋斗的动力,也实在是神奇。改革之后,这样的情况,从制度上就能避免了,中校转业已经在大幅降低了,上校以后基本上就奔着退休去了,地方也是要年轻转业干部来干活的。 有些人总是一厢情愿,觉得自己想躺就能躺,你混的话肯定有人知道你混,军转干部到地方,享受着公务员的编制,周围的同事都盯着你,谁都不傻,大家会纵容你躺?作为一个“外来户”,不积极融入集体,只想边缘化,真的是给军转这个群体带来负面的评价。所以说,想法归想法,吹吹牛就行了,不要幻想、不要当真。不要把部队的制度红利当做回地方躺平的资本。事实上,目前转业回地方的,没有听过谁躺平,灯红酒绿的特别少,大多都在闷头苦干。那些极少数在炫耀自己“躺平”生活的人,不过是想在中年群体中,标榜自己是所谓的“人生赢家”而已。
文 章:碧海散人
图 片:来源于网络
编 辑:复转君
投稿邮箱:34770023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