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战友,原本前途光明却被迫转业,如今又遭妻子嫌弃

职场   军事   2025-01-31 09:39   贵州  


本文经授权转载。
战友和我一起喝酒聊天时情绪低落,他告诉我,他们两口子最近闹矛盾,妻子直言要离婚,竟声称嫁给他还不如当初嫁给那个和也是相亲认识的士官
战友李亮曾经和我在同一个部队服役,前几年转业回来后,安置在我所在城市的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工作。
李亮是在师修理营技术员岗位上转业的,而我长期在师属某兵种团工作,因此虽然同属于一个师的战友,但以前互相并不认识。因为都出身于同一个老部队,所以相互熟悉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日渐熟络起来。每次参加所在城市的退役战友聚会时,我俩总要多喝几杯,私下里也经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李亮这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中等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平时话也不多,遇到陌生人时更是没什么言语,一看都是当年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他媳妇叫小雪,我也曾经见过两面,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印象中性格爽朗、待人热情大方,和李亮偏内向的性格完全相反。小雪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师范学院门前开了一家烘焙店,我曾经进去过一次,环境整洁干净,不大的铺面收拾的精致温馨,可能是因为甜品蛋糕制作精美,口碑不错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热情外向的性格招来了一批回头客,因而在我们这座不大的小城市里,也算是比较有名气,生意一直不错。
李亮这个小伙子性格内向,而他媳妇热情外向,加之两人目前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小雪在家中可谓是说一不二,是个典型的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格局
在我的认知里,传统的婚姻里,两口子都是强弱互补,虽然男强女弱的组合比较常见,但谁又规定不允许妻子比丈夫强势呢?所以每次见到他俩时,也总会觉得是非常般配的一对。因而听到李亮说他正和小雪闹离婚的消息,我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虽然对他家里情况了解并不多,对他媳妇小雪更是谈不上熟悉,但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劝和不劝离,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更何况两人生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聚会时李亮曾拿出手机中的照片给我看过他们的全家福照片,一家四口笑意盈盈、其乐融融,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子。
就这样一个我眼中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怎么还会闹离婚呢?我有些想不明白
通过李亮断断续续的描述,我才了解了他们两口子之间的恩恩怨怨……
李亮老家在本市下属一个县里的偏远乡村,从小生活在靠近祁连山的一座村庄里。据他讲,家里从小生活就比较拮据。虽然祁连山冰川上源源不断的雪水滋养了那片不大的绿洲,但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也只能保证全家的温饱。贫穷的生活给他种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小知道生活的不易也让他比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们更为懂事,知道生活的不易。
在父母基本都是小学文化程度的情况下,李亮硬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刻苦一路读书读了出来,最终在高考时考上了位于华北地区一座铁路名城的军校。据他讲,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上军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军校四年毕业后,李亮被分配到了我们师的修理营担任排长,在部队期间,先后担任过副连长、连长,转业前担任师修理营技术12级工程师。
李亮和小雪是在他担任副连长期间相识并结婚的。据李亮讲,小雪从小就对军人非常崇拜,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女兵,但是在各种因素制约下没能成功。高考落榜后,便像其他城市姑娘一样,家中掏钱学了一门小手艺。20岁左右就开始工作,开始是在一家蛋糕店打工,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熟悉后,就自己在市区开了一家烘焙店。
小雪没有成为一名女兵,便想做一名军嫂,只愿意和当兵的男子汉处对象,因此身边的亲戚和朋友给她介绍的都是在部队服役的军人。据李亮说,小雪曾告诉他,自己前前后后见过七、八位未婚的军人,但都不能完全符合小雪的期许,因此也没有正式确立关系,而是当作普通朋友交往——直到遇见了李亮。
当时李亮还在部队担任副连长,正在家中休假。期间高中时的班长组织同学聚会,他便高兴地来到市里参加。席间,几位热心的女同学得知李亮还没有女朋友,当年唯一考上军校、品学兼优的“班宝”竟然还是单身,这怎么行?于是在聚会时就开始密谋,聚会结束后,硬拉着李亮去了她们熟悉的一个地方——小雪的烘焙店,介绍老板娘小雪和李亮认识
李亮告诉我,小雪曾经告诉过他,当初她之所以选择了李亮而不是其他人,主要是因为李亮是军官,她认为李亮会有更好的前途,所以才选择了和自己交往并最终结婚。当时还有一名追小雪追的很紧的士官,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能说会道,尽管已经回到了部队,但每天都会给自己打电话,遇到节日和特殊日子,肯定会给自己送上礼物。直到小雪告诉那位士官,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军官男朋友之后,那位兄弟才停止了对她的追求。
尽管这话让李亮听了有些不舒服,觉得妻子过于现实,但毕竟自己当时已经抱得美人归,于是也就没有再计较什么。
两人经过近两年的相处,各方面都觉得非常合拍。于是在李亮担任连长第二年休假探亲时正式结婚,并度过了一个蜜里调油的婚假。休假结束后,李亮便返回了部队,继续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但无论工作再忙,李亮每天也都会抽出时间和小雪通几次电话,晚上还会偷偷地拿出手机和小雪视频聊天。那段时间两人的感情十分和谐,用腻歪来形容都毫不过分。
小雪会告诉李亮自己每天有多么想念他,会告诉李亮今天在开店时遇到了一些好笑的事情,偶尔也会向李亮抱怨遇到了一些奇葩的客人和无理的要求,开玩笑似的抱怨李亮都不能陪着她,在电话中和李亮耍耍小脾气……
在李亮返回部队后一个多月,小雪在电话中告诉李亮,自己到医院检查,已经确定怀孕了……
但这份喜悦没能持续多久,李亮便感受到了妻子的变化——分享的开心事变少了,聊不完的情话也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刚开始只是抱怨李亮不能陪着自己做胎儿产检,开玩笑似的说自己仿佛结了个假婚,慢慢地,就开始了指责和哭泣。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加之边疆地区条件相对内地较为落后,因而两人只能两地分居。不能经常陪伴在妻子身边,李亮也感到很内疚,所以无论小雪如何对自己耍小性子甚至发火、指责,他都是陪着笑脸好言相劝,好歹当时的小雪也算通情达理,很快便能原谅他。在磕磕绊绊地磨合了一年后,在婚后的第二年,小雪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她甚至把自己当年在市区繁华商业街辛苦经营的烘焙店都忍痛转让了出去
根据预产期,李亮也早早请假赶回了家乡,准备亲眼见证自己的女儿诞生那一刻。月子里,李亮包揽了所有的照料工作,洗尿布、换衣裳、哄睡觉、给女儿洗澡,由于小雪注重身材保养,加之母乳不足,因此还要担负按时冲奶粉给两个女儿喂奶的任务。由于一胎生了两个,所以经常是刚刚照顾好一个,另一个却已经开始闹腾。那段时间,李亮说自己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不超过三个小时,幸好年轻力壮,要不然非垮了不可。但看到两个粉嫩可爱的女儿和产后虚弱的小雪,他就觉得责任在肩,什么苦什么累都不值一提了
一个多月的假期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中非常充实。休假结束前,李亮专门回到村里,把自己的母亲接到了家中,想着他归队后,由母亲继续照料小雪和两个孩子。
二人世界突然变成了四口之家,李亮猛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这种责任压力也促使他更加坚定了干好事业的决心。他告诉我,当时他的确下决心要在部队好好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收入将一双女儿好好培育长大。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正准备甩开膀子在部队里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时,后院却起火了。
从农村出身并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和城市长大的小雪,两人在生活习惯和认知理念上差异极大。李亮归队后不久,小雪便开始在电话中频繁地向李亮抱怨婆婆和她之间的种种矛盾,比如她为了哄孩子睡觉,从网上买了两个电动摇篮床,花了1000多块钱,但婆婆却觉得小孩子哪有那么娇贵,扔在床上让她哭闹就是了,哭累了自然就睡着了,说小雪纯粹是浪费钱。为了让女儿睡眠更加舒适,换洗方便,小雪一次性给女儿买了6件抱被纯棉襁褓,总共不到800块钱,婆婆就批评小雪乱花儿子辛苦挣来的工资,认为小雪现在生孩子没有收入,就要能省则省,她的几个孩子从小就用小棉被包着,不也健康长大了?并明里暗里提醒小雪,说她是个体户,收入不稳定,而自己儿子是军官,即便转业也是公务员,旱涝保收,所以小雪是高攀儿子了……
李亮尽管有心调合,但驻地和家乡相隔几千里的路程,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只好一边给小雪陪着好话,一边又安抚母亲的情绪。
但矛盾终于还是爆发了。在母亲来到家中三个月后,妻子小雪和母亲之间终于爆发了一次较大的冲突。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给李亮打去电话,告诉李亮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
李亮的母亲重男轻女,本来就对儿媳没有给他们家生个孙子非常不满意,经常在言语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原本小雪但小雪却反驳道,无论是男是女,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培养得好,今后有出息就行,如果不好好培养,即便是个男孩,长大了也只能给别人打工糊口。这句话刺激到了婆婆脆弱的神经,因为李亮的父亲虽然已经60多岁了,依然和李亮的大哥在南方打工。
面对这个不听话的儿媳妇,婆婆积压几个月的怒气瞬间迸发,大哭大闹一通之后,一怒之下收拾东西离开了儿子的家,回到了村里。而小雪则委屈地向李亮抱怨,他的妈妈是如何强势且不讲理,卫生习惯实在太差,甚至因为自己母乳不足在网上订购的进口奶粉,婆婆都觉得是一种奢侈浪费,她给孩子在网上购买的一些婴幼儿护理用品,婆婆也认为是乱花钱。
小雪告诉李亮,自己实在是受够了这样的生活,希望李亮能够看在两个女儿的份上,能体谅她的不容易,多回家陪陪她,帮帮她。
但李亮身为一名现役军人,而且担任连长,当然是不可能想回家就可以回家的。而且从李亮自己内心来讲,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刚刚略有起色的事业前景。所以只能故伎重施,温言相劝,一边打着马虎眼敷衍,一边哄着媳妇开心。
刚开始的那些日子,这种方法还有些许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雪越来越不能忍受这种丧偶式的婚姻生活,最终给李亮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能回来陪她,那干脆就离婚吧。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李亮终于被这句话惊醒,请事假回家和小雪沟通无果,返回部队终于下定了转业的决心。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年底递交的转业申请被师装备的首长无情地打了回来。
得知这个消息,李亮反而心头一阵轻松,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也不想这样离开部队。但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小雪时,却换来小雪的痛哭流涕和情绪崩溃。
本来李亮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经尽力,而得知这个结果之后小雪会放下让他转业的这份执念。但谁知小雪却铁了心要李亮转业回到家乡,不但没有就此死心,反而继续三天两头打电话哭诉自己的不易,甚至逼迫李亮写下一年之内转业的保证书,否则两人必须离婚。
无奈之下,这一年的李亮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先是把自己挪到了营里的技术岗位,最终在第二年的年底,以修理营技术10级技师的身份,如愿以偿地被批准转业,回到家乡,陪伴在了妻子和一双女儿的身边。
转业回来后,因为职务较低和技术干部身份的原因,李亮最终被安置在了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工作。这是一个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市委、市政府机关各部门公务车辆的派遣使用。因为性格内向,加之家中缺少人脉资源,李亮转业回来已经五、六年了,但在个人职务上却没有任何进步,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科员。刚开始那两年,李亮还有些愤愤不平,年龄也已经30多岁,如果还在部队工作的话,目前至少已经走上了正营职的岗位。而现如今,尽管自己尽心尽力工作,但转业回来五六年时间了连个副科长都没有当上,这分明就是用人不公。
自从李亮回到家之后,小雪特别开心,终于有人可以帮她分担压力,也可以每天看到丈夫的身影。看到李亮刚转业上班那两年心情不好,她常劝李亮说:“转业回来,咱们俩就好好过日子,至于当不当官无所谓,一家四口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亮也慢慢地接受了现实,对自己的仕途不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希望。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工作时间按要求完成分内的任务不好。工作之余,他开始醉心于烹饪,并在给两个已经上幼儿园的女儿做各种美食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甚至专门为此下载了一大堆菜肴制作的视频。
家中的生活水平特别是餐饮质量提高了不少,但此时的小雪却不满意了。
自从两个女儿上了幼儿园之后,小雪又重操旧业,盘下了师范学院门前的一个门店,重新开始了她的烘焙店事业。经过了前期的冷清,但仍坚持高品质和温情网格,生意一天好过一天,事业也越来越红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雪越来越觉得李亮不顺眼——一个堂堂男子汉,当年的军官,如今却像个胸无大志的家庭妇男一样,每天只喜欢围着锅台转,没有一点事业心和上进心。而李亮以前的一些同学,同样是在政府机关,基本上都当上了科长,有的甚至已经担任了县区的常委或市局的副局长。
于是越看李亮越不顺眼,从刚开始的劝说,到后来的批评、指责,两人之间又开始了一轮新的争吵。所不同的是,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俩人的争吵是为了李亮能够转业回家照顾孩子。而如今的争吵,却是因为小雪觉得李亮胸无大志、甘于平凡。小雪如今俨然一副女强人的模样,每月稳定收入两、三万元,比李亮每月三、四千元的死工资要高十倍左右。
李亮告诉我,他在家中完全没有一点话语权。只要两人一开始争吵,小雪动辄就指责他:“你所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包括这套房都是我挣的,你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这么强硬?”甚至在一次争吵中,说出了那句让他非常沮丧的话:“我当时真是瞎了眼看上你,早知道你这样,还不如选择那个士官,至少人家现在生意做得也不错!
李亮告诉我,现在的他真的非常苦恼,有时会想着干脆离了算了,却又怕苦了年幼的女儿。但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迟早会精神崩溃。
谁能告诉李亮,他到底该怎么办呢?


文      章:坐把人生细思量‍‍‍‍‍‍‍

图      片:来源于网络

编      辑:复转君

投稿邮箱:3477002361@qq.com

复转人生
分享故事,服务战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