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好的“和亲”,背后全是公主们的眼泪

文化   2024-10-18 08:54   山西  
     
        “涟漪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往一湖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到很远的地方。随着波纹的不断扩散,受其影响的人会越来越多。靠着这些波动能量的传播,才能让我们的目的传播得更远。



       从前天晚上开始下的、很像夏天暴雨的这场秋雨,其影响也是挺大的。除了天气转冷、耽误农活之外,它还阻碍了很多人昨天的行程,比如说我昨天下午的抄经,就没能去成。
       因为雨实在是太大,还是不停气地下,我全天都没能外出,只能在屋里呆着,听完了《慢读庄子》,又找出一部《大宋帝国》,继续一章接一章地听着……
       听着听着,就想到了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哪年发生的,想到了自己因为有事打扰,还有几期的《文明之旅》没有听。于是,我又找出该系列视频的第1031期,听了两遍,然后今天早上就不用再絮叨秋雨,而是改说与和亲有关的事儿了。


      公元1031年,发生了一起和亲的小事儿。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和亲不是北宋王朝把公主嫁到大辽或者西夏,而是两个游牧政权之间的政治联姻,大辽国的某位公主嫁给了西夏刚刚登基的国王李元昊。
       这就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了,每次提到和亲,不都是中原的公主姐姐(真假暂且不说)哭哭啼啼地远嫁到北方的蛮荒之地吗?按照我们对和亲的惯性思维:和亲,不光带去了丰厚嫁妆和先进技术,还缓解了两国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民族融合……
       罗胖子提醒我们:这些话都是写在历史课本上的,但不一定就是真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就是假的。

       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把汉家女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开始,"和亲"便成为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外族政权进行政治联姻的普遍选择,如汉代"昭君出塞"、唐代"文成公主进藏",都是家喻户晓的和亲故事。
        游牧民族南下,本就是为了抢钱抢吃的,也是需要支付战争成本的。现在好了,你们不用发动战争了,我们直接把钱和东西送给你们好了。从今以后,咱们就是翁婿关系,以后两家也还是舅甥关系的。


       问题来了,和亲到底有没有用呢?除了能缓个一两年之外,基本上是没啥大用的。草原皇帝们才不管什么南边的老丈人或是大舅哥会不会被气到吐血呢,家里缺啥了,骑上马就到南边去抢,公主要是敢拦,直接就咔嚓了。
       明知道没用,中原皇帝们还是乐此不疲地送着闺女,一方面是扰乱草原皇帝们的后宫,一方面就是拖延时间了,等到我这边准备好了,再狠狠地把这些熊女婿或熊外孙揍一顿。
       于是,“和亲”就成了双方政治博弈的辅助手段,用了总比不用好。


        到了宋朝,这类事儿却基本上没发生过。
       北宋朝廷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和亲的可行性,君臣间也就此事展开过讨论,但最后还是否决了。他们权衡利弊,觉得采用以"岁币"赎买和平的手段更为妥贴,我家里有钱,嫌少可以多给你点,就别再霍霍我家闺女了。

       更深层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强烈的民族偏见。宋朝从皇家到官方到民间,都充满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优越感。即使是汉化相对成功的辽国,依然被视之为山寨版的"夷族",心底里是瞧不起的。至于西夏,根本就是群野蛮人。那个李元昊,不是连儿媳妇都抢吗?
        二、岁币比和亲带来的和平更稳定。宋朝经济发达,有增加岁币支付的经济基础,以此换来了长达百年的安定和平。是给草原人拿了些钱,但是繁荣的边境贸易又把这些钱给赚回来了,是桩好买卖。
        三、拒和亲增岁币渐成惯例。以"文治"为特色的宋朝,从一开始打破了以军事手段决出胜负、收复失地的惯性思维,优先考虑通过谈判、赎买等和平方式收回失地的新思路,并且一直认真彻底地执行着这一国策。
        简而言之,就是宋朝有比和亲更有效的手段,自然就用不着再把汉家女子往火炕里推了。


       最后,罗胖子在总结和亲现象背后的深度社会问题时,用了“涟漪效应”四个字:和亲,就如同投在水里的一块石头,石头的份量轻重不一样,所产生的涟漪大小也不一样。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先这么一块一块地投着,至于哪天能出现奇效,就看机缘了。



焦际空间
记录平凡日常;随时随地感悟;坚持原创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