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下雨了,虽然说只下了十几分钟,但我还是找到了在屋里待着的理由,因为我想把欠下的几年《文明之旅》给快点听完,而这是需要专门腾出时间去听和看的,不像《大宋帝国》那样,可以边做事边听。
因为是倒着往前听的,这回听的是《文明之旅•1030》。
这一年,是宋仁宗天圣八年,辽圣宗太平十年。2月的一天,宋朝老将曹玮去世,让仁宗皇帝悲痛不已,北宋不是缺将吗?每一位百战名将的离世,都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曹玮这辈子,主要是在防范和监视西夏蛮族的第一线。宋军以步兵为主,面对西夏骑军有着天然弱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曹将军只能“结硬寨打呆仗”,大力修筑堡垒,开挖战壕,跟古长城连成了一体。这样一来,西夏再派骑兵来抢掠,就占不了什么便宜了。
对于前线严重缺乏战马的窘境,朝中大员们自然是很清楚的,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惜,北宋的马政建设一直不尽如人意,战马数量始终严重不足。
由于一开始就没有西北战马产地,宋朝不得不依赖牧监来养马。然而官僚们不管干啥工作,总是程序复杂、成本高极、效率极低的。每年养成的马数量很有限,能当战马使用的就更少了,多数马都被分配到各个驿站送快递了。
王安石变法时,专门制定了保马法、户马法等政策,大力鼓励民间养马,但也没能有效解决缺马问题,最终只能依赖从吐蕃和大理采购马匹,量少价高不说,质量也远远不如北方战马。
冷兵器时代,拥有大量骑兵的军队,能够在战争中占据很多优势,比如骑兵的高机动性,让他们的行军速度高得吓人,能够发动一场场的闪电战和迂回战。同时,以骑兵为主的军队,还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让步兵为主的军队打又打不过,追又追不上,很是憋屈。
若是骑兵再披挂重铠的话,就会化身重装铁骑,拥有无与伦比的冲阵能力和战斗力,更成了所有步兵的噩梦,比如说西夏的铁鹞子、金国的铁浮屠,《水浒传》中的连环马也算。
对于建制内的少量骑兵,宋国将军们也舍不得集中起来使用,进行长途奔袭、迂回突击等操作。骑兵们只能做为步兵部队的辅助,要么是侦查、试探,要么承担增援、追击等任务。
骑兵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但仗还是要打的。这种打法不行,就换另一种打法呗,咱不再跟草原骑兵硬碰硬了,咱跟他比科技。
不得不承认,农耕民族的发明创造能力是远超游牧民族的,比如说曹将军,他的军队中就配备有远距离的武器(比如床子弩),甚至还有火器。正因为缺马,宋军早早就把火药用在了战场上。最早的枪、炮、手雷的原型,都是在那时候出现的。
还有战法上的转变,牧民们出来打仗,都是为了抢钱抢粮食,其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往往较为薄弱。一旦遭遇风险或面临失败,这样的军队立马就会四散而去,根本不会殊死搏斗。针对他们这一短板,中原军队采取近身肉搏的方式,杀得他们怕怕的,再也不敢横行无忌了。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随着先进武器不断投入战场,骑兵的作用是越来越小的,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罗胖子最后说:从来没有什么凭空出现的“创新”。往往是因为其它的路实在是走不通,人们才万不得已之下,人们才会另走一条新路出来。
关于战马的故事,我还想起了前些年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广禅侯传奇》。
也就在北宋时期,有一位普通民间兽医,阳城县山头村人常顺,因为帮宋军医治战马有功,被宋徽宗钦封为“广禅侯”,剧中还有李师师的戏份。
真专家们认定,常顺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授官最高的兽医,也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授官最高的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