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17年的“两弹一星”元勋:我愿以身许国

文摘   2024-06-27 12:13   广西  

当邓稼先喊出他隐藏17年的真名时,两人泪流满面,很多人对他的名字很陌生。


他的老师叫叶企孙、赵忠尧,他的学生叫李政道

他是错失3个诺贝尔奖的物理牛人,面对祖国的召唤,只说6个字:我愿以身许国。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邓稼先曾动情地说:“叫你王京几十年了,今天,就让我叫你一声王淦昌吧。”

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除夕夜,在戈壁工地篷两位科学家的对话,话音未落,二人早已热泪盈眶。

王淦昌感慨万千,从1961年到1978年,他隐姓埋名整整17年,消失在戈壁滩上,妻子和孩子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干什么,但他无怨无悔。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同学倒在侵略者枪口下的情景,1926年,他愤愤不平地问老师叶企孙,为什么侵略者如此嚣张,叶老师红着眼睛一拳镭在桌子上,喊道:“如果国家强大了,谁还敢欺负我们,只有科学才能强国。”

叶老师的话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

在德国官派留学4年后,27岁的王淦昌受竺可桢邀请去浙江大学任教。学生发现,这王教授特别穷,女儿出生时连奶粉都买不起,而且,他还有一个奇怪的举动,每次跑空袭警报时,总是第一时间护着一个小盒子,学生猜那里面肯定是王教授最值钱的东西。

然而,学生们不知道的是,抗战爆发后,王淦昌就把家里所有的财产,甚至妻子的陪嫁首饰都捐给了前线,以至于家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而他手里紧紧捧着的东西,是从德国带回来的一小块镭,他坚信,等战争结束后就能搞科学实验,我们祖国一定需要它。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回专家,并要中国归还在朝鲜战争期间,购买苏联武器装备欠下的350亿元债务。

一位苏联专家临走前私底下还说:”我们离开了,但你们还有王淦昌。”

此时,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在苏联从事基本粒子研究,而他刚发现了反西格马夫超子,他这一发现,瞬间轰动整个世界,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了诺贝尔奖门口,但他甘愿放弃一切,将节省下来的5万卢布(价值15万美元)交给驻苏大使,说:“我愿为祖国还债。”

随后消失于公众视野,从此西北无人区多了一个王京,而这一去就是17年。

当时荒芜的青海实验基地里,他是年龄很大的科学家,而我们的祖国又迎上了“三年困难时期”,颗粒无收,大家太饿了,连野菜都被挖光了。

很多科学家患了浮肿病,双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只好光着脚走路,钱三强见了心里特别难过

王淦昌就勉励组员:“饥荒岁月,都饿呵,只要饿不倒就要坚持干,不干就没出路。”

他始终在一线,领导了上千次原子弹起爆装置的炸药爆轰试验,用一生践行“我愿以身许国!”

1978年,他告别了王京的身份,归来时,已是满头银发,人们才发现下,这位“王老头“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淦昌。

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国际声望,挺起了国之脊梁,我们不要忘记他。

像王老这样的国之脊梁还有很多,在这本书里,我们的孩子应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是他们托起了国家和民族的辉煌和未来。

当年,我们的先辈只有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主要“兵器“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颗不知疲倦的大脑,挺起了国之脊梁。


初月悦读
分享我的悦读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