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没回过一次老家,父亲至死不知他在干什么,30年后母亲才从报上得知他的事迹泪流满面,他就是为国隐姓埋名30年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年逾九旬,他捐献超过2000万,他说“我的捐赠,希望起到‘种子’的作用。”
1958年8月初,黄旭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出差,他行李也没带,到北京后,才知道他要参与核潜艇项目的研制,并被告知:09工程选中你;这项工作是高度机密,要干一辈子;要一辈子做无名英雄。
黄旭华欣然接受,因为日寇侵华的情景他永远难忘,他1924年出生于广东汕尾一个医学世家, 1937年日寇侵华祖国满目苍夷,他决定放弃学医的梦想,要学航空或者造船。194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后进入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工作。
那时,美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苏N级核潜艇开始服役,英法正实施核潜艇研制计划,我国的核潜艇研制已迫在眉睫,赫鲁晓夫甚至在他的回忆录说: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面对各种声音,我们的领袖铿锵有力地说到: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可是这谈何容易,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初,核潜艇长啥样没人亲眼见过,更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
不知长啥样,就用外交人员带回国的玩具模型做参考,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不是还有我们老祖宗的算盘和尺子吗
黄旭华就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在海量的文献里查找,去粗取精,寻找着核潜艇资料的蛛丝马迹,再把这些零碎的资料分析整理成设计方案。
当时遇上3年饥荒,他们一边种地养猪修猪圈,一边搞研究,逐一攻克核潜艇研制的难题,谁知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加之技术力量不足,项目研究被紧急叫停,直到1965年,新中国核潜艇事业重回正轨,黄旭华带领团队依靠此前的设计方案和数据积累,很快突破最为关键的七项核心技术,完成了首艇总体方案设计与技术论证工作。
1970年12月26日,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而这艘艇所有的设备材料管道,全部是我们中国自己造的,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进行300米极限深潜试验。
然而在试验前不久,美一王牌核潜艇还没潜到200米就沉掉了,为了稳定军心,64岁的黄旭华亲自带队下潜300米,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同年9月水下弹道导弹试验发射成功,使中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的强大威慑力。
30年,黄旭华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但对于家人他深感愧疚,父亲走时他没能送最后一程,父母写的信他没法回复,他如然间蒸发一般,弟妹们以为他不要这个家了,母亲也有些怨言,旁人更骂他是不孝子。
直到1987年,母亲看到《文汇月刊》中一篇题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报告文学,里面只提到一位叫黄总设计师的人,但还提到这位黄总设计师夫人的名字时,黄旭华 93岁的老母亲泪流满面,才得知三儿子三十年不顾家的苦衷。她召集一家老小,郑重地告诉大家:“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母亲见他最后一面后安详地走了。
面对荣誉和奖金,黄旭华说黄纬禄和彭士禄的贡献不比我少,并把获得的奖金捐出去。
读英雄的故事,令人动容,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是他们挺起祖国的脊梁,是他们托举我们向前,他们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有的甚至是一生,才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在风云变幻的风浪中傲然屹立!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