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县委书记使用的藤椅,这是他的办公室,他用的被褥有78个补丁,他穿的鞋袜破破烂烂。
1966年2月7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占用新闻节目的时间,用1小时20分钟,播出了一篇17000多字的人物通讯,此时,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了河南、兰考,都知道了他的名字焦裕禄。
1962年冬,在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60年代的兰考县是个穷窝,这它地处黄河最后一道弯,一眼看不到头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白茫茫的盐碱地。
而1962年,兰考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整个县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和烧煤所淹没,车站的屋檐下许多逃荒的灾民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
一部分干部甚至不愿留在兰考工作。
焦裕禄看到这一切,心痛不已,这是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这里有36万勤劳的人民,怎么可能放弃呢?
他决心改变这一切,他带领兰考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他身先士卒,高唱《南泥湾》;风沙最大时,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时,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水势;风雪铺天盖地时,他访贫问苦,送救济粮款。他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不到半年,他行程2500公里,查明全县共有风口84处,标定沙丘1600座,河流淤堵点62个,并逐个进行编号绘图,留下全套资料。
截至1963年底,兰考县总植树2万多亩,改造9万亩盐碱地,打造83处堵风堤,186处防风带。
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老百姓们感觉焦书记不对劲,开会时他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
而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不扣,左经常揣在怀里,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原来,焦书记患上了严重的肝病,他一直忍着巨痛,连亲人也不告诉,最后他被强行送往医院。
临行那天,由于痛得厉害,他弯着腰走向车站,一步三回头,带着不舍和牵挂,任职475天,全县149个大队,他已跑遍了120多个。
1964年5月14日42岁的焦书记离开了,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毛泽东选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他唯一的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如今,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种下的泡桐树,已成为“绿色银行”,造福千家万户。
焦裕禄的孩子们也受父亲影响,成为国家栋梁。
先辈走了,但他们的精神还在。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作为下一代我们一定要了解党史故事,了解先辈事迹,《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是几位党史研究专家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图文并茂的讲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故事。
从19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摸索了81年,到1921年,出现了新的曙光,在觉醒年代,经历了多少坎坷,又有多少先辈倒在了中华崛起的路上,翻看这套书,心生敬佩,少年强则国强,读党史,长智慧,学习党史这门功课,不仅是大人、孩子的必修课,而且必须修好,用好,一代代传下去。
关注我,带你认识更多先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