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淮阴不是今淮安

文摘   2024-11-18 10:04   江苏  

            古淮阴不是今淮安


淮阴建县二千二百多年,自公元318年晋室南渡之后,名称时有改更,疆域多有变化,加以每每杂以侨置郡县,以致头绪较为纷繁。特别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废淮阴建置,以其部分地并入东邻山阳(今淮安县),曾在明清少数人头脑里引起混乱:以为从秦朝以来,淮阴县治所就在明清时的山阳县城,淮阴即山阳的古县名,山阳即淮阴,淮阴即山阳,名异而实同。对于这一混乱现象,两淮熟悉历史的学者,曾多次郑重地予以辨正,如康照时以二十多年时间主纂《山阳县志》的淮安人张鸿烈就曾明确说过:“山阳与淮阴,本为二县。在秦时有淮阴,在晋、宋时有山阳,其地相去数十里,不得混为一也”(转引自乾隆《淮安府志·沿革》)。本来早已辨明的问题,不料近来又被某些人重新提了出来。有的人编印小册子,有的人向市内外报刊投寄文章,特别是市内有家报纸,在去冬今春,曾分五次连载了叫《古淮阴溯源》的文章,硬说古淮阴即今淮安。这些文章,虽然在专家学者和广大有些地方历史知识的人只是以一笑置之,但是,正如西方一个人说过的:“谣言重复三遍,也会变成事实!”现在,谣言不仅在一些人头脑中产生困惑,甚至还骗得极少数有相当文化的人信从,一家电视台的一个谈运河节目的主持人就是!
现在正值编纂淮阴市及其所属县地方志之时,这一段已了结的历史公案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市《淮海报》(1987年改为《淮阴日报》),特为此辟了《争鸣》专栏,很有必要。因为只就编纂地方志来说,“郡县有沿革,势也;沿革不明,则舆地、职 官、山川、人物,皆莫得而稽已!(清张鸿烈语,引同上)就学术问题说,如果我们连淮阴、淮安的关系,韩信、枚乘父子以及宋朝诗人张耒的籍贯都无法在今天落实,这不仅有愧古人,而且还会惹起国际上知情者的讥笑。这就是笔者这篇文章的缘起!



一、古淮阴从来就不是今淮安的前身射阳县和山阳县

“淮阴”一名,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人们熟知,秦始皇以天下为郡县,这“淮阴”县属于哪一郡呢?究竟在什么具体地方呢?让我们按有关古籍出现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考察。

《史记》以后,最早记载全国行政区划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其“临淮郡”里记载了该郡所领二十九个县中有个“淮阴”县。汉承秦制,这个“淮阴”,就是秦时的“淮阴”。郡既名“临淮”,当然在淮河附近;水北为阳,水南为阴,淮阴县境,至少是县治,当在淮河南岸。然而,淮河全长两千里,这“淮阴”究竟座落在淮河南岸的何地?《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还有这样句子:“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据《史记·项羽本记》,项梁渡江后,西北行经东阳,纳陈婴部,然后渡淮,军至下邳。东阳故城在今盱眙县东南,西北距今洪泽湖南畔古淮河入湖口约七、八十里。由古东阳往下邳还可以在今洪泽湖北古泗口对岸渡淮。正因为有两处可以渡淮,所以近代史地学家关于项梁渡淮地点,就可以有以上两处的分歧。我们撇开它不管,但可以肯定,韩信所在之淮阴,当距这一段淮河不会太远。

《汉书》以后,系统记载全国行政区划的依次是《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和《宋书·州郡志》,这几个地志中都有淮阴一名,但都未记载具体地点所在。

在古籍中首次指出秦汉淮阴县具体位置的是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人们熟知:其中《水经》部分乃是北魏以前人的著作,而学者一般认定为东汉人桑钦所作。这桑钦的《水经.淮水》中有这样的句子:

淮水又东,历客山,经盱眙县故城。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过淮阴县北,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

叙述虽然简单,但却明确了两点:一、东汉时淮河自盱眙故城东北流过淮阴县西,然后又经淮阴县北向东流去,也就是说淮河绕淮阴西、北二面;二、淮河流经淮阴县西时,有从西北来的泗水注入,也就是说,淮阴跟泗水入淮口隔淮河相望。

《水经注》文在上引《经》文第二句下作注很为清楚:

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

“角城”一名,初见于《宋书·州郡志·徐州刺史·淮阳太守》:“淮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 立。领县四”,其一为“角城”。后人考证,这一角城在今泗阳县李义口东南。“泗口”一名,初见于《汉书·刘濞传》:“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道。”后人考证,这一淮泗口在今淮阴县码头镇西北约十里处,它西北距泗阳李义口又约二十里。

《水经注》在上引《经》文第三句下作注则更为清楚:

淮水右岸,即淮阴也。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术向九江,将东奔袁谭,路出斯浦,因以为名焉。又东迳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汉高帝六年,封韩信为侯国,王莽之嘉信也。昔韩信去下乡而钓于此处也。城东有两冢,西者,即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盖投金增陵,以报母矣!东一陵,即信母冢也。……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四点:一、当时淮阴有“城”,“城西二里”,有个“公路浦”的古地名;二、此前还有个“淮阴故城”,此城“北临淮水”;三、秦汉淮阴,王莽时曾改名为“嘉信”;四、当时淮阴故城东有漂母和信母二冢。

这“城”和“淮阴故城”建筑的年代亦可进一步探讨,请看稍后出现的《南齐书·州郡志·北兖州》里的一段:

北兖州,镇淮阴。《地理志》云,淮阴属临淮郡,《郡国志》属下邳国,晋《地记》属广陵郡。穆帝永和(按,公元345一一356年)中,北中郎将荀羡北讨鲜卑,云“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无他屯阻。”乃营立城池。宋泰始二年(按,公元466年)失淮北,于此立州镇。……旧北对清泗,临淮守险……

这里,不仅叙述了南齐曾以淮阴为侨置的北兖州治所,追溯了东晋时荀羡曾在“淮阴旧镇”附近重新“营立城池”,而且还交待了“旧”镇“北对清泗,临淮守险”的形势。这“清泗”即是“清泗口”,亦名“泗口”、“清口”。郦道元上距荀羡营立淮阴城时约150年,他所见的城,当为荀羡所筑而他说的“淮阴故城”,当为的上引“旧北对清泗,临淮守险”的“旧”城。《南齐书·州郡志》所记,与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地理位置,完全符合。可以想见,这“故城”、“旧城”,就是秦汉淮阴城。

纵观《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等有关淮阴的记载,自晋室渡江至隋统一,这二百六十多年里,不管政区如何变化、名称如何改易,秦汉以来的淮阴县境,始终至少保存着县(或“镇”)的建置,而其政治中心,始终保持在泗口、角城对岸的秦汉淮阴故城或其附近。尽管古泗口在历史上因河道的变迁,曾经不断有所位移,但是其位移幅度从来不出淮河在古淮阴城转折处数里之间。今淮阴县码头(今人已简作“马头”)镇,正处在这个淮河转折处的西岸和南岸,仅就这地理位置,说秦汉淮阴故城在今淮阴县码头镇或其附近,是十分恰当的。

可是《古淮阴溯源》一文,只断章取义地引用《水经注》“淮水右岸,即淮阴也”一句,以为今淮安亦在淮河南岸,就作为秦汉淮阴即在今淮安的主要论据之一,而不理睬《水经注》前后更具体的文字,所以,这才是“不切实际”的论证。说它“不切实际”,是因为:

一、《水经》明明说淮河流经“下邳淮阴县西”和“北”,而没有说流经“广陵射阳县”西和北。大家熟知:《后汉书·郡国志》里,淮阴县是属北面下邳国管辖,而同时存在的射阳县却是属南面广陵郡管辖的。今淮安,人们公认是上承西汉射阳县(王莽称监淮亭),怎么能说秦汉淮阴(王莽称“嘉信”县)即今淮安呢?



二、《水经注》的经文和注文都明确记载淮河流经古淮阴城西、北二面,可是今淮

安只北面一面临淮河,说秦汉淮阴即今淮安,缺少淮河流经城西这一条件。

三、《水经注》的经文和注文都明确记载淮河流经淮阴县西和北的转折处附近时,有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泗水入淮处叫泗口或清泗口,而今淮安县城依淮河水道计,却远在古泗口东南五、六十里。说今淮安即秦汉之淮阴,岂非不切实际么?

或许《古淮阴溯源》作者会说:由于秦汉淮阴境域较今淮阴县境大,它包括了今淮安县全境或至少包括今淮安县城在内,而其治所却在今淮安城或其附近,而且,就大范围看,也可以说淮河流经今淮安城西和北,同样,也可以说“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至于什么“临淮守险,北对清泗”等等,均可作如是观!这更是大而无当的想法,因为照这样想下去,不要说是古泗口,就是今泗阳、宿迁、徐州……都可以说是在今淮安城西北,而且,由于地球是圆的,还可以想到西安、乌鲁木齐,甚至莫斯科、伦敦、檀香山、上海、兴化、宝应都在今淮安西北!

这里还是研读一下唐崔国辅的《漂母岸》诗句吧: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昔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诗人立足于淮河北岸的泗口,抬头望见河南的“漂母岸”,不觉发生思古之幽情,联想到秦时漂母在“此”饭韩信的故事。“此”就是“此”,崔国辅站在泗口,总不会沿淮河放眼东南五六十里,把今淮安城边的一个什么“漂母岸”当作“此”来吟咏吧!

总的说,淮河由东向西流,是纬线;具体说,淮河自盱眙东北流和入江苏境是从西北向东南流的古泗水,是经线。一经一纬,大体在今淮阴县码头镇西或北附近相交,这是历史和地理的座标。唐朝崔国辅诗,在这经纬相交处以浓墨作点,并标明了“漂母岸”三字,这些铁铸的有力史料,《古淮阴溯源》一文,不应该回避!



二、混乱产生的原因

从西汉元狩六年始建射阳县,中经东晋义熙七年分射阳县境始建山阳县,直至南北朝结束,淮阴县(包括它的更名怀恩,寿张县)与射阳县、山阳县,一直作为邻近的两个县同时分别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在明清甚至今天一些人脑中产生混乱呢?其主要原因是:

隋以后,淮阴县有三次并入过山阳县:第一次并入,是在隋大业三年(公元607)。《隋书·地理志·江都郡·县》:“山阳旧置山阳郡,开皇初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并鲁、富陵立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更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又据《初学记》,大业三年废楚州。但是,据下引《新唐书·楚州.淮阴郡》“淮阴,武德七年省”句,说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以前曾复置隋大业三年所废之淮阴县。可以估计,隋大业三年并淮阴入山阳县时间,最多不过十六年。

第二次并入,是在唐武德七年(公元624)

《新唐书·楚州·淮阴郡》:“县四:山阳、盐城、宝应、淮阴(原注: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阳县复置…)《旧唐书·地理志·淮南道,楚州·淮阴县》也说“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县”。乾封二年为公元667年,淮阴县这一次并入山阳历时四十三年。

第三次并入,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元史·地理志·淮安路》:“至元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按:这个“淮安”,据《南齐书·州郡志·北兖州,东平郡·淮安》:“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说明原是淮阴县地;又光绪十年《淮安府志·郡县建置沿革表》,说宋“淮阴县……按孝宗淳熙九年分县西北界置清河军及清河县,属淮南东路。《地理志》不载于“楚州”下,而置于‘泗州安淮军’下,又不言分淮阴地增置,疏矣,详‘古迹’。”据此,至元二十年并入山阳县的淮阴县,仅为南齐以前淮阴县的部分土地。这一次淮阴县并入山阳县历时477年,直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以山阳之清江浦及近浦之人、庆、寿、宁等乡地划入清河并多清河县治于清江浦止。而清河县作为淮阴县的继名,乃恢复唐以前淮阴县境的大半。



淮阴县第三次并入山阳县,历元明清三朝,而明朝时编纂地方志的风气更加兴盛,明朝廷明令各府州县要编纂各级地方志。而这时,淮阴早就并入山阳,淮阴县建制已不存在,所以,在编纂《淮安府志》叙述山阳县建置时当然会把秦汉时的淮阴归属于山阳县的始置。一些人读志书不求甚解,就误以为秦汉以来的淮阴,一直就属山阳。这是产生混乱的第一个原因。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它也有一个具体发展过程。大体说,从宋朝开始,府州县才普遍开始修志,但所存不多;元朝反映府州县的志书本来就更少;明永乐十六年(1418),朝廷明令各府州县要修志书,编修府州县志才蔚然成风。明朝大量出现的府州县志,为后代保存了许多可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不少属于体例完备、选材用语都很审慎的名著,但更多的却属于浅陋之作。清代许多学者,都曾指出一般明志的弊病,如顾千里《广陵通典序》就曾中肯地说:“郡邑志乘……降及明叶,末流滋弊。事既归官,成于借手。府县等诸具文,修撰类皆不学。虽云但乘餐钱,虚陪礼杷,犹复俗语丹青,后生疑误。”

就淮安府说,记载上说宋朝曾修过志书,但明朝人已不得见;元朝未修过志书:明水乐十六年下诏令府县修志,淮安府跟全国大多数府一样,没有完成,而直到一百年后的正德十三年(1518)才有薛赟修、陈艮山纂的《淮安府志》交卷。

推究正德《淮安府志》记述“建置沿革”时,既无旧志可借参鉴,只有自已埋头到大量古代史地书籍中去探索。然而,受当时地理、财力和印刷等条件所限,一般府县并不能完全具备这些古籍。不要说在明朝,就是清初还是如此,如康熙时,还曾特地下道旨文,明令各府县要备办“二十一史”。“正史”如此,何况其它。这无怪乎主纂康熙《山阳县志》的张鸿烈在淮安编纂了几年之后,把整个“志局”移居杭州“就书”,最后才好不容易竣稿。



再就具体古代史地书籍说,“二十一史”之外,主要靠唐宋各地理总志。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是比较详细的,但从南宋开始,已逐渐残缺,明正德《淮安府志》修纂时,大约已见不到其中的“淮南道”部分。宋朝地理总志主要有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 志》、欧阳忞的《舆地广记》、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和祝穆的《方舆胜览》。后四种,有的于郡县沿革极为简略,有的残存不及五十分之一,这些对详考山阳建置沿革,都无大用处。主要得靠第一种《太平寰宇记》。可是,跟古代许多草创的地方志一样,《太平寰宇记》行文甚为粗略。如记 述“楚州”说:“秦并楚,置三十六郡,盖属九江郡,即射阳县之地。”秦九江郡西至今江西九江,唐楚州只辖盐城、宝应、山阳、淮阴四县,其西境只到今洪泽湖东岸,哪能跟九江郡等同;汉射阳县只包括今宝应北部和淮安县地,也不能跟楚州、更不能跟秦九江郡划等号,其粗疏可见。特别是分述山阳、淮阴二县时,还出现了不少误植,如把“角城”,“南昌亭”、“都梁宫”,“公路浦”、“淮阴故城”系于“山阳县”下,把“山阳浊”系于“淮阴县”下。如果我们尽信古书,今淮阴县人完全可以根据其中“浊水,今谓之山阳浊……经县北流入于淮,即古之邗沟”等叙述,把古末口定在今淮阴县码头镇北淮河口的。看来,正德《淮安府志》很可能沿用了《太平寰宇记》的误植,而把“淮阴故城”系于“山阳县”下,不过它比较精细些,在后面又加了“去治西北四十里,秦置”等文字。清以来少数人把明朝和清初的《淮安府志》句句奉为金科玉律,这是造成混乱的第二个原因。

元、明、清三朝,黄河专力南下,夺泗夺淮入海,给泗水入淮处带来比沿岸各处都大得多的灾害。这就使淮阴故城一带,日趋荒凉,交通极为不便(这也是淮阴三次废县并入山阳的原因)。为了稍解过境大员访问有关古迹的渴望,淮安府官员就在府城修建了韩侯祠,进一步又移建了钓鱼台等古迹。这一来,少数人不仅以为秦汉淮阴就是当时的山阳,而且以为秦汉淮阴故城,就是当时的山阳县城所在。这是产生混乱的第三个原因。



三、秦汉淮阴故城,在今淮阴县码头镇或其附近

辛亥革命,民国建立,起初山阳县、清河县仍沿用旧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因避它省同名县的原因,山阳县改用历史上曾用过的淮安县名,而清河则恢复这块土地上最早出现的淮阴县称谓。新中国建立以来,淮阴、淮安两县境域虽有不少划进划出,但其大部份仍然未动;淮阴县治因原清江浦先后改为清江市和淮阴市区,1973年北迁至王营镇,而淮安县治则仍在东晋以来的山阳县城。码头镇,仍属今淮阴县管辖,虽经历史沧桑,其镇内外至今还存有关于秦汉淮阴及韩信、枚乘的大量古迹,因此,说秦汉淮阴故城在今淮阴县码头镇或其附近,证据是十分充足而不容移动的。

1987年第一期《淮阴志林》

明:本文来源于“淮安文学艺术联盟”。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号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2024

敬请您关注公众号"安东之子","安东之子"是《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语文周刊》《作文合唱团》《语文报》《鲜素材》《学语文报》《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写天下》《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学习报》《学习周报》《中学生阅读》《新锐作文》《三悦文摘》《佳作》《初中生》《漪涟》等报刊的采稿基地,其中原创的教研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用稿来源地!敬请您转发,欢迎您关注,更欢迎大家赐稿!真诚地感谢您,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安康!(赐稿邮箱:1506669337@qq.com)

安东之子
教育交流 文学爱好者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