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写作法
作者:Ashida
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细节是写作艺术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在写作中,细节描写能赋予文字以生命和灵魂,能使文字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平淡走向精彩,能将普通的故事化为令人难忘的传奇,能使读者在阅读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今日,以“细节描写”为题,开启这扇通往精彩写作的大门,仅供参考。
(一)专注观察:成为生活的敏锐捕捉者
像法布尔观察昆虫那样专注,他曾说:“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比如描写菜市场的场景:“走进菜市场,那股混杂着生鲜气息的热气扑面而来。摊位上,蔬菜们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翠绿的青菜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像是清晨的露珠不愿离去,每一片叶子都舒展着,叶脉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新鲜。旁边的西红柿,红得透亮,表面光滑得如同婴儿的肌肤,在灯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鱼贩的摊位前,水缸里的鱼在有限的空间里游弋,它们的鳞片在水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鱼尾有力地摆动,溅起小小的水花。”
(二)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挖掘深刻内涵
正所谓“滴水见太阳”,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更宏大的主题或情感。例如写一位老人的手:“老人的手,像干枯的树枝,粗糙的皮肤布满了裂纹,每一道裂纹里似乎都藏着岁月的故事。那手上的青筋凸起,如同盘踞在古老土地上的老根,顽强而坚韧。指甲微黄且有些变形,边缘带着磨损的痕迹。然而,就是这双手,曾经为子女撑起过一片天空,编织过无数温暖的毛衣,抚摸过孙辈们稚嫩的脸庞。这双手,是生活艰辛的见证,也是爱的象征。”通过这样一个小细节,展现出老人一生的沧桑和深沉的爱。
(三)感官联动:调动多种感官描绘细节
就像济慈所说:“听得见的旋律是美妙的,听不见的旋律更美妙。”描写一个场景时,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如描写海边的日出:“天还未亮,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海水味,那味道钻进鼻腔,有一种清新又神秘的感觉。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日出奏响序曲。渐渐地,天边泛起了一丝微光,那光很柔和,起初只是淡淡的橙色,像是被稀释过的颜料。随着时间推移,光线变强,颜色也逐渐加深,由橙色变为火红。这时,太阳露出了一小边,红彤彤的,不刺眼,却带着一种蓬勃的力量。那光芒照在脸上,暖暖的,仿佛给全身都注入了活力。”从嗅觉、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方面入手,多种感官的结合能创造出更丰富的体验。
(四)人物刻画:从细节展现人物性格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人物的外在细节和言行举止都是其性格的外在体现。对于人物的描写,细节是关键。比如描述一个自信的演讲者:“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每一步都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势。站定后,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神明亮而坚定,像是燃烧着的火焰,扫视全场,那目光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他对自己的演讲内容充满信心。他身着一套整洁得体的西装,没有一丝褶皱,领带打得恰到好处,颜色与西装搭配得相得益彰,彰显出他的品味。开口说话时,声音洪亮清晰,语调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从胸腔中有力地蹦出。”通过这些细节,一个自信满满的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五)环境渲染:利用细节营造氛围
就像爱伦·坡在营造恐怖氛围时那样精妙,让读者沉浸其中,环境细节可以为故事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以古老的森林为例:“这片森林古老而神秘,参天大树的树干上布满了青苔,那些青苔像是绿色的绒毯,从树根一直蔓延到一人多高的地方。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光线中尘埃飞舞,如同精灵在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一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落叶下面偶尔会露出一些形状奇特的石头,有的长满了菌类,五颜六色,仿佛是森林中的宝藏。四周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混合着树木的清香,这种独特的味道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样的环境细节描写,能把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幽静的氛围中。
(六)特写镜头:放大关键细节
就像摄影师用特写捕捉瞬间之美,特写能突出重点,聚焦于某个重要的细节。“她手中的那枚戒指,在灯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戒指的主体是一颗钻石,那钻石被切割成多面体,每一个面都像是一面小镜子,反射出耀眼的光,光芒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如梦如幻的光晕。钻石的周围镶嵌着一圈细小的碎钻,如同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主钻,它们的存在让整个戒指更加华丽。戒指的指环是用白金打造而成,细腻光滑,上面还刻有精美的花纹,那花纹像是古老的图腾,诉说着神秘的故事。”通过对戒指的特写,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的美丽与珍贵。
(七)细节层次:构建有序的细节网络
就像建筑有其结构层次一样,文章的细节也需要有序组织,描写细节要有层次感,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比如描写一座古老的城堡:“远远望去,城堡像一座巨大的石头巨兽盘踞在山顶。它的外墙由巨大的灰色石块砌成,石块之间的缝隙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固。走近城堡,大门上的铜钉排列整齐,每一颗都有拳头大小,铜钉表面有些氧化,但仍能看出当年的光泽。进入城堡内部,大厅的天花板很高,穹顶上绘制着色彩斑斓的壁画,描绘着古代的战争和神话故事。墙壁上挂着古老的挂毯,挂毯的图案精美,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其工艺的精湛。”这种层次分明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对城堡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八)典型选择: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细节
正如鲁迅在描写孔乙己时,抓住了他的长衫、站着喝酒等典型细节,塑造出了经典的人物形象。在众多细节中,要选择最能体现主题或人物特点的典型细节。如果要写一个勤劳的农民,可以这样描写:“他那顶破旧的草帽,帽檐已经有些磨损,颜色也变得黯淡,那是多年日晒雨淋的结果。草帽下的脸庞,黝黑而粗糙,额头上的汗珠不断地滚落,却顾不上擦拭。他的双手粗壮有力,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长期劳作的印记。手中的锄头,木柄被磨得光滑发亮,锄头的刃口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那是他辛勤耕耘的工具。”通过草帽、脸庞、双手和锄头这些典型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形象。
(九)对比强化:通过对比凸显细节特点
对比能使细节更加鲜明。比如描写两个不同的教室:“A教室干净整洁,墙壁洁白如雪,阳光照进来,整个教室都亮堂堂的。课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本都码放成一摞,桌面没有一点灰尘。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能清晰地反射出人影。而B教室则显得杂乱无章,墙壁上有不少脚印和涂鸦,课桌上书本和文具随意散落,有的甚至掉在了地上。地面上也有不少垃圾,阳光照进来,空气中的灰尘清晰可见。”通过这样的对比,两个教室的不同状态一目了然,细节的差异更加突出。这种对比手法在细节描写中能起到强化效果。
(十)细节重复:适度重复加深印象
适当重复一些关键细节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那座老桥,横跨在河流之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的桥身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青石板上有岁月留下的痕迹,一道道车辙印和行人的脚印,见证了无数的过往。老桥的栏杆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雕刻的精美。那座老桥,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是村庄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是老人们休憩的地方。那座老桥,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这里对老桥的反复提及和描述,老桥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注意重复的适度,避免过度冗余。
(十一)象征表意:赋予细节象征意义
就像茅盾笔下的白杨,象征着北方农民的质朴、坚强,给细节赋予象征意义能使作品更有深度。“那株在墙角独自绽放的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它那纤细的枝干上,一朵朵粉红色的梅花竞相开放,没有绿叶的衬托,却显得更加娇艳。梅花的花瓣薄如蝉翼,却在冰雪中坚强地舒展着,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株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就像那些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象征手法能让细节超越其本身的形象,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思想。
(十二)多角度呈现:从不同视角描写细节
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细节可以使事物更加立体。比如描写一座雕塑:“从正面看,这座雕塑展现出一位勇士的英姿,他的面部表情刚毅,眼神直视前方,透露出无畏的勇气。他的肌肉线条分明,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每一块肌肉的起伏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从侧面看,能看到勇士的披风在风中飘动的姿态,披风的褶皱自然流畅,像是真实的布料。从背面看,虽然看不到面部,但能感受到他的坚定,他的后背挺直,像是背负着使命,那坚实的背影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雕塑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就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从各个角度都能发现其独特的美。
(十三)数量与量词运用:使细节更精确
就像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能让信息更准确一样,准确地使用数字和量词能让细节更具体。“书架上摆满了书,一共有五层,每层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书籍。粗略估计,至少有上千本。第一层摆放着一些古典文学名著,每一本都有一定的厚度,像《红楼梦》那厚厚的一本,拿在手里很有分量。第二层是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系列丛书,一套套整齐地排列着。第三层则是各种工具书,字典、词典等,它们大小不一,但都有着实用的价值。”这里的数字和量词让读者对书架和书籍有了更清晰的概念,增强了细节的可信度。
(十四)文化融合:结合文化背景丰富细节
将细节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可以为其增添丰富的内涵。“这座古老的庙宇,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佛教文化和当地的民俗文化。庙宇的屋顶是典型的歇山顶,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瑞兽的雕像,这些瑞兽都有着特定的寓意,比如象征吉祥的麒麟、避邪的貔貅等。庙宇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内容多为佛教故事,人物的服饰、姿态都遵循着传统佛教艺术的规范,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走进庙宇,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味,那是供奉在佛像前的香烛散发出来的,这种香味在佛教仪式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与文化背景的融合,庙宇的细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在欣赏细节的同时了解到文化知识,文化是细节的灵魂,能使其更具魅力。
(十五)动静相宜:结合动态与静态细节
动静结合能使描写更加生动。“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它们静静地绽放在枝头,像是一群美丽的仙子在展示自己的风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每一朵花都有着精致的花瓣和娇艳的花蕊。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像是在翩翩起舞。花丛中,蝴蝶在花间穿梭,它们轻盈的身姿在花朵间闪动,时而停歇在花瓣上,时而又振翅高飞。蜜蜂也忙碌地在花蕊中采蜜,它们嗡嗡的声音为花园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既有花朵的静态美,又有蝴蝶、蜜蜂的动态美,两者结合,使花园的画面充满了活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动静结合是一种传统的美学观念,能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十六)色彩渲染:运用色彩突出细节
色彩在细节描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她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连衣裙,那红色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连衣裙上还点缀着一些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为整件衣服增添了一份华丽。她的头发乌黑亮丽,像是黑色的绸缎,随意地披在肩上。搭配上一双白色的高跟鞋,那白色干净纯粹,与红色和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她的时尚品味。”色彩的运用使人物的穿着打扮细节更加突出,不同的色彩搭配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就像画家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一样。
(十七)光影交织:利用光影塑造细节立体感
光影能为细节描写带来独特的效果。“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洒在教堂的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五彩斑斓的光斑。光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缓缓移动,像是一群彩色的精灵在跳舞。教堂的墙壁上,光影交织,有的地方明亮,凸显出壁画的精美;有的地方阴暗,却更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在光影的作用下,教堂里的一切都变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圣的艺术殿堂。”光影的细节描写使教堂的场景更加立体生动,光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画笔,善于利用它能创造出奇妙的视觉效果。
(十八)变化呈现:展现细节的变化过程
描述细节的变化能让描写更加丰富。“那片晚霞,起初只是天边淡淡的一抹红晕,像是少女羞涩的脸颊。渐渐地,红晕蔓延开来,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深,由浅红变为橙红,再到火红。随着时间的推移,晚霞像是被点燃了一般,天空中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火烧云,它们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展翅的凤凰,有的像凶猛的狮子。最后,太阳完全落下,晚霞也逐渐褪去颜色,天空从绚烂归于平静,只留下一丝余晖,像是对白日的留恋。”通过对晚霞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时间的流逝,变化的细节能为文章带来动态感和节奏感。
(十九)情感融入:让细节与情感共鸣
将情感融入细节描写中,能使细节更具感染力。“我看着那把破旧的雨伞,伞面上有几处补丁,那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的。伞柄有些磨损,露出了里面的金属,但依然结实。这把雨伞,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雨天,每一个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都像是母亲的轻声细语。每当我撑起这把伞,就仿佛感受到母亲的温暖环绕着我,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这里对雨伞细节的描写与对母亲的情感紧密相连,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深情,情感是细节描写的灵魂,只有赋予细节情感,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二十)简洁为要:避免无关细节的堆砌
如契诃夫所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在细节描写中,要避免无关紧要的细节。如果写一次登山经历:“我们沿着山路向上攀登,山路两旁有许多树木,有的高,有的矮。山上还有一些石头,形状各不相同。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欣赏着风景。”这里对树木和石头的描述过于笼统和无关,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应该更专注于与登山体验相关的重要细节,比如“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攀登,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湿滑,那是清晨的露水所致。路旁的松树高大挺拔,松针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光芒。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水墨画卷,这种美景让我们忘却了登山的疲惫。”
▼
【七位散文作家的散文写作课】
(纯享课,可以永久回放)
▼
7位散文作家
600+分钟系统音频课
数十年散文写作实战经验
陪你发现,散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更有
5节答疑视频回放+1000多页课程资料
帮你学习巩固,一站式解决学习困惑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