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流触摸城市人文脉动|寻河日记

时事   2024-11-27 16:00   北京  


幸福河湖,青年解读。近日,由水利部办公厅、河湖管理司指导,中国水利报社、中国青年报社、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青校媒承办的“青年眼中的家乡河·幸福河”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由大学生记者组成的“寻河小队”,将深入探访位于黑龙江、湖北、江西、陕西、安徽等地的11条河流,发现河流背后的“幸福密码”,以青年视角讲好河流故事。


依水而建 ,因水而兴

沿着河流触摸城市人文脉动。

今天,寻河小队循河而上,

感受水脉人文气息。











当冰雪旅游的“风”吹向呼兰河


呼兰河常常能够映出河畔人们的眼眸。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眼眸并非仅仅陶醉于呼兰河的波光粼粼,而是始终以更为严苛的目光审视着这条河,他们便是呼兰河的守护者”——河长。

张宝便是其中一位。五年前,他带着黑龙江省铁力市年丰乡满江红村村民踏上了一条由平贝母铺就的脱贫致富之路。作为呼兰河的基层河长,张宝将巡河与搞经济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件大事,将自己比作离呼兰河最近的一双眼睛

 “巡河要有巡河样儿!对于这个季节的张宝而言,这个样儿便是将脚印,留在呼兰河畔的积雪之上。

张宝说,每隔两三天他便沿着负责的河段走上一圈,从头到尾徒步走下来要两个小时。若发现随意丢弃的烟头和塑料袋,他会小心翼翼地将烟头收好,与塑料袋一起丢进河畔的垃圾箱里。有时,张宝的另一只手上还需要接听一通又一通的电话。若是遇到更多更大的垃圾,他便会协调保洁人员进行清理。

呼兰河公路桥是张宝巡河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出发,再沿呼兰河往上游走4公里,一家名为岭尚十年的创意民宿正在为迎接寒假研学团做着准备。

崔明明从小在庆安的乡村长大,儿时在大自然中捕捉简单的快乐和对儿童教育的热爱让她选择回到乡村发展工作。定制研学方案、组织研学体验,每年冬天都是崔明明忙碌的季节。

 2021年,崔明明所在的公司看重当地的地域特征,投资建设了铁力岭尚十年项目,趁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热的风,第一年仅滑雪营就接待了12批次。不光有哈尔滨等地的客人,广东、香港等地的家长也会带着孩子来这里参加研学活动,感受呼兰河流域的绿色生态和朝鲜族传统民族文化。

呼兰河哺育着流域内铁力市3878平方公里的土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于是崔明明得以向游客们提供温润如玉的大米饭和甘冽清甜的酸梅汤。崔明明笑着说:都怪咱这儿的饭太好吃,总有家长和我说孩子回到家后仍然喊着要吃铁力的大米。

今年,崔明明首次带领孩子们朝着小兴安岭迈进,呼兰河恰好蜿蜒在他们通往小兴安岭的路途之中。在广袤的林海雪原里,孩子们在雪地上尽情撒欢,时不时还能发现小松鼠、小浣熊、野狍子等动物活动的踪迹。寒假可忙啦!崔明明表示,她策划更新体验马拉爬犁、唤鸟、搭建冰屋等活动项目,已经做好了继续与小朋友们一同过年的准备,希望帮助游客深度感受小兴安岭生态的美好,以及寒带地区生活的特色,在活动中增强青少年儿童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意识

 “这几年我们这儿的灰鹤也越来越多了。当地居民边说边把手朝着呼兰河指过去。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灰鹤,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湖泊、河滩及沼泽地带。每年春天,许多灰鹤会途经此地前往西伯利亚过暑假。由于它们对繁殖地的环境极为挑剔,人们从灰鹤数量的增加也不难看出铁力市水环境保护的成效。

等到明年5月,呼兰河上游的树林间弥漫着松枝的清香,吸引着当地人来此放松心情,灰鹤们也纷纷回到铁力。在呼兰河边,张宝依旧在紧张守护着呼兰河,并未留意到灰鹤的归来。


      < 视 频 >

黑龙江大学 张鹏宇

< 文字 >

吉林大学 田韵鸽





但家庙河为何吸引文旅从业者?



这块整治之后,给我们做旅游这行的,带动还是很大的。”民宿老板朱海峰说。2022年,朱海峰感受到安徽省霍山县但家庙河的变化后,决定来到河流沿岸投资民宿,力求让大家拉开窗帘就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他的到来,让游客们有了更多选择:家人们可以一起摘菜,一起做饭,累了就去河岸边散步。 随着但家庙河整体治理展现成效,越来越多的文旅行业从业者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农耕体验基地。一些家长会带着孩子们从城市里赶来,让孩子体验农耕生活。游客胡久霞表示:“这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城市里没有的美。”


< 视 频 >

安徽师范大学 杨昌陈  安徽工业大学 林鑫平

淮南师范学院 方   艺 

< 文 字>

安徽大学 王一凡 安庆师范大学 马雨扬













朱先萍:一颗丹心护碧水



“常常河边转,勤把垃圾捡。确保河水净,清水送北京。”这是陕西省旬阳市双河镇“双河女子护河队”志愿者朱先萍为推广河湖治理创作的顺口溜。朱先萍从小在旬河边长大,“小时候渴了,可以直接喝旬河里的水”。为了延续旬河儿时的甘甜,她带领身边的同事、朋友组建了“双河女子护河队”。朱先萍在2021年被授予全国“巾帼湖卫士”称号,她坦言“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8年来,“双河女子护河队”由带动变主动,到现在的护河常态化。“水越来越清,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朱先萍说。


< 视频 >

西安美术学院 温璐蕊  

< 文 字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魏   灿




“鲵”好,北潦河



       

在江西省靖安县,生活着一种比恐龙更古老的生物,它就是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的大鲵,俗称娃娃鱼。它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起源可追溯到侏罗纪时代。

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小石潭记》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便是其最喜欢的生境。北潦河的清澈水质,为这些夜行性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202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江西靖安发现了我国首个野外纯种“娃娃鱼”种群,并其命名为江西大鲵。这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这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种群。

北潦河上,人与大鲵和谐共生。以大鲵为媒,靖安县建立了江西大鲵文创体验中心,同时积极打造“鲵村”和大鲵文化旅游水上乐园,计划将这一古老物种的故事融入北潦河“水文旅”的发展之中,为靖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文 字 >
南昌大学 端木佳雯

< 视 频 >

       南昌大学 端木佳雯
       江西财经大学 欧阳逸潇 汤炜峰

< 配 音 >

       江西师范大学 李悦冉





















一封写给故乡咸宁的“信”



这是一封离家在外的大学生,写给故乡湖北咸宁的一封“信”。信里,有山水河湖,亦有桂子花香。

       这次,以“寻河小队”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她再回故土,开启了一场久别重逢、寻根溯源的“旅程”。沿着咸宁的母亲河——淦河,她一路探寻,从源头三十六人泉,到刘家桥、桂花镇、马桥镇、斧头湖……“来自故乡的归属感回来了,这次我可以自豪地说,‘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桂花之乡、千桥之乡湖北咸宁’!”

< 视频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王雨菲 

东南大学 胡   振  

武汉科技大学 邹逸凡 

湖北大学 林芳灏 



锁定“寻河日记”,让我们一起跟随“寻河小队”的脚步,一起探寻河流的韵味与幸福内涵。


扫一扫|关注我们


《河长制湖长制专刊》每周二、三、四、五与读者见面,版位为第三版。主要栏目包括《治水有“方”》《政策解读》《微看点》《数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动态》《河长湖长故事》《河长湖长谈治水》《我看河长制湖长制》等。

投稿邮箱:hezhangzhizhuankan@163.com

QQ群:459271697


内容来源 :“中青校媒”微信公众号

审核:张凯

责编:李攀

检查校对:杨东


中国河长制湖长制
及时反映各地推进河长制取得的进展和成效,重点关注地方如何整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力量,制定细化工作目标,落实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强化监督考核等内容。投稿邮箱:hezhangzhizhuankan@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