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宜水
01.河长
欧阳普华 宜黄县副县长
02.河湖概况
宜水是宜黄县四大水系之一,流域面积413平方千米,河道总长71千米,涉及人口12.21万人。面对流域内神岗段两岸河床摆动剧烈、崩塌严重,圳口、棠阴段岸线空间完整性不足,凤冈段水流较缓、滩地淤积严重等诸多考验,宜黄县通过整合资金、综合施策,因地制宜、系统治理,实现宜水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03.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以“整治”为基,筑牢安全屏障。因地制宜,上、中、下游分别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实施生态护岸17.2千米,累计清淤疏浚2.6千米,拆除侵占水域岸线违建1629立方米,对流域内3座水库和5座山塘进行了除险加固,确保度汛安全。治理解决了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水患问题,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了沿线村民的安全感,为幸福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二是以“提质”为核心,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岸上岸下,综合治理。新建3个集镇、10个村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5万亩,保障了河道水质安全,为流域内安全、生态、文化、景观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以“创新”为源,构建智慧体系。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宜黄县构建覆盖全流域的“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建设数字孪生宜水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一屏巡水”,为宜水河装上科技的“翅膀”,极大提升了河湖管护能力,夯实了河长制工作基础。
四是以“融合”为本,推动水价值转化。聚力发展蔬菜采摘基地1700亩,有机茶叶试种1300亩。2022年以来,流域共接待观光游客14万人次,成功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五是以“引领”为要,加强水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流域水文化资源,打好水文化传播组合拳,新建2个河长制文化主题公园,修缮3个古戏台、6个滨水漫步广场,使水利工程与文化传播融为一体。
04.经验启示
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宜黄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县委书记、县长牵头统筹,坚持从单一水利改造转向综合改造,从单一片段治理转向全流域治理,从单一岸下治理转向水岸同治,从顶层设计上为宜水幸福河湖系统治理构建了体制机制保障,实现安全、生态、文化、景观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管理、保障运行。宜黄县将项目纳入农村基础设施运维重要改革内容,引进河道经营权改革、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成功经验,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六+X”第三方“物业化、标准化”管护模式,保障了项目的快速和高效运行。
坚持亲水便民、还河于民。宜黄县将河道治理融入城市及乡镇公共空间,建成了10千米的多功能滨水绿道和6座个性化、特色化堰坝,增添堰坝亲水戏水功能。新建了寻梦神岗、最美圳口、古色棠阴等多个沿河生态廊道,上下贯通多个健身休闲精品带,田园生态景观与城市公园景观有机融合,持续激发当地村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河道管护中来。
棠阴鱼鳞坝原貌
棠阴鱼鳞坝建成后
滑动查看更多
神岗护岸整治前
神岗护岸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圳口乡一河两岸治理前
圳口乡一河两岸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凤冈河滨公园
宜水
宜水
宜水滨河公园
扫一扫丨关注我们
《河长制湖长制专刊》每周二、三、四、五与读者见面,版位为第三版。主要栏目包括《治水有“方”》《政策解读》《微看点》《数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动态》《河长湖长故事》《河长湖长谈治水》《我看河长制湖长制》等。
投稿邮箱:hezhangzhizhuankan@163.com
QQ群:459271697
来源: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审核:张凯
责编:杨东
检查校对: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