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左,雨崩在右”
雨崩村
是每个徒步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在这冒险的每一刻
都是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
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也是对生命意义的全新感悟
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这已是我们小分队彩云之南户外活动的第四天。
......西当至雨崩,再冰湖再神瀑,从尼农大峡谷一路出山,称之为梅里十三峰内转山。
那是一条让身体疲惫不堪,让心灵沉静无比的朝圣之路。也是为无数户外人深切向往和喜欢至极的一条天堂之路。
今天的徒步活动始于11点整。大雪阻隔了景区车,阻隔了马和骡,阻隔不了我们的脚步。
起始地西当的海拔是2450米。因为大雪,不算高的海拔,走起来也并不轻松,自我感觉尚好。
盘旋的雪路少有平地,大多以30度左右上升,第一个休闲处,海拔已达3150米。
稍事休息,一只鸡蛋两块饼干加少许牛肉干和两口水,继续我们的驴途。
两侧松林密布的山路上,及膝的大雪中间,有一条被转山人踩出的雪道,蜿蜒曲折。
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越来越加快。加大步幅,放慢脚步,调整呼吸。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让心跳略微放慢到可以承受。
阳坡的雪很白,道路松软湿滑,背坡的雪更加洁白,雪路坚固硬滑。
途中,时不时地会不由自主地踩到两侧的雪里去,与久违的白雪来个亲密接触。脚下有韵律十足的吱吱呀呀悦耳动听的声音传出,让人心生欢喜。
3350米。已经少有队友之间的交谈。硬滑的雪路也好,湿滑的雪路也好,进三步,退一步,甚至进两步退三步。
加大了前行的难度,拉慢了前进的速度。顾不得观赏更多的美景,甚至极少拿出手机拍照,只脚下的路和难以减慢的心跳已经让人应接不暇了。
3550米。一身一身的冷汗一次一次地袭来。冲锋衣脱下了,冲锋裤也脱下来了,抓绒衣捆在腰间,但这并不能缓解体力的严重透支。
而且,太阳的照耀下,似乎温度适宜。远离太阳的时候,或者拄着登山杖调整呼吸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丝丝凉风和阵阵寒意。肩膀上的小背包越来越重,肩膀和后背疼痛不已。
3700米。步履越发的沉重,甚至步履蹒跚,走不动站不稳的样子。
开始的时候行进的时间要长于休息的时间,渐渐行进的时间等同于了休息的时间。
3750米,3770米,一路关照着几位女士的水清在不远处说,张姐还有最后10分钟的上坡路就抵达南征垭口了。我却丝毫不能加快一点点的脚步。
此时,我拄杖休息的频率越来越大,休息的时间要长于行进的时间。拖着沉重的脚步,终于来到了南争垭口。
水清忍累为大家拍照留念的时候,我甚至无力举起手中的登山仗。此刻已经想不起来我是怎么抵达山顶3774米处了……
抓绒衣之后,又赶紧穿上了厚厚的户外羽绒服,开始下坡。
上坡凭体力,下山凭经验。平衡不佳者除外。一哧一滑,快步急下,无需休息。
到了此刻,一路纠缠的高原反应似乎终于离我而去,我的优势尽显无遗。如果不是等待队友,用时会提前许多。只是完全没有食欲,直到晚餐。
海拔上升1300米,18公里,用时8小时40分钟。似乎感觉已经到了自己的攀登极限。
心语领队因为照顾体力透支的队友,一个半小时后再出发,与大家同时抵达雨崩村。他谦虚地说他也几乎抵达极限。他说心已经跳出来了,被他又使劲咽下去了……
生命里有了户外天堂雨崩徒步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懊悔。
作者简介
张迎春,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常务理事。户外爱好者。文字散见于《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群言》《小说林》《北方文学》《海燕》《天池小小说》《小小说大世界》《微篇小说》《小小说美文馆》《中国最好小小说》《民主协商报》《广州日报》《中山日报》《沈阳晚报》《红山晚报》《宝安日报》《河源日报》《梅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