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判断一个建议的优劣,得先检验它是如何推理的。
建议,总有它被抛弃和误解的宿命。我们永远不缺好建议,只是缺乏接受建议的心灵。
被嘈杂所冲散的朴实道理
开始文言文阅读,许多孩子感到困难和畏惧。在一次课堂上,我邀请一位孩子起立朗读一小段古文。他读得磕磕绊绊,字不认识,断句停顿混乱,越读越小声,越读越没有底气,好不容易读完了。我问他能否猜出几分意思,回答自然是“完全不懂”。
虽然每个字他都认识,但当这些字连成一句话时,就像加了重重密码。坐回座位,孩子眉头紧皱,食指和中指并拢,死死地按在太阳穴上,苦思冥想,喊起来试着翻译一个句子,立刻干脆利落地拒绝:“老师,我不知道。”破功快得叫人心惊。
这种困境在他们的学习中并不罕见。写作时,孩子们也常常面临这样的空白感。
写作时问:沉默苦思冥想什么?
答:想如何写得生动。
再问:有何头绪?
答:全无。
他们读不进书,也写不出东西,思考时更是没有思绪。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行动来解决。想办法读进去,带着假设与验证去思考,带着自由的心态去写作。
思考,是贯穿阅读与写作的桥梁。然而,我们常常用“努力”和“焦虑”来回避真正的思考。
在文言文的课堂,最后十分钟,我总会留给孩子们做些翻译。有一位孩子,她总是轻轻松松地夺得高分。在这个比赛里,她收获了无穷的自信与乐趣。第二节课时,她想尝试帮其他有困难的孩子。
我听到她轻声对两位翻译遇到困难的孩子说:“其实,你们不需要死记硬背,这很简单。你们只要每天读,我有一篇古文读了三个礼拜,居然就背下来了,根本没有特意去背。我也没有学过翻译,但我就是能理解。”她质朴的建议,飞快地消散在嘈杂的竞争里。她所真诚鼓励的孩子,还在焦急着如何完成任务,眉头紧锁,四处盼头张望搬救兵,企图搞到几份现成的答案,可以顺利下课。
她朴实的建议就这样被焦虑和不耐烦所冲散掉了。这是多么可惜!
师长们反而很愿意接受建议,丢一本本砖头厚的书给孩子,喊开始读吧,就开始静待花开了。花没开放,就不懈地另寻他法。
与其身心俱疲地在焦虑和困惑中消耗时间,还不如沉着冷静地思考一下:
如果读不进去,究竟该怎么办?
对于那些读不进去书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让他们行动起来。不是强迫他们死盯着书,而是鼓励他们大声朗读,让文字通过声音破译其中的“密码”。朗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孩子解除阅读中的第一道障碍。
这种方法对于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尤其有效,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通过行动,穿越阅读中的空白,思考就能重新获得动力。让行动成为思考的催化剂,让孩子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不是仅仅在焦虑中徘徊。
苦口婆心的混乱
专心努力,往往也会制造许多混乱。
就如那个被忽略的提建议女孩,为什么她的建议无人听从?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她并不总是很“厉害”,导致她的话语缺乏威信,难以掷地有声地进入人心;二是接收建议的孩子往往无心努力,因此将简单的建议轻易抛之脑后,专注于灭除眼前的大火。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情境来思考这两个原因的合理性。
的确,这女孩并不总是那么“厉害”。甚至她从低年级开始,就被老师贴上了标签:“你很聪明,但一直在耽误自己。明明可以成为学霸,却成了学渣。”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学渣,一直希望通过努力成为学霸。然而,尽管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却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可以怎么做。
老师给她的建议,大多围绕“好好努力”和“用心”展开,但这些建议通常夹杂着羞辱和训斥口吻传达,使得学生很难从中获得启发,也无法有效地开始行动。
朝什么目标努力?如何检验这些目标?却都是空白的。
学生和家长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去构建这个“空白”的努力,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事实上,老师也持续地提供过建议,试图帮助学生建设这座“努力”的桥梁。
我们来想象一篇学生作文,老师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圈出一些表达,附上如“用五感法写”、“加入修辞”等指导意见,甚至有时会直接帮助学生修改内容。看似这些老师的反馈很尽责,孩子的作文也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指导的确是学生可以努力的方向,应该继续练习和巩固。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显著,甚至只是表面上的进展。
老师的努力往往未能真正给予学生努力的好奇感和目标感。更像是一个苦口婆心的警钟,正如家长不断催促孩子,时刻给予提醒和训斥,却没有明显的成效。为什么这种无效的方式会旷日持久地持续下去?这肯定有一些好处,否则怎么可以容忍自身被长久地困扰着又不想实际解决?
因为它避免了更为根本的问题:思考和反思。
我们不需要去思考和验证教育中的基本假设。
比如,为什么要使用“五感法”?“五感法”的写作,是如何开启的?
如何运用修辞?
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解答。
在我另一篇文章《如何看待语文中的仿写?》,有更为详尽的展开论述。
最糟糕的是,学生没有机会或没有动力去思考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并设定检验的方法;教师也没有机会去思考自己教学的深层次目标,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引和反馈。教育中的思考和反思被刻意排除,结果是,学习变得异常困难。
如何检验朴实的教育常识?
读到这,我们需要开始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带着假设和检验来思考我们的目标或建议?”
比如那个女孩提出的最简单的建议——“多读”。她通过亲身实践得出了这个结论,并坚持了九个月,每天读一篇古文,并将朗读录音发给我。其实,我并没有再要求她这样做,她也并不在意我是否要求她。她每天早上醒来,习惯性地拿起iPad录一段古文朗读,随手发给我。
这种方法效果可嘉。她已经能快速地阅读古文文章,阅读整本《西游记》也不在话下,对个中细节信手拈来。她分享自己最喜欢唐僧,因为唐僧锦襕袈裟上的宝石极美,其锡杖也特别好看。
然而,她的阅读并非只是为了追求情节的速览。她的阅读是真正将文字转化为自己脑海中的图像和意义。那么,当我们读《西游记》原文中关于袈裟的描写时,能有多少耐心和兴趣去将其细节在脑海中复原?
锦襕袈裟
这袈裟是冰蚕造炼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插图]。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元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
这袈裟,闲时折叠,遇圣才穿。闲时折叠,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扣领连环白玉琮。
朗读,在她的前期的古文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她提高了文字符号的转化能力,使得文字在她的思维中能更快速地形成具体的图像和意义,尤其对于阅读困难的孩子,这一方法效果显著。
那么,是否朗读大量美文美句、经典范文,也能带来类似的效果呢?答案是:这需要我们仔细辨析这些美文的内在语言逻辑,同时还要检验它们使用的语言词汇是否通俗易懂。如果这些美文只是辞藻堆砌,毫无内在逻辑,那么孩子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建立语言的感知和思考,这不仅延缓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还会使他们更难将这些语言应用到实际的表达和写作中。
某一年级学生的早读朗读材料
比如,这秋天的画卷,一点都不像秋天?这些罗列的景象,究竟在表达什么样的内在逻辑?那些复杂且拗口的词汇,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培养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散文式的表达又如何能够模仿呢?
那么,古文朗读,似乎也存在着陌生化的语言情境,诵读真有成效吗?
我们必须明确,古文朗读的目标并非单纯地通过声音创造语言的情境,而是通过朗读建立文言文的语感和语法结构。朗读能够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感知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词性的使用,培养他们对文言文语言的敏感度。至于词性活用,实际上不必过分强调,因为孩子会在朗读过程中自然领悟字词在句子中的功能。
对于低年级的文言文启蒙教学,故事性强的经典小古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类文本不仅有趣,而且易于理解。而像格言式的短篇,凝聚了深邃的语言思维结构,也非常适合反复诵读,孩子们有朝一日,能重新解码其中的文化意义。
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朗读,作为古文阅读的启动”这一建议。读者们,你可以用行动来检验它的有效性,并更有意识地优化或推进这个观点,以免其又消散在纷扰的语言里。
本文作者
Katie 洪佳琳
穆火人文阅读老师
家庭教育联盟行动者
澳洲教育学硕士
2025年寒假课
课程报名详情
适合对象:10岁以上
课程形式:小班课6人成班,8人满班
开课时间:2024年寒假
课程费用:
线下:2086元/7次/每次120min (地点:杨箕)
线下时间:1月13日—1月19日 晚19点—21点
线上:1386元/7次/每次90min
线上时间:1月18日—1月24日
报课咨询:
请添加微信,完成相关沟通。添加时请备注孩子名字+年龄(不备注一律不通过,请谅解)
👇